APP下载

社会权利与义务管理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师的课堂元话语分析

2021-01-01刘子睿高丰

现代英语 2021年16期
关键词:义务话语权利

刘子睿 高丰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一、引言

作为一种机构话语,教师课堂话语是教师建构和维持社会身份的有效途径,这种身份的构建离不开人际关系的管理。元话语是指人们用以讨论语言本身的语言,通过反思语言本身来梳理命题逻辑或增强互动性。元话语因其对话性和交际互动本质,在人际话语的构建中承担了话语资源的角色。近年来学术界开始关注教师课堂元话语,对其研究大多集中在课堂元话语的应用及其功能上,但少有分析课堂元话语对人际关系的构建的研究。文章基于Spencer-Oatey提出的人际关系管理模式,从社会权利与义务管理的维度出发,通过话语分析的方法,分析考察教师如何运用各类元话语资源,构建和维持交际双方的角色和位置并管理人际关系。

二、元话语的分类

研究课堂元话语首先就要对元话语进行分类。元话语具有开放性、模糊性、语境依赖性和多功能性,这种自身的复杂性导致学术界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元话语分类模式,比较受认可的有狭义、广义、人际和反身性4种分类模式。本研究所采用的是Hyland在广义模式上提出的人际元话语模式,该模式自2005年提出以来,受到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时至今日该元话语分类模式仍然在学术界有不小的影响。在人际元话语模式下,元话语具体分类见下表1。

表1 元话语分类

三、社会权利与义务管理

面子和礼貌是传统语用学的重要课题。Spencer-Oatey(2008)将社会文化因素纳入人际关系研究,提出了一个更宏观的人际关系管理模式。社会权利与义务管理是人际关系管理模式下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在社会交往中,交际双方常常被赋予一系列社会公认的、约定俗成的权利和义务。交际双方需要依据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并维护各自的社会身份和角色,并基于社会身份和角色努力实现社会预期的交往行为,进而管理自己的人际关系。要实现社会权利与义务管理,交际双方需要遵循公平权与互往权两项原则。公平权是指交际双方站在对方的立场来考虑,保证双方都可以得到平等的对待。公平权包括损益受益类和自治控制类。自治控制类关注对双方行为的制衡,一方不得驱使另一方;互往权是指交际主体有权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互往权包括交往参与分离和情感参与分离。

四、社会权利与义务管理视角下课堂元话语分析

根据Hyland(2005)的元话语分类标准,首先对研究语料进行人工标注,然后运用话语分析的方法,从社会权利与义务管理的维度出发,研究教师课堂元话语对人际关系的构建。本研究选取“外教社杯”全国英语教学大赛决赛的视频作为研究语料。由15~20名学生与教师一起完成一堂教学步骤完整的英语课,上课环境接近真实的课堂环境,能相对较真实地反映高校英语教师元话语使用情况,具有代表性。以下为课堂话语范例,具体分析教师如何实现人际关系的管理。

①T: Alright,I think this wonderful lady up there in the front row has a lot to share with us,so let's start with her.

T:Sowhat do you find about your partner, when and where did she first use the Internet?Could you please,when and where?

S1:I haven't told her.

T: You haven't told her,oh my god,is it a secret?

S1:No...

T: Oh, no, soit'snot a secret though, right?

例①是课堂提问环节的师生对话。考虑到课堂提问可能会威胁到作答学生的面子,有损回答错误或答不上来的同学的面子,因此在学生作答前,教师首先使用模糊限制语标记“I think”引出提问对象,“I think this wonderful lady up there in the front row has a lot to share with us.”表达了对被提问同学是否想参与作答的不确定性,吸引该同学参与到提问。同时教师没有直接使用“you”开始,而是用第一人称,减少了话语的驱使性以此来缓解被提问学生的作答压力。教师在给予同学对话参与权的同时,也充分尊重学生的利益,体现了教师遵循互往权原则和平等权原则。接着,教师使用结构标记“so”,表达话语逻辑,帮助全班同学温习之前讨论的问题。 “oh my god, is it a secret?”和“it's”是内指标记,针对同学没有给出答案的现象,教师给出了自己的猜测,幽默地缓解了尴尬,给予对方分离交往的权利。

②T:So beforewe move on tothe reading exploring part,I think it's a really good idea toknowa bitabout our writer, here she is,MALA SZALAYITZ, a very well-known journalist,OK?You can find outmore about her in the virtual world as well,OK?SoA virtual life, Reading and Exploring, that is the title of our text.So why don't we start with a bit of skimming and scanning exercises?

例②是阅读活动的导入语。结构标记语“we move on to”标示教学进程。在活动进行前先让学生了解文本背景,明确活动目标和要求,吸引学生注意力,以此来帮助学生减少完成阅读活动的障碍,使学生最大限度受益,体现了教师尊重学生利益,力求实现公平原则。教师接着用态度标记语“I think”,委婉提出让同学们先了解作者的要求,模糊限制语“a bit”和下文“some”来减缓学生面对要求的压力。介入标记语“OK?You can find out”教师给予学生互往权,鼓励学生参与到语篇。过渡标记语“So why don't we start with a bit of skimming and scanning exercises?”教师切换话题,引出略读和寻读的方法。

③T:OK,so assignment for today.I'd like you to do a survey among your internet course,for example,the friends on the Internet.To find out what kind of activities they do on the Internet,alright?And writea report of no less than 120 words.And if you are very into funk music,I stronglyrecommend you to listen to the song Virtual Insanity by Jamiroquai.You might as well note it down.Well,Jamiroquai is a very good band.OK?You won't miss it.And of course,If you(found out)want to find out more about virtual life,go online and get free yourself.

例③是作业布置环节的教师指示语。为提高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该环节的指示语需要更加清晰简洁且条理分明。结构标记“OK,so assignment for today.”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吸引学生注意。“I'd like you to do a survey among your internet course”中“I”表明教师身份,对学生的平等权有一定的威胁,于是教师用“would like”来缓和语气。语码标记“for example”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同学更好地理解作业要求,体现对学生利益的尊重。接着教师使用结构标记语“alright”“And”“OK”用来组织语篇信息顺序,确认学生是否听懂要求,提示转换下一个话题。“write”所在的祈使句表明教师身份,指示语简洁,重点突出,强调这是一个关于写的作业。增强标记“strongly”“of course”,表达教师肯定的情感态度,给予学生情感上的互往权。给出建议后,教师增加了一项可选择的作业,用模糊限制语“might as well”来减缓学生的作业压力,通过给学生选择的空间来尊重学生的利益。

元话语是教师课堂话语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元话语的具体功能虽然会随着不同课堂环节和不同语境而变化,但其对人际功能的实现上具有共通性。教师通过对多种元话语的使用,体现了较强的元话语意识,维护了师生间亦师亦友的和谐人际关系,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了师生互动和知识的传递吸收。

五、结语

本研究在人际关系管理模式下,从社会权利与义务管理的维度出发分析了高校英语教师如何运用各类元话语资源维系课堂人际关系。研究中的10名教师都在不同程度上将元话语渗透到教学指示语中并能够与学生保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对优秀范例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课堂元话语与社会身份、人际关系密不可分。通过观摩分析教学视频,可以帮助高校英语教师从课堂元话语无意识的使用者转变为有意识的积极践行者,力求与学生主体之间平等交流互动。

猜你喜欢

义务话语权利
画与理
幸福的人,有一项独特的义务
股东权利知多少(二)
股东权利知多少(一)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三十载义务普法情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
跟踪导练(一)(4)
“良知”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