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己人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2020-12-31陈菡

中小学德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共情情绪班级

陈菡

摘    要   在班级管理中,如能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他们的“自己人”,就容易赢得学生的信任,让班级管理事半功倍。从心理学视角,结合实践经验和具体案例,从多用“我们”、善用分享、寻找相似性、深度共情四方面运用“自己人效应”,构建和谐良好师生关系,助力班级管理和发展。

关 键 词   自己人效应;班级管理;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獻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0)12-00-03

所谓“自己人”,是指对方把你与他(她)归于同一类型的人。“自己人效应”的关键是让自己成为对方的“自己人”,这样他(她)对你所说的话会更信赖,更容易接受。为此,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可以通过巧用“自己人效应”,建立起联结师生情感的纽带,从而达成班级发展愿景。

一、多用“我们”,增强学生心理归宿

美国总统林肯说:“假如你要别人同意你的原则,就要先使他相信你是他的忠实朋友,即‘自己人。”很多时候,学生都觉得老师们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一起来“反对”他们的。为了打消学生的这种念头,教师可以尝试多用“我们”,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和他们站在一起的,从而赢得他们的信任。

例如,学校要组织一次“班班有美展”活动,要求同学们发挥艺术创意对班级进行设计和布置,这个任务需要群策群力,有一定的挑战性。班主任在布置这项活动时,可以不以“上级下达任务给下级”的形式,例如说“这次评比很重要,你们要认真完成,做完我会先审核”之类,而是用平等的方式与学生沟通,例如:“这个活动虽然是一个挑战,但也是一个展示大家才华的好机会,我们一起集思广益,发挥我们各自的优势,一起把我们的班级布置得美美的,大家有信心吗?”这样不仅能鼓舞学生,也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和他们在一起的,是“自己人”,因此会和我们共同面对,共同努力,从而产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这样也就更容易有信心,有动力。

当然,对“我们”的使用不能是套路式的,而应是教师真正发自内心地让自己成为团队的一份子,对于学校下达的任务,并不是简单地当做是布置给学生的工作,而是真正地参与进来,付出自己的努力,并在此过程中兼顾学生感受,和学生互相勉励,让他们感受到师生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能一起并肩面对困难,争取胜利。

需要注意的是,班级管理要把握好效应的“度”,毕竟班主任工作还是需要“恩威并施”的。有的班主任可能只注重“恩”,而忽略了“威”,在一些规章制度的执行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结果威信丧失,班级管理难有成效。例如,针对学生迟到的问题,有的年轻班主任为了和学生“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加上觉得学生迟到情有可原,采取放任态度,结果让迟到的人越来越多。这就是没有把握好效应的“度”,过度强调“我们”,把自己和学生一起放在了规章制度的对立面,不仅不能发挥该效应的积极作用,反而会“削弱”班主任的权威,不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

二、善用分享,引发学生自我觉察

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管理者,更是教育者。但现在的学生从小到大被心灵鸡汤“灌养”,对于单纯的“大道理”,他们几乎已完全“免疫”,甚至讲得比我们还好,这样就容易陷入“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的怪圈。如果班主任在班会课上仅以“心灵鸡汤”的形式灌输,很多时候学生只会假装在听,内容则被他们自动屏蔽。为此,与其讲“大道理”单向灌输,不如分享案例引发思考。

例如,为了教育学生学会自控,我放弃了讲道理的做法,直接在心理课上分享了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

我在中考时考上了一所每个学生都向往的高中,让很多学生羡慕不已。他们在羡慕的同时也会好奇地问,老师你后来考上了哪所大学?其实我的大学也不错,但还不是学生们想听到的那些名校,而他们多少都会有名校情结,如果答案不如他们所想象,他们就会觉得老师所在高中毕业的孩子不都大多考上了985高校吗?因此他们会觉得有心理落差,就会好奇我为什么“考砸了”。我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于是我和他们分享了高中时期的学习经历,为了形成前后反差,开始时我刻意描述“辉煌”的高一高二生活,那个时候我的成绩完全可以考一所很有名的985院校,但到了高三时,这个梦就碎了。学生会很好奇地询问原因,这时我就会通过提问的方式让他们猜,他们猜出了很多影响学习的因素,这也是一个让学生自我反思的过程,让他们知道什么因素会影响学习。之后我公布答案:由于高二暑假迷上了热播的一部电视连续剧,严重影响了复习备考,而这个沉迷的过程我描述得绘声绘色,很多学生听到这里都深有感触,因为他们中有的人也正好处在这种状态。我因为沉迷看电视,开学之后的大考就遭遇滑铁卢,名次一落千丈,更可怕的是因为没有及时总结,一直沉浸在悲伤中,经不住打击,之后的考试又遭遇挫败,以至于产生了习得性无助,之后的成绩呈现跳水状下跌。

案例说到这里,可以看出已经引起了很多学生的共鸣,因为不少孩子也曾为考试挫败而苦恼。所幸那时候我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班主任,她经常找我谈心,给了我很大的心理安抚,加上父母也给了我很大的心理支持,让我在最后阶段总算找回了点曾经的状态,成绩开始慢慢往上赶。只是那时已经快要高考了,没有足够的时间让我慢慢恢复原来状态,虽然结果我也上了当时的重点线,但因为和过去的目标相比落差太大,所以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后一片唏嘘,为我惋惜——从教育的效果看,他们越是觉得可惜,教育的效果就越好。

而这个案例最重要的部分是在讲完故事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时光倒流,他们会对当时的我说些什么,或者给我做什么样的提醒。学生们很认真地从我的故事中总结出几个关键点。例如,面对诱惑该怎么办,比如现在的手机问题;考试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要怎样去调整,然后展开了一个小讨论。甚至有很多孩子问到:“老师,你爸爸妈妈难道都不管吗?为什么不把电视线给拔了?”看,这不正是一直以来很多家长想听到的话吗?尤其在居家抗疫的日子里,多少亲子之间因为这个问题而爆发家庭矛盾。其实只要用对方法,这些原本该由家长们来说的话也会从孩子们自己的嘴里冒出来。这种发挥生命主体性对生命本身造成的影响,比单纯的说教显然更容易让人铭刻在心。

这个故事我是上高一心理课时给学生分享的,但是直到他们上高三了,那些孩子仍然记得。不少学生在心理咨询的时候还会和我提起,并和我一起探讨如何提升自己的自控力。

同样,班主任的教育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方式,用自己的或往届学生的案例代替说教,这样贴近他们的生活,可以让他们有所触动,引发他们的自我觉察。即使他们并不会马上去行动,也可以在他们心中埋下一颗想要改变的种子。为了增强效果,教师可以在讲述的过程中和学生互动,不仅引发学生思考,也容易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三 寻找相似性,赢得学生心理认同

在社会心理学中,相似性是产生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对于中学生而言,想要真正走入他们内心,找到和他们的共同点很重要。也许在自身条件上,并不是每个老师都容易找到和学生的共同点,但我们至少可以找到和他们感受的相似性。例如:“你们的心情我理解,老师在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也有同样的感受……”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理解,这样的反馈容易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理解,让他们觉得原来老师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和体会。尤其在青春期情感问题上,如果能与学生产生共鸣,可以很快赢得学生信任,成为学生的“自己人”,因为这是现阶段中学生关注度非常高的话题,却又是他们不敢在课堂上公开谈论的话题。

为此,我在开学初期的一次青春期主题课上,就毫不避讳地谈到自己高中时期青春期情感的困惑,并抛出问题,和他们一起探讨,让孩子们帮我“支招”。其实这个困惑也是现今很多学生都会遇到的,因此大家表现积极,话题有非常高的参与度,每个小组都踊跃发言,分享组内的见解。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与学生产生共鸣,在之后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中,也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当然,寻找相似性并不是要求老师都去暴露自己的隐私,如果担心暴露自己的内心会影响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也可以用另一种方式。例如,可以这样告诉学生:“老师高中时最要好的朋友也有类似的经历,所以对你们的感受我非常理解。”然后將自己的经历放在这个“好朋友”身上说出来,同样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接纳。

四、深度共情,解密学生内心世界

“共情”近年被越来越多地提及,但往往容易陷入一个误区:为了“共情”而共情。在并不了解,也不是真正理解学生的情况下,采用套路式的台词,刻意地去表示“我理解你”,有时反而会被学生认为不够真诚,结果适得其反。

避免陷入这个误区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去真正了解学生,有了了解才会理解,有了理解才能引发学生情感共鸣。[1]要做到这一点,要求教师“看到”学生深层情绪背后的秘密。

例如,有一位班干部成绩和能力都很出色,但因为个性直率,办事雷厉风行,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得罪了其他同学,以至在“三好学生”评选投票时,在所有候选人中得票最低,导致最终落选。之后的好几天时间,她的情绪状态都非常不好。班主任在找她交流的时候,也可以感受到她的愤怒:“我作为班委一直认真负责,热心为班级服务,为什么他们都不选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很容易共情到她的愤怒的情绪:“可以理解你的心情,你做了这么多,票数却这么少,确实会很生气。”但这只是浅层的共情,在愤怒的情绪背后,其实隐藏着更深一层的情绪,而这一层情绪更多的是委屈,觉得自己的努力付出并没有被认可,并没有被看见,而委屈的背后还藏着最深层的情绪:难过和担忧。难过和担忧背后的想法,更多的是陷入了对自我的怀疑和否定,觉得自己的人缘实在是太差了,开始怀疑自己做人是不是有问题,进而越想越不自信;而且少得可怜的票数,更是让自己颜面尽失,间接地让其他同学感受到自己在班里是多么的不得人心,这样在今后的班级管理中,也就很难再树立自己的威信。这种想法也会让她很担心。

如果班主任能看到这个层面,在共情的时候就容易抓住要点,把看到的、感受到的对方的深层情绪及情绪背后的想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真正懂自己的,是“自己人”。这样,之后如果班主任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建议,也就更容易水到渠成,更容易让她接受和内化。

参考文献:

[1]张玉石.心结式主题班会的内涵及实践样态[J].中小学德育,2017(02):10-13.

(作者单位:福州高级中学

福建福州  350007)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猜你喜欢

共情情绪班级
共情疲劳
班级“无课日”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