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的学生观反思
2020-12-31郭威张雪筠
郭威 张雪筠
摘 要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践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本研究以叙事探究为方法,通过访谈对象回溯自身的受教育历程,反思“学生观”在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研究发现,落实学生观要求教师要避免对学生的隐性偏见、倭化,避免以成人行为的评判标准评价儿童;要关怀学生更要教会学生自我关怀;要以有质量的教育反思保障学生观的落实,注重教育公平;要以真诚之心关注、期待、信任学生,帮助他们更好的展现自我。
关 键 词 学生观;叙事探究;成长故事;实践反思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0)12-00-06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基于此,关注学生在教育场域中的生命样态,体察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真实经历,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育问题,是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都无法忽视的重要内容。
而学生观的核心内涵就是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代又一代学生在成长中烙下了时代进步的印记,学生观也在发展中不断更新。纵观以往学生观研究,多见从教师教育的角度进行应然状态的考查,对学生实际体会到的实然的学生观研究则较少。因此,本研究从生命关怀的角度入手,围绕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展开反思探究——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和成长中的个体,在教育实践学生观的过程中,真实的体会是什么?有哪些教育实践中发生的问题是我们可能忽视的?研究希望借助叙事探究的方法,从个体成长的生命过程出发,探讨实践中的学生观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反思,获得启示。
二、研究设计
个体的学习过程永远是一个不断融进类的经验的过程,生活经验是人类生活历程在意识层面的凝集。儿童的生活和经验具有它自身的、无可替代的价值。[1]海德格尔在1919年战时亟须学期的讲座中曾说,“真正的洞见只能通过真诚地、不懈地沉入生活自身的本真性中,最终只有通过个人生活自身的本真性才能达到。”[2]基于此,本研究从质性研究方法入手,以个体受教育过程中的成长经历为切入点,对一些高校在校生进行访谈,希望这些关于成长的个体叙事对当下一线教师的工作有所启迪。
总体而言,本研究以质性研究中的叙事探究为研究方法。抽样方法为目的性抽样,即抽取能够为本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样本的学生。对这一抽样方法的选择考虑有三:其一,研究資料的收集和呈现离不开样本学生的积极配合;其二,研究资料的获取以远程视频或语音访谈形式进行,要求样本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与较为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其三,样本学生以较为成熟的成人视角,通过回溯自身生命成长的受教育历程对成长进行意义性的探寻,更符合探讨“学生观”在个体成长中真正起到的作用和实际落实的程度等相关问题。通过为期4个月的访谈,在数十位访谈对象中重点选取了有代表性的两位学生,以他们的成长故事为例,对实践中的学生观进行反思。
三、研究发现
(一)受访者Vivi(化名)的成长故事
Vivi来自河南郑州,是北京市某高校一名服装表演专业学生,今年22岁。个子高、颜值好、性格腼腆,是研究人员对Vivi的第一印象。Vivi出生于河南周口,家中有爸爸、妈妈、一个姐姐和两个弟弟,据Vivi回忆,由于家里人多,从小到大家里总是“热热闹闹、鸡飞狗跳”。父亲在她小时候经常出差,母亲又要照顾两个弟弟,所以她总是跟着姐姐,姐姐去哪里她就去哪里。
1.“奇迹”——学生观背后的隐性偏见
Vivi的父母都没有上过学,常年做一些小本生意,家庭条件还“说得过去”。Vivi从小学习跳舞,她十分享受跳舞的自由感。对于文化课,她总说“听不懂,脑子比较‘笨”。初中毕业后,她没有考上高中,是在“机缘巧合”下因为舞蹈跳得好,被河南本地某艺术技校招录。Vivi高考考了两次,第一年艺术文化分不够,又复读了一年才来到现在所在的学校。回忆起高考的日子,Vivi说她根本没有想到自己能过艺考分数线,“我能考到北京,我们全家都觉得是一个奇迹,我也觉得是个奇迹。”对于为什么是“奇迹”,她这样解释:
“我从小比较‘笨,常常听不懂也学不会,小时候总考0分,我爸还带我去儿童医院看过……最后说没什么问题,吃了点什么补脑的东西,就没了……我从小不是学习的料儿,文化课不好。老师知道我学不会,他们也不管我,我考0分他们也不说啥,就比较管班里的那些好学生。之前我也没想过自己能考上北京的大学,后来通过艺术考上了,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所以就说这是‘奇迹。”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位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智力结构和学习方式,不同学生的智力特点与表现方式也不尽相同。[3]Vivi的身体动觉智力或许比逻辑的数理智力感知更强,但“跳舞跳得好,并不是好学生所具备的特质”。因为“不擅长学习,考试考0蛋”,Vivi在班级被边缘化,对于Vivi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老师们不批评,也不关心;不期待,也不在乎。将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和学生的优秀与否划等号,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十分关心,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就不理不睬,这显示出学生观背后的隐性偏见。作为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努力克服这样的偏见。多元智力理论为实践中的学生观提供了一个更积极的思考角度,每位学生都有闪光点。在实践中,教师应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发现他们的独特之处,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教育,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实现自由、自主的个性化成长。
2.“我怕老师”——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倭化”伤害
在更深入的交谈中,对于为什么“听不懂,学不会”这一问题,Vivi回忆了上学期间的一些事,也向笔者诉说了一个深埋内心的秘密:
“其实我除了脑子比较笨以外,可能还有一点是我比较怕老师。小时候,有一次我忘了是数学课还是什么,就因为老师讲的我听不懂,所以她就(眼神有点迟疑,犹豫了一下)扇了我两巴掌。所以我对于老师比较那个,一般也不敢说什么……这些事我没向家人谈过。反正现在吧,有时候我还是不想跟老师打交道,就是有那么点怵吧。”对于“怵”这个字,Vivi用“就是厉害呗,怕挨吵”这样一句话来解释。
教师不当的惩戒行为,一定程度上对Vivi产生了“倭化”影响,这种“倭化”行为忽视了儿童的主体性。“倭化”一词产生于社会学理论,社会学家高夫曼指出,当我们将自己看作“正常人”,而把他人看作“不是真正的人”时,我们就是在倭化他人。[4]当今美国社会流行这样一个观点: 他们认为 “差生”是由倭化形成的,即教师、家长等成人对某些孩子先入为主地形成固定认知(一般指偏见),并不自觉地从日常言行举止中表现出这种偏见的倾向,从而有损被倭化者的自尊和自我期待,使其处于已知的无助状态,从而形成差生的心理行为定势。[5]教师的教育倭化,一方面会造成学生身体上的伤害,另一方面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和精神造成延迟性、潜伏性、隐蔽性和持续性的折磨和刺激,引发学生一系列不易被察觉的心理问题。[6]对于“倭化”现象,除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之外,更应该深入探讨的是站在“学生观”的立场上,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育情景,教师如何做的问题。如何将“以学生为本”真正有效落在实处,真正站在“学生观”的立场上正确看待、对待在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身上发生的问题?如何从“学生观”出发对教师专业素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使孩子的成长环境尽可能避免被“倭化”?家校合作如何才能将儿童观、学生观在“教养一致”方面尽可能达成统一?这些问题都值得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进行有效反思,也需要研究人员逐步深入研究。
3.“我不是很自信,希望成为学习好的人”——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关怀
Vivi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除了日常的一些走秀活动外,2019年她还作为女民兵方队的一员参加了国庆阅兵活动。这些事情在她家人眼中都十分“高大上”。Vivi在同学中“人缘也挺好”,她的同学小崔告诉笔者,她觉得Vivi“既好看又温柔,喜欢跟她做朋友”。作为一位“逆袭者”,在大学生活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Vivi本该对自己感到满意,但她总说自己“不自信”,羡慕学习好的人,也想当一个学习好的人。
“其实我自己并不是十分自信,别人说我好看我其实也不大能感受到,有时拍的照片也不好看,但还是得从一堆照片里挑出差不多的。我感觉大家看出来他们也不说,就还说好高级什么的,有时候会有‘皇帝的新衣的感觉……而且我对学习就是不太灵光,我羡慕学习好的人,因为我总是不擅长这些。你看我去XX地方参加活动,身边都是清华北大的博士硕士,她们又好看学习又好,我很羡慕,跟她们站在一起我就会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啥的。”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否要求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也要尝试帮助学生接纳自我、关怀自我?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自我关怀是通过自我对自我形成的关系,进行专注、关心、照顾自己的行为。福柯指出,自我关怀之前有必要认识自我。认识自我就是认清自己是谁,关怀自己而正确认识自己,不否定自我也不牺牲自我,接受现今位置上真实的自我。[7]自我关怀首先要自我接纳,自我接纳是指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具有的特征所持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即能欣然接受自己现实中的状况,不因自身优点而骄傲,也不因自己的缺点而自卑。学校生活体验对学生自我接纳水平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8]而教师完全接纳学生是学生完全接纳自我的关键,教师不仅要完全接纳学生,更要帮助学生自我接纳,掌握自我接纳的方法。因此,培养“关心型”教师,践行关心道德教育模式,提升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的安全感、归属感和信任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关心自我,树立自信心,也应成为当今学校重视“学生观”,落实“学生观”的重要内容。
4.“萍水相逢,我很感激他”——教师真诚的关爱就是在践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在回忆上学期间印象最深刻的老师时,Vivi不寻常地讲了一位“陌生人”的故事。“陌生”在于这位老师,实际上并没有给她上过课,仅仅见过一面,甚至不知道他是不是“老师”。
“你知道我学习不好,考高中的时候才考100多分,根本没学上。我爸妈都放弃了,后来是亲戚说有地方正在招艺术生,叫我去看看。我过去时招生都要结束了,本来也没抱希望,但看我跳舞的那个老师,应该是老师吧,反正是管招生的,觉得我这个苗子不错,然后关键是啥你知道吗?他招生的学校不招跳舞的,他是觉得我特别好,就给XX艺术学院的老师打电话让人家等一下,让我过去,然后我就被看中了。我为啥对他印象深刻,因为如果我那时没学上,可能就在老家打工嫁人生孩子了,也不可能有后来的机会考上大学。所以怎么说呢,就是感激吧,感觉人家也不认识你,但就这么为你着想了。”
Vivi为什么对这位萍水相逢的“陌生人”老师印象深刻,因为她感受到了他真诚的关爱。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关爱学生不只是要勤勤恳恳地工作,更重要的是與学生有效沟通,建立关心和被关心的关系。“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关心着,你必须敞开心扉接纳另一个人……一个教师如果真正关心学生,那么他会认真倾听学生们不同的需要,并且给予不同的反应。”[9]教师要了解学生需要,真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关心他们,利用师生间的关心关系,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爱者”。关心的过程,也正是在落实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过程。
(二)受访者铁驭(化名)的成长故事
铁驭来自山西晋城,今年28岁,是北京某高校一名在读硕士研究生。个子不高、身形微胖、性格开朗是研究人员对铁驭的第一印象。据铁驭回忆,他上小学时并不顺利,记得父亲带他找了好几个家附近的小学,但得到的回复都是“今年收满了,没法报”,直到有一天母亲通知他要去东路小学上学。原来,母亲所在单位在东路小学建校时“是投钱还是赞助,反正就是有帮助,就都给了单位名额,我们班好几个同学的爸妈都是我妈的同事”。铁驭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学生生涯。
1.“陌生的名字、难看的画”——成人行为评判标准下的学生观
“我刚上学前班时只有两个老师,语文和数学老师,语文老师还教唱歌,数学老师还教画画,都是女老师。刚上学没几天,老师教拼音,当时拼音听写,我不会写我的名字,只会写个姓,不知道怎么办,因为爸妈都没教我。我也挺怕老师的,不敢问。当时也有不会写名字的其他同学,老师也不问,就举起听写纸,说这俩学生一个写了个张,一个写了个什么,不知道是谁的,就不发了,以后再这样写就别交过来。反正她挺厉害的,我不敢说话,还害怕别人发现笑话我不会写名字。”
铁驭对于学前班数学老师的印象也十分深刻,“她有点冷漠,常常嫌弃这个嫌弃那个。她也教画画,我小时候很怕水彩笔胶棒把白纸弄得脏兮兮的,画的不好看也不行,因为数学老师会突然把画抽出来让大家看,说‘你们看XXX画的,画成这个样,好看吗?她说完大家就得哈哈哈,或者发出嫌弃的‘咦~。我记得当时有个女孩儿叫什么佳琪,她胖嘟嘟的,剪纸贴画贴个兔子,搞得脏不啦叽的,老师就突然把画抽出来,举起来让大家看,大家就笑,然后那个佳琪就哭了。老师也不管她,同学们也不敢说啥,我就很怕我的画也搞成那个样子,就不敢画了。”
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铁驭的老师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孩子的模样”并未给予尊重和理解,也没有帮助学生去弥补不足,而是露出不屑和鄙夷,以成人的行为标准去评判儿童,没有从儿童本位出发去思考问题。在学前班,教师对于铁驭来说意味着害怕和严厉,不亲切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是其基本“标签”。学生知道要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这样才不会受批评,但他们常常不知道该做什么,如何做。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写道,教师有责任去发现学生的问题,纠正父母的错误。有些学生因为准备不足表现出犹豫和退缩,看上去反应慢,但绝非智力低下,他们只是不知道如何适应社会生活,因此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融入新环境。教师必须像学生的母亲一样——和学生培养感情,获得他们的信任,严厉和惩罚起不到任何作用。如果孩子们来到学校很难与老师和同学相处,可能会遭到批评和训斥,这只能让他们更不喜欢学校。[10]这个事例提醒我们,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从来都不是空洞的口号。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面对的是独特的人,发展中的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人,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鼓励学生发展个性,肯定学生生命发展的独立性和独特性。
2.“有句号,没句号”——有质量的教育反思是落实学生观的重要途经
“二年级时一次写练习册造句,就是给你几个词然后画个横线,要你往上面写。每一句写完都要写个句号,总共有5句还是6句,写完找老师批改后就可以回家了。当时我妈在班门口等着接我,我可高兴了,因为改完就可以和我妈一起回家。但是这5句话我改了5遍,因为每句话我都没加句号,老师都给我圈出来,圈一个让我回去改一遍,改一个我就又拿回来,老师就把下一句再用红笔一圈,翻来覆去地折腾。我看我妈在门外都生气了。你知道我想说什么吗?我不加句号不是我真的不会写,也不是我不懂句号是干嘛用的,而是那个练习册印刷的横线最后印有一个小句号,每句都有,所以我才不加的,如果你写上那就有两个句号了,很乌龙啊。当时我也不敢吭声,我以为老师知道,但她就是不知道。回去的路上我妈也怼我一顿,说我怎么错那么多次,别人都一遍过了,我也很郁闷,不知道怎么解释,只能听着。”
教师认真纠错,学生认真改错,但郁闷的事还是发生了,到底为什么?铁驭的事例提醒我们,对待发展中的学生,教师不仅要时时敏感,更要处处留心;不仅对学生犯的错要及时纠正,对于自我工作的反思也要随时更新。反思是促进理论与实践互动,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和过程。《教师专业标准》提出:“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高专业能力。”《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则进一步提出:“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11]从学生观的角度反思,不仅要求教师反思自己在实践中的行动,还要反思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个性化问题。发现学生出现问题时,不能仅从表面现象去揣测背后可能的原因,而是要从学生实际入手,利用观察、询问等有效方法去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做到有质量、有深度的反思,避免在教学过程中“闹乌龙”。
3.“我不配”——教育过程中公平性的缺失
“那是2002年吧,三年级刚开始上英语课,虽然其他课上我挺不活跃,但是英语我特别积极,因为我有个堂姐就学英语,她是我的偶像,我妈也总跟我说学好英语08年奥运会当志愿者。一次,英语老师要去我们市的大礼堂讲公开课,她来我们班挑学生,其中就有我。我超开心,回家还告诉了爸妈。但我那时又高又胖,以前的校服穿不上,又没有新的,上公开课都要穿校服。我把这件事告诉英语老师,英语老师说没事,没有就不穿了。等到要上课的那天从学校集合出发去大礼堂时,班主任看到我没穿校服,表情有点嫌弃地说‘要不你别去了,xxx你替他去吧,让一名英语课上根本不活躍,但当天穿了校服的男生替我去。当时你懂的,就超级委屈,仿佛我不配。”
人作为独特的生命个体,有其自身的生命意义,拥有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的自由权利。学校教育的目的应是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成熟和独立,学校教育应主要发挥为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与独立服务的功能。[12]因此,人的完善发展过程不能被简单化地设定为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过程,还必须考虑人的个体性与差异性,观照人的情感、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等。在上述事例中,铁驭既被班主任剥夺了受教育权,也被剥夺了自我表达的机会,班主任忽视了他的个体性与差异性,对其情感、动机、兴趣等需要也视而不见,忽视了教育公平,没有面向全体学生。这提醒我们,要不断反思教师实际工作的伦理性,反思自身所持有的学生观的局限性,反思班主任工作,尤其是在了解学情上,要与各科老师及时有效沟通,在反思与沟通中理解学生,理解学生观,进而理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