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学生自信品质现状与教育建议
2020-12-31陈清清赵爽
陈清清 赵爽
摘 要 自信作为个体自我认知的积极因素,对青少年道德和心理发展至关重要。T市9-18岁学生心理品质调查发现:学生整体上非常自信;其自信水平随学段上升呈下降趋势;男生比女生更自信;自信水平与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县镇儿童比城市和乡村儿童更为自信。建议学校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实践,弥合其学业自信和生活自信的差距;关注小初高学生自信发展的关键问题,采取有效应对策略;进行性别教育,引导学生建立基于性别认同和性别尊重的自信观。
關 键 词 新时代学生;自信品质;教育调查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0)12-000-05
自信作为个体人格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对自身所持有的一种态度,也是个体对自我能力、价值及整体素质等作出积极评价的一种内心体验。钟启泉教授曾对“自信”“自大”和“自尊”作概念比较,认为“自信”是儿童表现自己立场的一种个性特征,同时也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份。[1]可见,自信源于个体内在的自我肯定,是个体对自身成功应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评估与判断。在这一意义上,自信成为个体心理发展在认知维度上的重要品质,对个体形成良好人格具有重要意义,为个体步入社会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在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自信是个体承受挫折、克服困难的一种重要心理资源。因而,自信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认识新时代的学生,了解其自信品质的状况不可或缺。
基于此,本研究以T市9-18岁中小学生为对象,对其自信发展情况进行调查。调查采用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中国道德心理品质调查研究”关于自信维度的设计,围绕与学生日常生活贴近的实践活动,对其学业、交友、前景、梦想、解决问题五方面自信进行调查(见图1)。总计发放问卷5402份,回收率超过99%,其中,男生2563人,女生2859人。统计结果采用六点计分,分值越大,表明儿童自信水平发展越佳。
一、T市9—18岁学生自信品质现状分析
(一)T市学生整体呈现出极为自信的心理
从调查结果看,T市儿童学业自信、交友自信、前景自信、梦想自信、解决问题自信的均值分别为5.56分、5.5分、5.45分、5.34分和5.28分。总体而言,T市9-18岁儿童自信品质的发展水平较高,且自信品质的平均水平为5.43分,高于全国儿童自信发展的平均水平(南师大的调查结果为5.35分),说明T市儿童自信发展水平整体良好。
(二)T市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水平最为薄弱
调查显示,与学业自信、交友自信相比,T市9-18岁儿童在解决问题自信方面能力最为薄弱。具体来看,在自信品质内部,呈现出学业自信、交友自信、前景自信、梦想自信到解决问题自信逐渐下降的趋势。从图2可以看出,T市儿童自信品质在不同生活领域表现不同。之后,我们对儿童学业自信、交友自信与解决问题自信进行了相关因素分析,发现随着儿童学业自信、交友自信水平的提升,解决问题自信水平也随之提升。
(三)初中阶段学生自信水平急剧下降,在高中后期呈现出低水平稳定
T市9-18岁学生自信水平随着年龄增长、学段上升呈现出下降趋势。从调查结果看,小学高年段儿童自信品质随着年龄增长呈现出高水平发展,且自信均值均保持在5.5分以上,是三个学段中儿童自信水平发展最好的阶段;初中阶段儿童在13-16岁期间,自信水平降幅最大,且在16岁时,儿童自信水平是三个学段儿童自信发展水平的最低点,为5.09分;在17岁之后,儿童自信水平呈缓步上升的趋势,最终趋于低位稳定的状态。T市儿童在年龄、学段上的自信发展趋势与全国儿童自信水平(南师大调查结果)的发展趋势一致[2],也与自信品质内部向度上的发展趋势大致相同(见图3)。
(四)男孩比女孩更自信
调查结果显示,T市男孩自信品质发展的平均水平为5.49分,女孩自信品质发展的平均水平为5.37分。此外,男孩在学业、交友、前景、梦想、解决问题5方面自信发展的均值分别为5.60分、5.58分、5.52分、5.41分、5.34分,女孩在这5方面自信发展的均值分别为5.53分、5.43分、5.38分、5.28分、5.23分。这表明,男孩比女孩更自信,且男孩、女孩在学业自信上的发展水平都优于其他维度上的自信发展水平(见图4)。
(五)生活满意度越高,学生自信发展水平越佳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生活很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上的自信均值分别为5.59分、5.16分、4.58分,由此看出生活满意度越高,学生自信发展水平越好。从研究结果中也发现,生活很满意的学生与生活不满意的学生在自信品质上的均值得分相差1.01分,说明生活满意度对其自信品质的发展情况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六)健全家庭的学生自信水平优于其他家庭生活方式下的学生
从调查结果看,健全家庭(包括“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及“和父母及祖辈生活在一起”两类家庭生活方式)的学生自信的均值都保持在5.45分,其他家庭生活方式(包括“和祖辈生活在一起”“和爸爸或爸爸一方生活在一起”“和爸爸或妈妈一方的新家庭生活在一起”三类家庭生活方式)下的学生自信均值分别保持在5.35分、5.25分、5.25分。
整体来看,健全家庭学生自信发展情况优于其他家庭生活方式下的学生,其中,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的自信品质发展最为不利。这一结论与郭黎岩等人所做的家庭因素对儿童自信品质发展影响的结论“双亲家庭儿童的自信心发展水平优于单亲家庭儿童”具有一致性。据调查,缺损家庭的儿童容易缺乏父爱或母爱,带给学生最大的负面影响就是缺乏自信,形成自卑心理[3]。相关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家庭结构的裂变对学生自信发展水平的负面影响。[4]
(七)县镇学生自信水平高于城市和乡村学生
调查结果显示,来自城市、县镇、乡村学生自信发展水平的均值分别为5.22分、5.60分、5.38分。可见,T市县镇学生的自信品质发展最优,其次是乡村儿童和城市学生。从图5可以看出,县镇学生在5方面的自信发展水平优于乡村和城市儿童,且在学业自信上的发展水平均值在5.7分以上,在解决问题自信上的发展水平均值也在5.4分以上,明显高于乡村和城市学生(见图5)。
同时,T市儿童自信品质在城乡上的差异特征,可能是因为在中国文化中,谦虚一直是一种美德,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城市生活的儿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大于农村和县镇,中国人注重对人要谦逊,而西方人却注重对上帝谦卑。由于中西方文化中对谦虚观念认识的不同,导致来自城市儿童的自信品质发展水平比来自农村和县镇的儿童弱。
T市儿童城乡维度上的自信发展与全国儿童自信品质发展结论(南师大调查结果)具有不一致性[4](见图6),具有区域特征,有必要继续跟踪T市。
三、学校自信教育建议
(一)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生活实践,弥合学业自信与生活自信差距
从T市学生自信品质的发展现状看,其解决问题自信的发展相对薄弱,这要求学校以提高解决问题自信为目标,加强相关经验。埃里克森认为,儿童在6-11岁时应该解决学习、同伴关系中的任务。[5]如若这两项任务能发展顺利,学生就可以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快乐和自信,反之,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陷入自卑当中。
学校可开展自信教育活动,如收拾家务、处理家中一些小事件等模拟活动,在活动过程中给予学生积极评价,以增强其解决问题的信心,同时激发其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校应号召教师学会“放手”,让学生学会处理班级事务,并注意为不积极、羞涩的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帮助其树立解决问题的自信。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为学校五育并举,全面育人提供了新的理念与思路。体育与美育既是儿童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学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OECD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对儿童社会情感进行评估和研究后,发现儿童社会情感发展水平与其学业水平具有正相关性。体育和美育注重学生的身体感知、情绪体验和心灵感受,是学生社会情感发展的重要途径。学生能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身体自信、空间自信、交友自信等,并能将自信与集体荣誉感相结合。在参与美育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调动个体各种感知觉,将个体与同伴、社会、自然融为一体,进而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获得生而为人的崇高感和荣耀感,最终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自信境界。
(二)关注不同阶段学生自信发展的关键问题,采取有效应对策略
1.小学阶段关注儿童对“自信”的理解, 形成积极、健康的自信信念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小学中高年级的德育目标要求儿童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的形成首先需要儿童具有自信心。但在日常实践中,儿童在自信形成过程中存在一些普遍现象,如过分相信自己的判断、过于重视他人的评价、过于追求表扬……这些问题容易造成儿童产生自负、自大等问题,容易出现被同学孤立的现象。
针对这类情形,学校应将正确的自信观作为教育的关键,及时引导儿童正确认识和理解“自信”,辨析“自信”与自大、自负的关联和区别,从而树立良好的自信理念,逐渐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能力。有文献指出,区分“自信”与“自大”的尺度,往往在于他人的眼光。倘若当事人拥有的“自信”在旁人看来是有充分根据的,这就叫“自信”,反之,就叫“自大”。[6]基于此,学校教育要厘清自信产生的条件和他人评价对于自信养成的重要性,注重帮助儿童准确理解“自信”,规范自身的行为表现。只有让学生对“自信”内涵获得正确认识和理解,才能避免其走入过度自信的漩涡。
2.初中阶段鼓励学生发现自我,成为自信的“代言人”
初中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对自信的培养将有助于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初中生渴望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在意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常常会从他人的言行中判断自己的价值,造成个人对自我定位不准确、评价片面化等问题。
在此,团体辅导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咨询形式,在帮助个体认识自我、提高自信心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与个体心理辅导相比较,团体心理辅导能够为学生提供典型的社会现实环境,将具有共同特征和需求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让他们在心理辅导的氛围下找到共通性,寻找被人接纳的感受,从而增强自信心。学校可借助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帮助其学会客观、积极地看待自己,形成清晰、准确的自我认识。
此外,设置专门针对初中学生心理素质和健康课程也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一种有效形式,它将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学校可开展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尤其是对于自信水平较低的初中生个体而言,团体心理辅导将有助于他们接纳真实的自己,并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加深对自己的认识,成为自信的“代言人”。
3.丰富高中阶段学生的自信体验,促进自信品质高水平稳定发展
高中阶段是学生向成人转变的时期,这使他们的自我意识发生了质的变化:自觉性和独立性达到了较高水平,对人生有了初步规划;情感较为丰富、容易冲动,个性倾向极不稳定,加之高考和社会就业等压力,使他们的自信受到重挫,呈现出不稳定的发展趋势。对此,体验教育不失为促进其自信品质稳定提升的重要方式。
作为倡导以体验为核心的学习方式,体验教育有助于唤醒、挖掘学生的潜能,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等。[7]学校可依据高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将体验教育与各科课程内容相结合,在习得知识的同时,设置相关联的体验课程系列活动。例如,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信息资源共享等方式,體验教材内容和自身生活的联系,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人际交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细化和明确自己的生涯规划,促进自身自信品质的高水平发展。学校还可以设置与自信体验相关的问卷,让学生参与问卷调查,采集学生对自信体验的理解和感悟等。借助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体验类活动,引导学生相互交流经验,从中习得他人经验,从而丰富自信体验,有效缓解学业压力,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三)注重性别教育,引导学生建立基于性别认同和性别尊重的自信观
从研究结论中,我们发现性别对儿童自信品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需要学校加以关注。由于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把数学、科学等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与男孩联系在一起,把语文、历史等语言表达较为缜密的学科与女孩联系在一起。而英国调查了四个学术科目(数学、科学、阅读和写作)在小学生动机(信心和信念)的性别差异后,发现女孩对数学、科学两学科上的敏感系数与男孩对两学科的敏感系数相差不大。[8]因此,性别认同既是消除性别刻板印象的一种方式,又是对性别差异进行研究的一种创新方法。美国的威廉·詹姆斯从性别角度对“认同”进行解释,认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可以在精神或道德态度上看出,当这种情形突然发生在自己身上时, 他会感到自己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一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声音在说,这才是真正的自我”[9]。这启示我们,学校开展自信教育,要注重引導教师和学生逐渐改变性别不平等的观念,尊重性别差异,尤其要鼓励自信心偏低的学生深入了解和认识真实的自己。
2019年,联合国人口基金青年顾问约瑟芬·索瓦林说:“对性别平等、同意和权利等缺乏了解,会导致基于性别的歧视和暴力,以及早期和意外怀孕、不安全堕胎等。”此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女童和妇女教育特使彭丽媛教授进一步强调,女童和妇女教育是功在当代,立在千秋的一项计划。学校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性别平等的教育,在生活中,要引导男孩女孩正确看待自身和对方在青春期中的身体变化,正确对待性教育问题;及时纠正男孩对女孩在言语上的另类评价,形成男女平等的观念,让女孩在与男孩交流过程中,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现自己的才华,形成男孩与女孩的相互尊重。学校要鼓励不同性别的学生敢于去尝试异性所做的事情,如鼓励女孩锻炼胆量,鼓励男孩主动帮助别人和体谅他人等,引导学生建立基于性别认同和性别尊重的自信观。
参考文献:
[1][6]钟启泉.自信:概念界定与教育策略——与日本木下百合子教授的对话[J].全球教育展望,2004,33(05):3-5+18.
[2][4]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七项心理品质调查报告[R].南京: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2019:42,46.
[3]郭黎岩,杨丽珠等人.小学生自信心养成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05):1068—1071.
[5]毕重增.自信品格的养成[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85.
[7]杨智榕.体验教育是青少年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途径[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0(01):157-158.
[8]Sarah P.McGeown,Amy Warhurst.Sex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exploring children's gender identity[J].Educational Psychology,2020,40(1).
[9]李素华.对认同概念的理论述评[J].兰州学刊,2005(04):201-203.
责任编辑 毛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