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假如我是你

2020-12-31孙民

中小学德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锦囊沟通交流意见

孙民

原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部编《道德与法治》低年段教材核心编者,湖北省教学指导委员会小学德育学科主任委员,武汉市武昌区大东门小学校长,特级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

“学会沟通交流”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的第二个话题,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这一话题设置是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的:五年级孩子希望得到他人和群体的认同与接纳,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遭遇各种各样交往中的问题。既包括在家里和爸爸妈妈等家长交往时可能遇到的困惑,也有在学校和同学、老师交往时遇到的矛盾和分歧……可以说,在这个特定的年纪,面对“成长的烦恼”,孩子们在沟通交流方面急需指导。

但是,我们有时精心组织的教学往往是隔靴搔痒,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觉得“无关痛痒”,使得教学陷入尴尬的局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首先是因为我们的教学没有指向學生关切的真实的生活问题;其次是我们在沟通交流的方法指导上,没有能够切实帮助到学生;再者,我们的教学往往是按照成人的“预设”去安排学生的生活,而没有充分相信学生在复杂现实生活中是能够自主寻求到沟通交流的好方法的。

一、集中呈现“有分歧的寻常生活”,帮助儿童整理与丰富生活经验

由于成长环境不同,人们在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看待问题的立场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某些问题可能有不同的看法,这在生活中本是很寻常的,也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可是,在课堂教学中,当老师设问:“同学们,你在生活中遇到过与别人意见分歧,甚至产生矛盾的事情吗?”学生们却说不出什么,至少不如老师预期的那样丰富生动,以至于课堂教学推进得迟滞阻塞。

究其原因,我们现在的常态课堂有这样一个现象,即老师上课是经历了备课这一准备过程的,而学生上课往往没有很好地进行预习和准备。反映在课堂上,就是那些表达能力强,急智聪明的孩子占据了课堂的话语权。怎样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这要求我们改变封闭的40分钟一节课的时空观,让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时空”打通,让学生通过充分的综合实践活动去调查、了解相关事例。

正所谓“曲径通幽”,有经验的老师往往会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回顾、观察生活,甚至搞些“小调查”活动,调查的对象不仅仅是“我”及同龄人的生活经历,还可以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身边的其他人。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进步,小调查的反馈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再是简单的复述,可以是照片,也可以是小视频。

课堂上,经历了课前调查准备活动,同学们交流的生活经历自然更具儿童视角、生活气息,更能引起同伴的共情、共鸣。不仅如此,学生们还会交流成人世界的各种意见分歧、矛盾看法……课堂教学进行到这里,也许有老师会质疑:教学时例举一两个生活中的意见分歧,再进行深入辨析,这样效率不是更高吗?有必要让学生在宝贵的课堂时间重复同一类事件吗?

我们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学会沟通交流”一课的第一个层次“正确对待不同的看法”旨在引导学生明白人与人之间出现不同的观点是很正常的,要学会理性看待意见分歧。我们的教学不是对生活的简单重复,而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累积过程,从“少见多怪”到“见怪不怪”,人生阅历多了也就意味着成长了。对于五年级小学生来说,通过交流、分享生活中大量的观点分歧、意见矛盾,将课堂打造成丰富学生生活阅历的场所,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活中不同的看法与意见是十分寻常的,从而能够更好地悦纳不同意见,为理性对待分歧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在本课教学中,我们常常听到老师苦口婆心地告诉学生,生活中有不同的意见与看法很正常,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与其我们告知学生某些道理,不如让学生在生活中自己感悟。我们的教学任务就是聚焦生活的某一方面,打造一个能引发学生思考、辨析的平台。此时,教学活动所呈现的生活是高于常态生活的,因为它将杂乱散布在生活之中的现象,有目的地集中呈现与讨论,其本身便具教育意义,即帮助学生整理进而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正如鲁洁老师所说:生活论德育首先要从关注现实的生活开始。通过关注与聚焦,自在的生活被主题化,原有的生活经历被置于意识形态之中,成为学习者所明晰感知的事物,从而有可能转化为自觉的学习对象。

二、着重体验“换位思考的新视角”,拓展儿童解决生活问题的新思维

在学生初步感知到生活中对于同一事件有着不同的看法、意见是很寻常的事情后,我们的教学就越来越接近“学会沟通与交流”这一课核心内容了——当同学有了不同看法时,只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考虑他人的意见就容易产生矛盾或发生冲突,只有理性对待分歧,才会让我们有合情合理的看法和思考。

教材提醒我们,对于不同的看法,我们采取简单的拒绝或是一味接受的态度,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教材还提醒我们,真诚的交流需要我们尊重他人表达自己观念的权利,对待不同的看法我们可以不赞同,但要让他人自由而完整地表达,这有助于我们了解他人的意见;同时,教材提醒我们,交流中产生分歧时,我们可以坦诚地向对方提出意见,平和冷静友好地与对方交流,这样我们才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长,收获友谊;教材还指出如果我们总是试图改变他人,会给自己和他人制造许多烦恼,如果总是抱怨他人不合作,而从未想过他人持不同意见的原因,就难以正常进行交往,尊重他人与自己的不同也是尊重自己……

有老师结合教材提示组织了这样的教学活动:老师故作神秘地说:“其实学会沟通交流一点也不难,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个锦囊,里面就藏着沟通交流的好方法。”然后依次打开三个锦囊,第一个锦囊是与人沟通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要学会表达。然后结合教材上的事例,假如你和朋友约好一起去博物馆,他却临时说有事不能来,对此你可能会有怎么样的表达方式,一种是以“我”为主语的句式,即“我有点失望!”可能的结果是允许对方解释,并使得友谊不会受到伤害。第二种表达方式则是以“你”为主语的句式:“你真不守信!”这样容易使两人争吵起来……然后,引导同学们在表达时,要多用以“我”为主语的句式诉说问题,这样的表达方式,可以使得友谊不受伤害,矛盾得到化解。第二个锦囊则是要学会倾听,在这一活动环节,老师带领学生一起训练怎样认真倾听别人说话。第三个锦囊是要学会理解,在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沟通都能够得到满意的结果,此时,我们要学会理解,甚至当双方意见不一致时,要达成谅解,寻求折中的意见。

猜你喜欢

锦囊沟通交流意见
读后续写词汇锦囊之“行”
评“小创”,送好礼
评“小创”,送好礼
图解《意见》明晰要求
锦囊
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留守儿童与班主任老师沟通交流
高中学生家庭教育之我见
定量分析型选择题的解题锦囊与方法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