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开展探论

2020-12-31刘长海赵枫

中小学德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精神

刘长海 赵枫

摘    要   爱国是贯穿于民生日用之中的丰富范畴,具有实现自我发展与国家发展和谐共进的丰富可能。新时代中国公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指公民将服务国家、建设国家作为行为决策依据的心理倾向。常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要求构建平等对话、共同参与的学校生活,依托渗透共同体精神的学校氛围培养学生关心集体、为国家做贡献的心理倾向;正视服务国家对公民知识、能力、智慧的挑战,发挥各学科教学对个体社会参与能力的培养功能;发掘教学内容中与爱国直接相关的元素,通过对话、体验等方式开展有效的直接爱国主义教育。

关 键 词  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日常生活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0)12-00-05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中国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同时,爱国又是普通公民在日常行为决策时很少考虑的范畴,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容易陷入知识化、专门化、孤立化、碎片化的误区。直面新时代,如何常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全面实现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是一个值得持续探讨的问题。

一、已有研究及存在盲点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随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下文简称《纲要》)研制出台,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围绕爱国主义教育的两个核心问题——“如何理解爱国主义”和“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研究者提出了若干有新意的观点。

“如何理解爱国主义”解答的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问题。研究者普遍重视爱国主义对国家发展的意义,认为爱国主义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情感、思想和意志行为于一体的社会意识形态, 其目的在于团结凝聚国家和民族, 使其中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有坚强的民族自尊心、坚定的民族自信心,能够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推动国家民族的繁荣、富强、团结、进步以及社会历史的发展。[1]檀传宝等深入开展概念探讨,分析了爱祖国与爱国家的异同,探讨了爱祖国与爱人类的关系,指出, 落实人民当家作主、建设法治国家的政治实践是爱国家与爱祖国相统一的基础。[2]阎俊论及爱国行为的外延,指出“爱国不仅仅表现为誓死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这样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在今天更多地体现在为社会尽责、为社会大众服务的日常生活中”[3]。

“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解答的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手段问题。研究者普遍同意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让青少年在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中成长; [4]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时关注人的生活世界;与时俱进,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加快爱国主义教育载体和手段更新;[5]优化活动设计,让教育目标在活动中自觉达成。[6]檀传宝、班建武等结合新时代特点提出爱国主义教育应当贯彻理性的教育原则,突出理性精神的培育,教会孩子批判性思维,从而形成坚固恒久的爱国主义。[7][8]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对于理解和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有一定的突破,但还存在一定的盲点:(1)在对于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上,既肯定爱国的神圣性,又让爱国走下神坛,指出日常行动体现着爱国的意蕴,但对于为什么这样理解爱国,缺少必要的哲理探讨;(2)在对于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方式的探讨中,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创新与深化,但系统建构不足。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拟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再出发”,以期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二、爱国主义精神的日常生活解读

在谈到爱国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慷慨捐軀的战斗英雄、隐姓埋名默默奉献的“两弹元勋”。毋庸置疑,这些人的爱国事迹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然而,细致解析这些最具感染力的爱国事迹,我们可以归纳出对于爱国主义的传统理解的两大特征:一是爱国、为国奉献与自我牺牲紧密相联,主人公舍弃安稳生活、功名利禄乃至宝贵的生命,舍小家顾大家,最终成为激励后人前进的不朽丰碑;二是爱国、为国奉献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基本隔绝,衣食住行、生儿育女、春耕秋收、流水线作业等贯穿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活动似乎与爱国没有任何关系,以致普通人只能在思想上把爱国者高高供奉于神坛之上却在行动上对“爱国”敬而远之。那么,我们对于爱国主义的传统理解方式是否存在问题?我们把“爱国”作为一个标签,贴在少数人的少量行为之上,认定这些行为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有益于国家,与此同时认定绝大多数人的大量行为与爱国无关,是否源于一种“太狭隘、太注重形式、太病态”[9]的爱国观?

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从事实层面来看,如果将英雄人物的壮举看作是为国奉献的耀眼明珠,大量普通人的日常生产和日常活动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恰恰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十五的月亮》歌词“军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表明,母亲在摇篮边呵护子女健康成长,也是为祖国做贡献;歌曲《我为祖国献石油》指出,工人下矿井采油,也与祖国发展息息相关;经典豫剧《花木兰》痛快淋漓地引导大家透过将士的鞋袜衣衫看到在家耕织的女子们对国防的贡献。这些大众文学作品尽管没有宏篇大论,但却将普通民众的生活与国家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朴素而直观地揭示出来,有助于我们立足日常生活来重新理解爱国主义。从学理层面来看,经典作家们曾经从不同角度对爱国的丰富内涵进行阐析。在进行理想国的设计时,柏拉图提出了朴素的优生学观点,主张让成年男女仅在精力最旺盛的年龄生育,以确保新一代公民体格健壮;要求培养手工业者的节制品格,以夯实理想国的经济基础。[10]杜威反对二元对立地理解利己与利他,主张建立“自为”与“为人”的统一,“使社会效率和个人修养是同义词,而不是彼此对抗”[11]。在华演讲时,杜威建议爱国志士全面理解爱国,通过推广教育、改良体育、发达实业、提倡国货或增进平民的生产和消费力等途径来建设中国,使个人普遍地确立为社会谋幸福、谋利益的社会精神,这样才能造成一个蓬蓬勃勃的中国。[12]很少有人想到体育对爱国有何意义,然而,杜威反复强调,当时中国“暮气沉沉、萎靡不振”[13]都是因为国民“不注意体育,精神就有限了,萎靡不振,无坚持的毅力,无贯彻的思想,灰心失望,然后达到被动的地位”,因而,“促进国家进化最妥的方法,是提倡运动,使全国的人民发生兴趣,具乐观的观念,有了精力,然后新事业自然发生了”[14]。

透过大众文学和经典论著,我们不难发现,爱国并不必然要求牺牲自我,更不仅限于为国捐躯的壮举,而是贯穿于民生日用之中的丰富范畴,具有实现自我发展与国家发展和谐共进的丰富可能。身处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理解爱国主义精神,为爱国主义教育确立怎样的目标呢?

首先,运用复杂系统思维,确认日常行动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与贡献。蝴蝶效应指出,在复杂系统中,个体的微小行动可能引发周边环境的连锁反应。这一点,对于理解个体日常行动与国家和社会关系很有启发。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勤奋创新能够增加国家经济总量,家长悉心生养、教育子女能够为国家输送合格建设人才,公民坚持锻炼身体能保证其为国家健康工作五十年;相反,好逸恶劳、娇生惯养、奢侈浪费、坑蒙拐骗等盛行,可能导致国家财力空虚、科技落后、人才短缺、资源衰竭。每个人需要意识到个人与国家休戚与共的关系,国家需要确认公民日常的点滴积极行动对国家发展的促进功能并予以肯定和鼓励。

其二,重视观念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倡树明确而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当热爱祖国、建设祖国、为祖国做贡献没有成为个体的自觉意识时,公民所做出的有助于祖国发展的积极行动是不稳定、不可靠的;当个体具备爱国心、为祖国做贡献成为指导个体行为决策的明确信念时,公民更有可能承担祖国建设重任,其积极行为稳定可期,值得信赖。几千年的君主专制传统导致中国民众有明哲保身的“草民”意识,视野狭隘,重私德轻公德,追求个人幸福和家庭荣耀而忽视国家需要和社会公益,容易因为贪图私利而损害公益(即孔子所批评的“小人喻于义”);从国民性改造角度,当代中国要揭示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共通共生关系,大力倡导爱国主义精神,使爱国成为活生生地指导个体进行行为选择的道德观念。

其三,正视核心价值观在价值观系统中的潜隐缄默特征,让爱国主义精神指引人生的方向性决策和关键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作为社会主义公民的核心价值观,爱国处于个体价值观系统的内核位置,从深层对个体的全部社会行动发挥辐射指导作用,而不必时刻显露于人前。杜威指出个体在行动中不必时刻想着要服务社会,“工程师专心建筑就是服务社会。他不容想到为人造福,要是想到心分意乱,房子也盖不好,社会受害更大了。医生也是如此,要是苦心劳意地想救人,病也医不好了”[15]可见,爱国、为人民服务等价值观应该逐步进入个体的无意识领域,并且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具体而言,在人生面临方向性决策时,爱国主义精神要明确发挥作用,引导人决定“我要追求怎样的人生理想、参与哪一项事业”;在选定正当的人生道路后,它只需要作为一种隐身的在场者退居幕后,默默注视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过程;当个体面临“林中路”般两难困境时,它又会被激活,挺身而出,跃居台前,指引个体进行关键性决策,保障职业和人生的正确方向。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尝试将新时代中国公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行如下界定:爱国主义精神指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公民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方向上具有一致性的前提下,公民重视个体行为对国家的影响,愿意为国家发展服务,将服务国家、建设国家作为行为决策依据的心理倾向。

三、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开展的体系构建

在把爱国主义精神看作是“个体将服务国家作为行为决策依据的心理倾向”之后,随之而来的教育问题是:如何促进个体生成这样的心理倾向,如何保证“爱国”成为指导个体行为决策的动力而不是缺乏活力、不起作用的片断知识?[16]常规的爱国主义教育注重通过专门活动,引导学生向民族英雄致敬、尊重国旗国徽,这些做法对于激发爱国情感是必要的,但显然是机械、狭隘、形式化的。《纲要》主张在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等学科教材和编写和教育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这比通常的做法扩展了一些,但相比“将爱国主义精神貫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的要求,还有不小距离。杜威指出,要确保“道德目的在一切教学中普遍存在并居于主导地位”,“通过学校生活生活的一切媒介、手段和材料”[17]来发展性格,这些主张提示了常态开展学校德育、将德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的一种理想图景,对于我们常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启发价值。

(一)构建平等对话、共同参与的学校生活,依托渗透共同体精神的学校氛围培养学生关心集体、为国家做贡献的心理倾向

爱国主义精神的源头是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不可能生来就将自己归属于国家,但儿童天然地生活在家庭、学校、社区等具体可感的集体之中,如果能够从小培养儿童对这些集体的爱心、关心、责任心,养成他们参与集体事务的习惯,将来他们自然会关心国家这个巨型集体,愿意围绕国家事务发表观点,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建设国家。这就是杜威所说“人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道理,即学生在学校中学会过关心公共事务、参与公共事务的生活,长大后才能成为民主国家的合格公民。

依据杜威关于民主社会的评判标准(群体成员利益共享、群体与其他群体充分开展相互作用)[18],学校首先要确立师生平等对话的学生管理方式。校园规章不是由教师专横地制订出来并强制执行的,而是要调动学生理性思考“个性发展和共同生活需要哪些规则”等问题,对自己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形成“积极的认识”,建立关于个体行为和共同体生活的“充满活力的标准”[19]。这样的学生未来更有可能关心国家大事,参与讨论和投票,在公共事务上发出最有力的声音,为民主社会的科学决策奠定基础。学校还要实施参与、赋权的学生管理方式,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步骤地将校园事务(如安全管理、卫生保健、节日庆祝、接待宾客等)赋权由学生管理,从小给他们提供承担共同生活责任、自主规划团体事务的机会,将师生之间机械僵化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变为合作共进的伙伴关系。

在学校与其他团体及整个社会的关系上,学校首先要端正办学宗旨,认识到学校教育为国育才的神圣责任,着眼于社会发展对公民素养的要求、“按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意志来办好教育”[20]。具体来说,学校要建立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将丰富多彩的经济、政治、文化现象循序渐进地引入校园,让学校教育全过程成为培养学生参与社会能力的过程;将学生带出校门,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研学旅行,支持学生主动积极有创意地参与社会。中国学校教育有较浓厚的“关门办学”传统,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作为“好学生”的典型,这种传统极其不利于公益精神、爱国精神的培育,亟需细致审视、系统移除。

(二)正视服务国家对公民知识、能力、智慧的挑战,发挥各学科教学对个体社会参与能力的培养功能

从知行合一的角度来看,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要培养爱国的心理倾向,更要培育、催生丰富多彩的爱国行动。在行动过程中,爱国心必须得到知识、能力、智慧的支撑,才能真正造福国家。杜威指出,在改造学生的心理思想之后,学校教育还要“加之以正确的知识、精敏的技能,使能实现思想”[21]。就此而言,爱国主义教育确实可以进行泛化的理解,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各学科教学要将发展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增进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才华作为基本职责。

第一步是确认学科教学的社会意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矣”,从厚重而丰富的人类文明成果中选择哪些内容作为学科提供给学生,需要一定的选择标准。杜威反对孤立看待学科,主张把每一门学科“看做是儿童认识社会活动的情况的一种工具”[22]或者“作为一种富强国家的紧要的工具”[23]。课程研究者要通过《课程标准》等文件清晰阐明各学科教学的社会意义;教育工作者要跳出着眼于应试需要强调学科重要性的误区,形成从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的关系角度阐发学科意义的新型工作习惯。

第二步是彰显学科教学的社会价值。要将教学方法看作课程育人的重要媒介,站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高度理解教学方法改革的意义。强调安静听讲、激烈角逐、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压抑学生主动性和社会精神,不能指导学生在校外的社会生活,是对社会资源和学生生命的双重浪费。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合作学习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公共精神,课程综合化教学、项目式学习有助于突破单一学科的思维局限,建立课堂教学与社会参与的有机联系,而科学技术的掌握、科学方法的熟练运用均有助于“民主的有效维持”[24],有助于社会性想象的习惯和概念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伦理上的意义[25]。

(三)发掘教学内容中与爱国直接相关的元素,通过对话、体验等方式开展有效的直接爱国主义教育

在上述间接、弥散、隐性培养爱国者的教育方式基础上,学校还要创造性地开展以培养爱国心、促进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为直接目标的直接爱国主义教育,包括依托思政课和各学科教学内容进行的爱国主义教学及各种各样的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观看优秀的爱国影片能够让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节节高涨[26],这说明,尽管直接爱国主义教育不能独立承担培养爱国者的责任,但对党史国情、英模事迹的专门教导在激发爱国情怀、推动爱国行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步是丰富并发掘各学科教学内容中的爱国元素。语文、历史、政治等人文学科历来有“文以载道”的传统,是天然的爱国主义教育宝库;数学、物理、生物等科学学科中也蕴藏着大量的爱国元素,如《九章算术》、《本草纲目》等内容就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在科技领域的独特贡献。同时,中国文化有丰富的家国一体思想,《大学》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论述提醒我们,爱国主义精神可以从小到大、从具体到抽象地加以培养,各学科教学中关于承担家庭责任、建设家乡、服务身边社区的内容可以和直接讲解爱国的内容构成一个不断上升的阶梯,“从爱家、爱校、爱社区到爱国家,环环相扣”[27];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这些资源理应得到利用。

第二步是创新方法,将潜在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转化为现实的育人成果。要以情育情,用教师的坚定信仰和饱满热情感染学生,实现师生同频共振。要设“境”启情,[28]巧妙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以戏剧化方式扮演多彩角色,体会英雄人物对国家和社会的杰出贡献。要情理交融,以理服人,开展师生对话研讨,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辩证看待社会发展的成就、不足和趋势。要融会贯通,将各学科、各领域的爱国主义教育凝聚融合,发挥育人合力。要知行统一,为学生提供即知即行、服务国家社会的丰富机会,让社会实践经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参考文献:

[1]马建.正确认识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J].中国高教研究,2000(4):8-9.

[2]檀传宝.爱国主义教育的时空之维[J].人民教育,2019(19):17-20.

[3]阎俊.纵横历史 面向生活: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爱国主义教育策略[J].人民教育,2018(23):43-45.

[4]白宏宽.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设计[J].人民教育,2018(23):46-48.

[5]吴潜涛.改革开放以来爱国主义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8(11):80-85.

[6]王丹旸.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需要好设计[J].人民教育,2018(23):36-39.

[7]檀传宝.爱国主义教育应当贯彻理性的教育原则[J].中国德育,2018(1):7-8.

[8]班建武.科学·理性·审美:新时期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关键词[J].人民教育,2018(23):32-35.

[9][16][17][19][22][25]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52,136,137,142,147,151.

[10]柏拉图.理想国[M]. 郭斌和,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97.

[11][24]杜威.新旧个人主义[M].孙有中,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138,180.

[12][13][14][15][21][23]单中惠,王凤玉.杜威在华教育讲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94,400,157,372,205,330.

[18]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 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3.

[20]高德胜.教育爱国与爱国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19(12):1.

[26]杜时忠.从战狼Ⅱ热映谈爱国[J].中国德育,2017(18):9-10.

[27]呂春枝.民国课堂:教学方法的变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250.

[28]朱小蔓.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13.

责任编辑  徐向阳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感爱国事,承爱国志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爱国学·晒佳作
拿出精神
爱国学·晒佳作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