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训练现状及发展策略
2020-12-31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0)
引言
随着“全面健身”浪潮的兴起,篮球这项运动也在高校中不断的普及和深化,继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基础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使得学生渴望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但不限于篮球等方面的知识,可以更好的丰富自身的课余生活。但是,高校公共教育课篮球教学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以及学生新的需求上面逐渐的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其中包括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考评制度不够完善,教学内容缺乏创新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本文将着重对于高校公共体育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的剖析,并相应的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希望可以给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及理论依据。
1、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教学现状
1.1、篮球教学方式过于落后
在以往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教学中,大多数时候都是以老师的示范和讲解为主,学生基本上通过对老师动作的模仿来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很难将老师所讲的内容以及示范的动作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以至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无法充分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尤其是在进行一些复杂动作的学生的时候,学生无法全面的掌握,更谈不上进行有效的练习。除此之外,在课堂上老师往往过分的强调自己的主体地位,使得在进行篮球教学的过程中,经常是老师怎么讲,学生怎么做,造成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这种一板一眼的教学形式,在长时间的学习中会让学生感到乏味和枯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自然教学质量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在传统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的篮球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考核往往采用统一的标准。因为各个学生不论是学习能力还是身体素质上面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差异,倘若对于学生们都实行这种统一的考核标准,难免会造成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甚至有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习效率的提高产生不利的影响。
1.2、篮球教学理念过于陈旧
在高校的体育老师进行篮球教学的时候,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因素的限制,往往过于注重对于学生篮球技术的训练,忽略了篮球这项运动的普及性;过于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却忽略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体育老师的教学理念存在着一定的落后,不能满足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要求。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教学的目标还主要集中于学生身体机能的锻炼以及篮球技术的培养,很少把关注点放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以及学生思想和素质的教育培养。这样的教学目标导致的后果是,只能增强学生的体魄和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平,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1.3、篮球教学课程时长与设施投入还有所不足
众所周知,篮球运动是一种规则比较繁多、技术比较复杂的体育运动,例如,防守、传球、投篮、进攻等,其中每一种技术中又包含着很多不同的技术动作。在进行篮球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可以随机应变的完成各种攻防动作。所以,篮球这项运动的战术和技术的学习要经历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但是,在当前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教学中,课时的安排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篮球教学的有效进行,使得学生在组合动作的学习上面具有较大的难度,不能有效的掌握篮球动作的技术要领。很显然,要想实现长时间积累的目标,就目前的篮球教学来说,还远远达不到要求。
此外,因为学校过于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培养,对于体育教学方面没有足够的重视,导致对于篮球教学设施的投入有所不足,训练场地比较简陋,在进行篮球教学的过程中,也缺乏必要的运动器材和力量训练器械。
2、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教学现状及发展策略
2.1、创新教学方式
篮球运动作为体育教学中基础运动项目之一,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主要渠道。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高校的篮球体育教学中,应该适当的改变传统的过于落后的教学模式,适当的运用科技手段来进行辅助教学。比如,可以采用多媒体、幻灯片等教学手段,给学生播放一些有关篮球技术动作的分解视频,帮助学生可以直观且清晰明了的学习并且掌握篮球的技术动作,或者是播放一些国内外比赛的视频,通过这些精彩的视频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体育老师在进行篮球教学的时候,可以采取游戏教学的方式,使得学生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篮球知识和掌握技术动作。比如,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运球往返接力的比赛,将班级的学生合理的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5-7人,各个小组的成员统一的站成一条纵队。在老师宣布比赛开始的时候,各个小组成员按照排列顺序逐一的进行交接,其中所用时间最短的队伍为获胜的小组。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有效的训练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篮球技术动作的练习以及熟练的掌握。
2.2、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在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下,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需求。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篮球教学活动之中,并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高校实现篮球教育改革,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进一步实现篮球教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必须要建立现代的、科学的教学理念,其中包含素质教育观、健康第一观等,力求达到真正的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的最终体现是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则是教学理念。篮球技术的提高和培养只是篮球教学的基础,是学生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手段,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在进行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敢于拼搏、团结合作、坚韧不拔的精神,才是高校篮球教学最终的目的。所以,体育老师必须要立足于实践,加强自身的学习和职业素养的提高,尽快的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创造以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的新型教学目标。
2.3、采用个性化教学
在这个“全面健身”的时代,高校的体育教育应当把“健康第一”的思想放在首要位置,将篮球这项运动当作一种体育文化进行推广和普及,使得学生在篮球运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的锻炼身体,还能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在日常的篮球训练活动中,老师必须要立足于实际,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并结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差异化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和内容,采取分组、分层、分类的教学方式,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心理需求。
除此之外,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能力、身体素质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差异,这需要体育老师在进行学生成绩考核的时候,必须采取灵活的考核标准。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对其适当的提高要求,比如全场运球上篮,或者是三分投篮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平,加强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喜爱;对于身体素质比较弱,学习能力差的学习,老师可以要求其完成一些基本的动作,比如,简单的运球、相互之间的传球等,并且在适当的时候对于学生的表现予以赞赏和鼓励,增强学生对于篮球学习的热情,帮助学习建立学习篮球的信心,从而使其向更高难度篮球动作的学习。通过这样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的发挥学生们学习篮球课程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4、调整课程安排
在高校以往的课程安排中,体育课程在学生学习的所有课程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基本上一周只有1到2节课是体育课,并且两节课之间的跨度很大,每堂课通常在一个小时左右,老师往往给学生讲述了技术要领,示范了动作之后,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非常的有限,使得学生不能有足够的时间去熟悉和掌握老师教授的动作,在进行下一次篮球教学的时候,学生对于之前学习的技术动作已经忘的差不多了。众所周知,篮球运动相比于其他体育项目来说,技术动作比较复杂,内容更是繁琐,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的话,篮球教学的效果是很难得到提高的。因此,面对这样的问题,学校方面应该合理调整课程结构,在原来体育课时的安排上增加1到2个课时,并保证课程之间的跨度不会太大。通过这样的手段,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篮球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加强动作的巩固和练习。
此外,体育老师可以在每次课程教学结束之后,给学生适当的安排一些课后的作业。比如,要求学生将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加强练习,或者是对于下一节课要学习的技术动作先进行了解和熟悉,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2.5、加大篮球教学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
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和创新的当下,高校应该重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大对于篮球教学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强对于篮球训练场地的建设,尽快的完善运动器材和相关的体育教学设备,以此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从而保证篮球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3、结束语
总的来说,篮球运动作为高校中最为火热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深受学生们的追捧和喜爱。篮球运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坚韧不拔、敢于拼搏、团队协作的优良品德,符合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学校和一线教育工作者应该给予应有的重视。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采取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方针;然后,应当采取创新的教学模式,运用科技手段来进行辅助教学,并且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以及学习热情;最后,根据学生之间差异化的特点,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课程以及考核标准,让篮球的课程设计更加的合理。作为学校,应该适当的调整课程安排,加大篮球教学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只有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及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