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措施

2020-12-31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第十小学李玉敏

家长 2020年31期
关键词:圆柱教学模式数学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第十小学 李玉敏

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新媒体技术的问世,为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保障,也对传统性的教学模式有着强烈的冲击。以往课堂教学中使用的传统教学模式,过多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主体,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种强行灌输知识的模式过于乏味,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其不愿意再参与到该活动中,降低教学效果。而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新媒体技术,不仅能将先进、富有活力的资源融入其中,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一、新媒体技术有助于为学生创设情境,将过程展示出来

新媒体技术,可以实时地为学生提供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物体的场景,让学生理解得更快,从而较好理解知识难点,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进行“圆锥与圆柱”的教授中,教师可以将圆柱以及圆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出来,然后提问题:“同学们,你们会计算圆柱的体积吗,你们能动脑想一下么?”,待学生思考完毕,教师可以继续提问:“你们还记得怎么计算立方体体积吗?”接着就会有人说长×宽×高,还会有人说底面积×高。教师就可以继续引导,你们对圆柱的体会不会也是这样呢?然后给学生播放一组课件,展示拥有同样底面积与高的圆柱及长方体,将圆柱体平分至32份,通过动画方式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类似正方体,让学生通过这个过程,理解物体平分的份数如果较大,再次组合可以近似看成长方体,最终引导学生推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通过新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笔者发现,以往晦涩难懂的知识,学生反而有着更大的兴趣,也更有劲投入学习,有着较好的效果。

二、巧用微课,帮助学生轻松理解难点

当前,微课是新媒体技术的一个代表,其作为一类视频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轻松地参与课堂活动,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有着较好的效果。笔者在教授“圆的面积”这节课的时候,在课前,就先提前制作了时长约1分钟的微课,在视频中,通过动画的方式将圆均分为36 份,然后将它们展开慢慢形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在这1分钟的动画过程里,学生观察和感悟了长方形的长就是圆周长的二分之一,而宽则是圆的半径,如此,再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的面积,就能引导学生轻松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一)严格把控数学过渡点

因数学知识具备连续性的特征,课堂教学中的相关问题、知识点都是承上启下的,是评价课堂教学结果的关键。通常情况下,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对相关内容共同组成的,之所以能形成整体,是因为这几个方面的有效衔接有着一定的独特性,也就是过渡性媒体。因小学生的语言处于生活到文字理解的过渡阶段,只有教师从数学教材上着手,才能充分把握数学知识的过渡点,设计出相对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建立师生互动机制

新媒体技术环境下,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方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利用该技术优势,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学生借助新媒体技术,构建相对有效的交流平台,比如QQ群、微信群等,教师在每堂课开讲前,提前将数学教学重点公布在群里,叮嘱学生事先预习,从而初步了解数学课堂教学内容。随后教师在讲解相关知识点时,学生可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和自身的困惑点,着重听教师教学。

新媒体技术的问世,为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一方面,学校可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技术,设置和教务管理相关的公众号,要求每位学生关注,这样学校就能使用该公众号发起教学活动、教师教学能力的投票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该活动中,以全面评价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学校可设置专门的评价平台,让学生随时评价课堂教学,并根据实际情况发表自身看法。该平台的影响下,学校能及时了解学生需求,并给予针对性的调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现阶段,新媒体被广泛用于教育行业,不但能改进教学现状,还能提高教学效率。小学数学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学科,将新媒体技术纳入其中,能从某种程度上改革教学模式,为小学数学注入新的活力,以提高教学质量。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因小学生过于活泼、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针对这种情况,需加大新媒体技术的分析力度,从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构建教学效果评价平台、构建师生互动机制等教学将其落实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而在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作用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圆柱教学模式数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圆柱表面积的另一种求法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