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群发展研究
2020-12-31文/张婷
文/张 婷
构建新型城市群是新时代城镇发展的内容和方向之一,其根本目标在于通过合理配置区域内公共资源,更好地满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需要。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强改革创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提出要处理好长江经济带建设“五个关系”的基础上,强调“有关部门和沿江省市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工作安排,加强组织领导,调动各方力量,强化体制机制,激发内生动力,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把工作抓实抓好,为实施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而共同奋斗。” “强化体制机制”是党中央对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部署和工作安排之一。
一、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群的重大意义
从区域经济学中比较重要的“弓箭理论”中,有专家指出我国四大城市群,即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群,从地理位置上呈现出“弓箭型格局”,“箭头”是长三角城市群,“弓”的左右两端分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箭尾”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群。按这个理论和思路分析,“弓箭”的“箭杆”就应该是长江经济带,从长江经济带上游的宜宾、泸州,到中游的万州、宜昌、荆州等城市,无疑是这“箭杆”的重要支撑。这些重要节点城市分别分布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这两个大型城市群中,其本身又形成了宜宾-泸州、万州-达州等城镇人口密集区和宜昌长江城镇聚合带,这些重要节点城市的协调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了这支“箭杆”的质量。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群发展规划》发布以来,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成渝地区的城市实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川东渝西的城市群发展迅猛。不过这也引致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受制于内陆的区位因素,融入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不够,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与长江沿线上分布的另外两个重量级的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相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群中长江沿线的城市功能并未充分发挥,沿长江经济带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群应与川东渝西城市群建设并重,共同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群立体城市体系。
首先,有助于国家整体战略推进。城市群建设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今后国家战略的主要推进方向。但目前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中西部城市群发展情况并不太好。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大数据界定、分析与评价,我国“十三五”规划时期规划的19个城市群与实践形成的城市群并不完全一致,其中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各城市间的实践联系较弱,尚不具备成为整体城市群的条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群和长株潭、武汉城市群之间出现了“隐形塌陷”。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群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中西部城市群由于先天地理位置导致发育明显不足,长江中上游沿岸城市的功能还未得到有效发挥。由于地理位置欠佳,在区域发展中竞争力十分有限,在人力、资源的抢夺中劣势明显,难以突破各种现实的客观条件限制。通过长江中上游沿岸城市的发展,借助长江黄金水道,打通中西部城市群资源要素、人才要素的东出通道,是中西部城市群快速发展的有力突破口。
其次,有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又是其中的主要矛盾之一。由于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其在第一轮开放中率先崛起,东部三大城市群也随之发展壮大,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等国家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差距仍然非常大(见表1、图1)。沿长江经济带构建成渝城市体系有助于我国西北、西南等地区更好地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由对外开放的“末梢”变为前沿,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群的国际化能力和全球竞争力,形成拉动广大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稳定器,为化解我国各大区域板块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提供强大助力。
表1 2018年中国四大城市群相关数据比较
图1 2018年我国四大城市群相关数据比较
第三,有助于重塑沿江城市价值。《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 “中国的全球价值链与国家价值链之间,区域内价值链与区域间价值链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国家价值链并没有成功对接全球价值链”。目前我国城市群的建设仍存在着“无中生有、规划重叠、滥圈滥划、扩容贪大、拔苗助长、产业定位雷同、拼凑成群等问题”(方创琳,2015)。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相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群的区域之间联动能力弱、定位雷同,各大城市之间的互动能力尚弱,城市群的辐射带动效应较小,产业主要集中在电子和汽车行业,其占比超过了该城市群产业总量的50%,而其他三大城市群先进制造业、通信产业、高新技术类产业占比较大。如图2所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群的研发(R&D)经费支出只占GDP比重的1.8%,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仅5.3件,这远低于其他三大城市群的3.3%、2.8%、2.6%和17.7、17.8、19件。
图2 产业研发相关数据(2018)
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群内部的次级城市群定位并不清晰,其次级城市群向功能城市群、市场化主导和开放型城市群转变的路径也较模糊,这些次级城市群之间的优惠政策、重复竞争,最终可能使各自的优势相互抵消。沿长江经济带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群体系,实施城市群功能化布局,有助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群内的次级城市群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群的各城市之间各类生产要素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经济联系,梳理、重塑长江沿线各城市的功能与价值。
二、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群的理论支撑
沿长江经济带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群是建立在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各个城市群各自为营、孤立发展已成为小概率事件,城市群与城市群、城市群内部的次级城市群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密,通过分工合作开始走向集群协同发展模式已成定局。有关城市群这种发展趋势的理论研究成果也在不断涌现,现有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城市群概念讨论,而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实证研究。
关于区位的研究概述。区域经济学中对区位的研究经历了古典区位论到现代区位论的过程。古典区位论的核心外生变量是成本,所以也被叫做成本决定论,它的因变量是产业配置结构,自变量是产业配置结构中出现的成本,主要研究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社会经济活动导致产业的重新配置,其原因是在其他区域进行同类活动可能付出更大的成本,主要是运输成本。Thunen(1826)、Weber(1909)等学者都对古典区位论有所贡献。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规模的扩大,市场的空间形式与功能在生产力布局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者们发现最小区位生产成本并不能最终确定企业在该区域的配置,为此这些学者创立了以取得最大利润为原则、以市场为中心的区位理论,即利润决定论(宋栋,2000)。
关于增长极的研究概述。法国经济学家Perroux(1945)首次提出“增长极”概念,他认为有一个抽象的经济空间,这个抽象的经济空间可以决定其他部门的分工,这些部门又能决定产业之间的联系,这个抽象的经济空间就是“增长极”。Boudeville(1955)则认为“增长极”这个抽象的经济空间即可以是地理空间上的概念,又可以是特定的主要产业或部门。Hirschman(1958)比较赞同其后一种观点,认为“增长极”应该是指主要部门或者主导行业。Myrdal(1987)则认同其前一种观点,他认为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从超前发展的区域向其他区域扩张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用“核心-边缘理论”来说明区域经济结构变化过程中核心地区与边缘地区的发展关系问题,他指出经济区域都可划分为核心区和边缘区,经济的发展都是从核心区向边缘区扩展的,其扩展的方式就是产业的不断革新与更换,生产资源的流动(任军,2005)。
关于流域经济的研究概述。流域经济是以自然河流区域为空间范畴,以流域内的各种资源配置为核心的亚区域和跨区域经济系统(李雪松,2014)。目前流域经济发展中值得参考的有以下几种模式:密西西比河模式,其主要特点是以各支流为网络形成开发域面,以核心城市为依托、干流为轴线、支流深入腹地的“点-轴-面”开发模式(胡碧玉,2004);莱茵河模式,其主要特点是环境保护和经济开发并重,绿色城市化和科技创新共同促进流域经济发展;亚马孙河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利用资源优势、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及本国民间资本、促进劳动力以及优秀技术人员向流域地区聚集。
三、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群体系的基本设想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群应进一步优化空间发展格局,在发挥重庆、成都核心城市辐射作用的同时,正确理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群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重庆、成都增长极功能,完善成渝发展主轴的稳定功能,加速提升沿江城市带城市价值,加快建设以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为基础的三峡新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战略布局即符合成渝城市群的功能定位,又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充分衔接的,其战略目标是要求该城镇群在新时代我国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中充分发挥沿江城镇群的聚集带动效应,实现三峡库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全面发展。
(一)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建设的薄弱环节
渝东北地区的主体是三峡库区,面临既要加快发展又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较为突出。重庆市直辖以来,渝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整体推进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一是中心城市缺乏绝对核心优势。万州是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的中心城市,但相比周边的达州、宜昌等同类城市,缺乏绝对核心优势。由于没有较强的辐射力,中心城市的首位度不高,与区域内其他区县相比,经济增速和人均经济指标也没有绝对的领先优势。
二是区域内各区县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的中心城市万州区2017年城镇化率为65.4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61.5%,均超过全国、全市平均水平,但该区域内有的县城镇化率仅为34.8%,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最低值为35.3%。
三是区域内各区县协调机制尚待完善。由于区域内协调机制不够完善,在沟通上不够通畅,各区县都打“库区牌”,引起产业同质化竞争明显,重复建设时有发生,导致规模效应减弱,最终致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困难。
四是经济发展、社会维稳、生态保护压力相互交织。该区域11个区县中曾有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区县8个、市级贫困区县1个,绝对贫困人口一度占全市近50%;三峡移民搬迁遗留问题仍未完全消解,近年来库区移民信访数量一直处于高位;土地和环境承载力较弱,地形地貌复杂,人均耕地少,用地条件差;三峡库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区,水环境敏感,生态环境脆弱。
(二)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产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产业发展现状。2018年渝东北地区生产总值达3524.7亿元,占全市17.3%;常住人口818.8万人,占全市的26.4%;工业增加值826.2亿元,占全市13.8%。目前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已初步形成以柑橘、小水果、生猪养殖、茶叶等为主的农业产业体系,2018年农业总产值681亿元,占全市比重33.2%;形成以绿色照明、智能装备、汽车、农副食品加工、医药等为主的工业产业体系,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76.9亿元,占全市比重6.7%;接待游客12605万人次,旅游收入587亿元,分别占全市21.1%、13.5%。中心城市万州的地位凸显,2018年万州区经济总量982.6亿元,占整个渝东北地区的29%;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5.7亿元,占整个渝东北地区的20.7%,常住人口164.75万人,占整个渝东北地区的20.1%;人口聚集让万州成为区域大宗物资集散中心,货运量达到7300万吨,约占渝东北47.2%。
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产业发展制约因素。一是产业带动乏力。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整体缺乏产业带动“引擎”,工业产业规模不大,工业增加值仅占全市13.8%,缺乏新的增长动力;园区带动作用不强,国家级高新区尚未实现零的突破,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周边的辐射带动有限,工业经济发展缺乏大型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带动。二是产业结构欠优。第一产业低效运行,以猪、粮二元结构为主,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率均不到40%,土地综合生产率不足5000元/亩;第二产业低能运行,以传统制造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低,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产业链配套不完善;第三产业低端运行,商贸业态低端,现代物流业尚未形成,电子商务布点不全、服务水平低,旅游、金融、文创、康养等产业功能未有效发挥。三是产业发展质差。产业空间布局分散,工业园区规模小、距离远,要素资源难共享;产业发展同质化明显,产业主攻方向不聚焦、特色不鲜明,在招商引资、市场拓展等方面竞争同质、无序。四是产业联动不畅。区域生态旅游资源突出,但整体开发、联动开发、联合宣传、统筹发展还不够;柑橘、茶叶等品牌联合开发力度不强,品牌效应得不到显现。
(三)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产业协同发展总体布局思路
根据渝东北三峡库区实际情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协调、重点突破的原则,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基础上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一心六型”新发展思路为导向,将新发展理念贯彻始终,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要求,推动渝东北各区县实现资源配置优化、要素顺畅流转、人口规模集聚、产业错位发展,促进渝东北地区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第二产业核心聚集。推动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向核心区域集聚发展,发挥万州、开州、梁平、云阳、忠县核心区产业承载能力强的优势,加速推进新增制造业向核心区集聚,重点打造开州浦里片区和万州开州梁平毗邻的川渝合作达万示范区两个工业聚集区,引进和培育发展智能装备、照明电气、新材料、食品药品、纺织服装、汽车、智能家居、特色化工、电子信息、钢铁等重点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预计到2025年,渝东北工业总产值达到3800亿元左右,核心区工业总产值占比达到80%以上。
第一产业因地制宜。沿长江轴线壮大以山地高效型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培育旅游、康养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一是发展山地高效型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形成“田里稻渔种养、地里粮经复合、坡上生态绿化”的立体农业发展体系,预计到2025年,渝东北农业产业农产品优质率、商品率明显提高,核心区分别达到85%、78%,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二是培育旅游、康养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依托长江沿线文化旅游资源,联合构建江上观光旅游带、长江北面高山度假休闲旅游区、长江南面峡谷风光旅游区、长江腹地山水田园风光旅游区“一带三区”的大三峡旅游格局;依托万州医疗养生资源,利用渝东北高山自然资源,推动各区县发展高山康养、生态运动康养、休闲旅游康养等业态。
第三产业优化提质。充分发挥万州区商贸流通业基础作用,以“万达开”统筹发展为新动力,提升渝东北商贸、物流和金融业品质。一是巩固提升万州区域性商贸中心作用,以“万达开”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新动力,提升区域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培育发展会展经济、服务贸易、转口贸易等新业态,引导构建一批城市新商圈,预计到2025年核心区现代商贸服务业产业集聚建设实现新突破,商品外销率提高到70%以上。二是巩固提升万州物流中心地位,推进达万铁路扩能改造和万达直线高速等通道建设,开辟万州至兰州等西北向物流通道,着力构建连接南北、东出长江中下游、西进川陕滇的铁公水联运通道。三是提升万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地位和作用,做大做强三峡银行、三峡人寿等总部金融机构,推进三峡银行上市,提升万州金融辐射能力,预计到2025年,核心区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
随着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产业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渐完善,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区域市场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但要实现新动力的成功且稳定地注入,还应在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方面有所创新,达到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区域内交通互联互通、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开放共享不断建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