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的高质量产业转化策略与路径
2020-12-31周辉
◎周辉
经过四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正在从资源高消耗向产业创新方向转变,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成为这一新背景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其本质上是将一切有形的、无形的文化资源,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配置到文化产业的各个生产部门,生产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文化资源是凝结了人类劳动成果的精华和丰富的思维活动的物质的、精神的产品或者活动[2],其大多带有传统文化的基因,传递了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地域人们的生活状态、意识形态、观察视角和阐释方式。由于文化本身定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导致文化资源的界定充满着各种定义,本文所指的文化资源是产业转化开发视角下的一类经济资源[3],通过对其经济价值的挖掘可以实现从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的转化并形成文化产业。文化资源要在经济上能够形成一个产业,除了最为基础的文化资源禀赋之外,还必须具备一些外围条件[4],这些都与转化密切相关。
文化资源自身的特点
1.价值不易估量性
文化资源是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凝结的物质和精神的成果,因其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而普遍具有价值,是一种包含着实用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等多种价值的价值综合体。价值判断是文化资源转化利用不可回避的问题,但是价值表达的是一个经济概念,是对某项文化资源根据特定定义在某一特定时点价值多少的意见。一项历史上具有较大价值的文化资源对于当代人们的需要的满足程度不容易度量,特别是对于非物质文化资源,它属于无形资产,价值较难评估,未来的转化利用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又意味着较大的开发风险,在转化过程中很可能投入巨大而收效甚微。面对这样的资源转化特点,政府应为有效转化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尽可能地降低文化资源产业转化的不利风险,增加其有利条件。
2.遍在性和历久性
文化是人类的一种精神寄托和美育选择,而精神和美育都是普遍的,因此无论是物质文化资源还是非物质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还是现代文化资源,在空间上都是普遍存在的,从时间上看是有很长的生命周期。特别是非物质文化资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针对这样的资源特点,哪些文化资源能够脱颖而出率先得以转化利用应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减少政府的干预。政府应集中精力注重转化环境的培育,通过培育整体环境和氛围来催生更多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政策指引与转化问题
1.政策目标指引
(1)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要坚持不忘本、古为今用,与此同时,文化自信需要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文化资源在转化利用前要进行一定的甄别与扬弃,更多地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本身蕴含着的独特的、能够解决当今人类困境的巨大智慧。此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当前的主流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走向现代文化的关键一步[5],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2)产业兴旺的落实体现。在当前科技、资讯高度发达的社会,文化资源借助网络化、数字化等高新科技,动态化地活跃于目前这个消费时代,融入人们的精神世界,影响社会的价值认同[6],充满活力的现代文化产业需要引领人们的价值方向,落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部署,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产业要想兴旺,需要对文化资源进行解剖、分析、吸收和创造性地重新建构[7],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正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关键所在。枯燥乏味的历史文化资源只有为现代市场需求所理解,才有产业化的可能。产业兴旺的动力源泉应该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造出充满活力、形式各异、极具感染力的文化产品。
2.转化现状及问题
(1)需求潜力巨大但有效需求不足。经济的发展为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创造了条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我国居民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13年的4.37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7.09万元,城镇常住人口数量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也由2013年的7.31亿人增加到2018年的8.48亿人,从而奠定了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文化消费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各种与提高人的素质有关的如教育、知识和娱乐等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人们正在把更多的花费用于文化生活的消费。
但是,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双增长的阶段,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在近五年中却无较大的增加(见图1),这表明文化消费需求理应在“接受教育、积累知识、从事科学活动、进行广泛的文娱活动和社交活动”等方面有所增长的时期,人们对文化产品的有效需求却被抑制了。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供给与需求出现了错配,市场没有能够提供满足核心需求的供给;另一方面则可能是因为文化消费不属于生存型的刚性消费,而是一种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需求价格弹性相对较大,稍高的价格就有可能打击消费的意愿。如果是原因二,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目前的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成本相对较高,从而造成文化终端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大众接受难度大。
图1 2013-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增长情况
(2)供给持续高速增长但转化仍存差距。文化产业增加值是文化资源产业转化的重要指标,《中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年鉴2019》数据显示,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速近年来一直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见图2),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0年的不到3%增加到2017年的超过4%,持续上升追赶的态势明显,但与英国、韩国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5%以上的国家相比,仍然具有一定的差距。如果同美国、日本等世界文化产业最发达的国家相比,差距则更为明显。
图2 2013-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增速变化情况
3.转化低效的成因分析
(1)转化触发机制复杂多变。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是个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且触发机制复杂。相关研究表明,影响文化资源产业转化的关键要素包括创意、资本、技术、人才要素、市场需求、产业集聚、城市经济环境和城市政策环境等众多要素,这些要素的交互作用本身循环回路就多[8],创意、人才和技术等核心要素组合的偶然性和文化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又加剧了文化资源产业转化的复杂性,导致现实中有生命力的文化资源产业化往往是市场自发形成,孤立性强、可复制性差,传统的建设导向型的规划政策手段难以产生实效。
(2)技术含量低影响转化质量。“产业转化”意味着必须生产规模化,文化产品进行重复制作的成本往往是微不足道的,真正的成本体现在前期的思考、研究和开发的过程所耗费的知识、技能和智力上,韩国的“文化科技产业”和英国的“内容产业”都特别强调产业转化的科技含量。科技含量低一方面导致文化资源的转化用途难以实现“最高最佳使用”,另一方面导致文化资源产业转化的产品质量不高,特别是文化物品制造、网络视听节目制作、实体文化场馆建设等需要大量科技投入的领域,质量跟不上市场诉求,产生大量的资源浪费和供需错配,经过“规模化生产”的放大效应后问题更加明显。
(3)配套产业不支撑导致转化成本高。要发展文化产业,必须系统地做好产业配套和基础培养,为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提供优势降低成本。文化产业作为一个高端产业是需要基础和支撑的,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将文化产业划分为9个大类、43个中类和146个小类,其中至少有半数以上都有较高的产业配套要求。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在一个整体经济基础薄弱、文化产业本身毫无基础的地方是很难实现的,而因为缺乏产业链条上相关产业的支撑又将导致资源转化的成本较高,难以与国际产品竞争。
促进转化的策略
1.通过科技促转化
文化资源的高质量产业转化应当是质的提升和飞跃,其重要特征是以高科技为支撑。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和应用,都推动了文化资源的转化内容创新、表现方式创新和传播手段创新,也不断引发文化资源转化利用的形式革新与业态更迭[9]。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文化产业带来了颠覆性的革命[10],成为文化产品生产从低端向高端跃升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将文化资源储备转化为产业资本和产品成果的关键环节。科技手段的使用能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转化风险、提高转化效率,从而创造高知识性、高附加值的产品。科技也是形成创意资本要素,实现文化资源创意转化的手段[11]。美国的影视产业、韩国的演艺产业、日本的动漫产业和英国的创意产业都是利用科技转化高附加值产品的典型代表。由于科技受社会经济因素影响显著,因而经济基础发达、研发实力雄厚的大中型城市应率先加大科技投入[12],推动文化资源产业转化向高端领域跃升。
■飞红蓼岸 董年龙/摄
2.通过平台促转化
企业是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直接单元,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文化产品的上下游关系形成相互关联的产业链条,链条之间又因合作与竞争关系而形成网络。这种产业内部网络状的单元依存关系需要大量的信息交换来促进上下游、产供销的协同联动。各环节间若信息不畅将导致交易成本高昂和转化低效。建设数字供应链“平台”和工业互联网,能够打破网络化生产的信息瓶颈,从产业链和产业网络发展的角度强化产业的内部联系,还能突破空间的限制,打造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和产业集群,推动文化产业形成内生动力和再造能力。通过信息“平台”的建设,每一个处于其中的文化企业都能实现订单、产能和渠道等信息共享,实现资源供需调配和精准对接,从而降低转化风险、提高转化效率。
3.通过空间政策促转化
空间政策对于文化资源的高质量产业转化至关重要。首先在供地方面,土地要素供给应优先向文化资源丰富和经济程度发达的地区倾斜,并根据市场情况和土地利用效率评估增减文化产业发展的用地供给,提高土地供给的适配性。其次在空间管控方面,由于文化产业集聚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转化效率、促进创新和实现规模效应[13],而且对于投资者而言,在集聚区投资配套环境比较完善,集中的顾客群降低了设立新企业的风险、成功率比较高[14],因此应从空间布局角度强化产业的横向集聚。对于生产性的文化资源产业转化企业,应秉持做大做强的目标,优化整体布局,促进其集中选址、集聚发展,形成文化资源特别是非物质文化资源大规模、批量化、深度转化的基地(如文化科技园区、文化产业相关工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塑造富有活力的文化资源产业转化空间。对于生活性的文化资源消费空间,应灵活制定利用政策,本着增加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及营造高品质空间的原则,根据集约程度高低适当放宽和收紧管控条件。城市内的建筑用途、建筑密度、容积率和景观风貌等控制性指标应根据文化资源产业转化的具体需要单独论证制定,乡村地区应推出田园型农创空间的培育助推政策。
4.通过开放促转化
从对外开放角度看,文化交流互鉴仍是当代世界发展的趋势,具有文化全球影响力的发达国家,多数都是通过开放性的文化政策,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快速积累了大量的文化资本和人才优势,从而推动了本国文化资源的产业转化与发展[15]。从国内城市的开放氛围营造看,只有实现人才的集群,才能进一步实现企业集聚和文化资源的高质量产业转化。文化产业边界模糊且动态变化的特点恰恰需要多样多元的人才结构与之适应,城市的开放程度高意味着城市的人的包容性高,从而使人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性增强,进而对创意人才产生巨大吸引力。放宽落户条件、增设高等院校及研发机构、举办展会活动、培育高品质生活环境等举措能够吸引高素质人群,增加城市的开放性和吸引力。
5.通过融合促转化
融合能够提高文化资源的转化质量、促进产业创新。产业融合整合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新的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又提升了消费者对文化资源的需求层次,最终推动整个产业的创新。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并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往往会自发地寻求产业融合的机会,但由于不同产业间普遍存在进入壁垒,需要政府以优惠政策引领产业融合发展。放松价格、准入、投资和服务等方面的管制,加大资金、人才扶持,都能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在文化与各产业融合中,文旅融合应作为主要的着力点,借助旅游业受众多、传播广的市场化优势,推动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和规模转化,促进文化资源和旅游要素在政策支持和市场拉动下自由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