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2020-12-30张彦伶

下一代 2020年2期
关键词:时效性思政教育互联网

摘 要:现在的时代是网络信息化时代,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对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思政教学新平台,不断拓展思政教学的空间,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互联网;思政教育;时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在高校人才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是思政教学的重要目标,只有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才能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近年来高校为了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和渠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采用课堂灌输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对于思政学习的需要,因此高校的思政教学必须借助互联网积极探索思政课程的改革,打通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渠道,利用网络平台创新思政教学,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一、与网络时代相结合,提升思政教学时效性

要想能够在网络时代提升高校思政教学的实效性,首先要更新思政教學的理念。现在是互联网信息化的时代,大学生都是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年轻人,他们平时的学习和生活都与网络息息相关,同时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大都是通过互联网平台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及时性、便捷性和快速性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来源更加多样化,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也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独立性强,如果在思政教学中还是采用传统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学生很难接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出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忽视了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缺乏老师对于学生的价值引导,容易让思政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发生偏离。

高校的思政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和思想性的学科,目的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建设者。这就需要利用网络时代大学生的特点,不断的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在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堂上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老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把立德树人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高校的思政课堂教学要充分的将思政理论与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相结合,能够让学生运用思政理论去解决生活上和学习上遇到的一些困惑。老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时代交流方便快捷的特点与学生展开在线交流或者认真的倾听学生的留言,从这些留言和交流中老师可以发现学生面临的一些思想困惑,这样就可以在思政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高校思政教学的实效性才能得到提升。

二、利用互联网优化教学内容,提升思政教育的时效性

虽然在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但是在思政教学中,还是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让思政教学更加的系统和完善。高校要想提升思政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要充分利用课堂讲课,将互联网与课堂相结合,实现思政教学的目标。在互联网时代要不断创新高校思政教学的内容,这也是实现高校思政教学目标的关键。教学内容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思政课程的实效性,现在的思政课堂教学内容偏重于理论教学,内容晦涩难懂,枯燥乏味,很多教学内容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脱节,缺乏时代特点,同时教学内容没有与当今社会一些热点问题相结合。因此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往往感到没有学习的动力。因此作为思政教学老师一定要在课堂教学内容上下工夫。

思政课程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教材的内容通常来说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教材内容并不等于教学的内容。在思政课堂教学中既要遵循教材内容的理论,同时也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加工,进行不断的拓展和延伸,从而突出思政课程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先进性。要把互联网的特点加入到思政课堂教学中,利用互联网了解学生的思想和需求,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互联网制作一些思政教学小视频,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理论学习,这样不但能够提升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也符合互联网时代他们学习知识的规律。

在思想政治课堂中,要根据课程教学的目标和网络时代大学生学习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采用案例教学、专题教学、讨论教学、体验教学等,组织一些课堂学习小组,采用读书笔记或者主题辩论的方式,将传统的课堂讲授向多元化教学方式转化,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老师可以充分利用现在的互联网多媒体手段,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丰富的教学方式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把思想政治课堂中的一些课件、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全方位、立体式的学习思政课程理论知识,将理论讲解变得更加生动活泼,形象有趣,提升了思政课程的教学感染力和渗透力。同时老师也可以充分利用智能手机建立班级微信群,打造思政移动课堂,从而实现思政课程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实时的互动,吸引学生的关注,将互联网作为思政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三、结语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中,通过互联网可以建立师生之间线上和线下课程的良好互动,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模式。将虚拟和现实、课内和课外、线上和线下有机的结合起来,丰富高校思政教学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内容。高校一定要用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发挥互联网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辅助作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互联网视域下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探析[J].邱铁红.学理论.2018(08)

[2]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改进路径[J].高婧文.农家参谋.2019(02)

作者简介:

张彦伶(1978-10)女,汉族,河北省香河县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时效性思政教育互联网
《????》???? ?????? ????? ???如何提高“数学广角”课堂的时效性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浅议网络文化视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
读编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