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研究
2020-12-30黄秋月
黄秋月
摘 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预习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教学环节,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小学基础时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并且有效进行课前预习还有利于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信心,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学指出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自主学习行为习惯,为以后长远学习生涯良好学习行为奠定基础,所以教师必须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预习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预习;方法策略
预习作为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主要指的是在教师授课前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最佳的课堂学习效果。小学阶段的学生们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较弱,所以并不能做好课前预习这一环节,所以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与引导。基于预习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所以当下广大教研人员对预习指导方法方式展开重点探讨,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从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篇文章将重点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进行有效预习的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相应策略,供参考。
一、总览单元制定预习目标
在指导学生对课节进行课前预习时,教师要先对整个单元制定出一个教学目标以及预习的目标,提前对整个单元的知识内容做一个了解,这样教师才会掌握重点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布置课前预习作业,使得学生的预习内容与课堂教学重点内容有一个深刻的联系,从而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以及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还有利于教师后期教学工作的开展。
其次,语文教学中,因为教材中课文的体裁形式都是不同的,所以使得每个不同体裁形式的课文都有着其特别的特征和要素,举例说明,记叙文体裁的文章主要就是记叙整个事件发生的因果以及主要内容和事件最后的结果,再来议论文体裁形式的文章内容中是具有论点,论据和论证等等一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具体根据单元内课文的体裁形式,来为学生精心布置需要自主进行预习的学习内容。
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章题目的认知从中来深刻感悟课文内容的真正想要表达的情感。教材中每篇课文的题目就如同画龙点睛的那一笔,课文的题目是作者对整篇文章重点内容的总结,所以透过题目我们要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揣摩,进一步思考作者的思想感情。举个例子小学三年级(部编版)《秋天的雨》这篇课文就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来叙述的,此篇文章题目会激发学生对雨的一种憧憬,使得学生更加想要知道文章内容究竟是怎样的描写雨的美妙的,所以教师在布置给学生预习作业时就要引导学生先查阅一下温习一下关于总-分-总结构形式的文章具有什么特點,然后再去对课文进行自主阅读,在预习中让学生有效掌握关于总-分-总结构形式文章的特点,以及作者文章内容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然后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再加以仔细讲解,这样学生以后面对这一类的文章都可以轻松驾驭,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最后,为学生布置预习作业时,要引导学生自主对文章作者以及作者当时写做的背景进行深刻了解。一篇文章想要表达的真正思想感情大都与作者写作时的背景有很大影响,所以布置给学生了解作者以及背景的预习作业,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有很好的帮助。举个例子,小学三年级第二单元中《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篇文章就是作者在无意间发现上学路上的法国梧桐树的落叶落在水泥道上的美,从而作者进行仔细观察,最终发觉大自然带给生活的美好,所以对于作者而言,大自然是美丽的是神奇的,是能赋予人快乐的感受的,让我们联想到自己上学时路边的美景是什么样子的并且怀念上学时的自己,连空气都是温馨快乐的。
二、构建出高效的预习体系标准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想要有效体现出预习的作用与效果,教师需要构建出操作性较强并且高质量高效率的预习教学实践体系。语文与其他学科不同,所以预习的方式也必须要有所不同,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目的是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能够通过预习来树立课节中的重点知识内容,使得预习环节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辅助环节,并且学生还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检验自己预习的内容是否正确,从而实现预习与课堂教学统一的效果。
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出有效的预习体系标准,应当紧扣课文重点知识内容来为学生设计预习内容,并且在传递给学生预习关键内容时要求学生一定要用认真严谨的态度来进行正确预习,树立正确自主预习态度,主要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良好学习习惯。另外预习设计内容上还要包括,通读课文,对文中不认识的,不理解的字词进行自主查询并进行标注,大概了解文章大意,设计这一内容是为了加强学生对文章的记忆以及掌握的能力。另外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当学生预习结束以后要由家长来对学生本次预习做出评价,写在课节最后面,一方面表示对学生自主预习的肯定,另一方面对学生预习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目的都是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进行高效率的预习学习环节,教师要注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布置预习作业,使得学习语文过程中课前预习发挥出其最大的效果,还要不断引导学生怀有积极的心态去进行课前预习。在学习中学生只有踏实认真的进行预习才可以使得预习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它真正的价值,才能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不断提高。并且有效的预习方法会使得学生增强对语文学习的热情,还会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当中来才会更好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习惯。
参考文献
[1]陈礼兰.浅谈小学语文预习案的设计[J].家教世界,2015(14)
[2]李刚.语文教学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预习[J].山西教育学院报,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