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解读文本,彰显语文魅力

2020-12-30蒋燕

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小学语文学生

蒋燕

【摘 要】 对文本进行分析与解读是语文教师的必修课,更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常规项。只有将“文本解读”视作一门功夫,不断地修炼与突破,才能成为语文课堂上的领军者,落实每一个教学目标,用语文的魅力征服学生。

【关键词】 文本解读;小学语文;学生

文本解读是衡量语文教师教学功底的“试金石”。不断探索、勇于改革、积极创新不仅是实现“文本解读”的核心要素,更是一个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只有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具备“断舍离”的勇气,才能迎来语文教学的完美蜕变。

一、立足字词,切入文本

文本解读注重层次感,讲究的是慢功夫。就像欣赏一幅画,泛泛而看,没有重点,也赏不出画意。只有聚焦于某一点,才能由点及面,领略“画”中深意,文本解读亦如此。有的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常常是从头讲到尾,学生听得云里雾里,很难抓住教学的重点。只有从某一点切入,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文本中找寻关键词,并将关键词串联成主要的线索,进而形成辐射全文的效果。

例如,在學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提出问题:“诸葛亮在文中‘笑了几次?这些笑容分别针对谁?有怎样的特殊含义?”这样的教学设计给了学生明确的思考方向,于是学生纷纷回归原文。在阅读中逐渐梳理出问题的答案——诸葛亮“四笑”。其中,第一笑针对曹操:诸葛亮对曹操的性格了如指掌,知道曹操多疑、善思,从不相信任何人,他抓住了曹操这个心理特点,很容易将他玩弄在股掌之上,因此这个笑容满含轻蔑与讽刺;二笑自己,因为诸葛亮成竹在胸,所以此刻的笑充满自信,表示一切尽在掌握;三笑鲁肃,因为诸葛亮看到鲁肃不明就里、莫名担心的样子,既笑对方愚钝,又笑对方不懂自己的企图,这份笑容暗含幽默;四笑周瑜,因为他深知周瑜气量狭小、嫉妒自己,所以笑容满含讽刺,充满了得意的味道。学生弄清楚“四笑”,也就把握了文章的主旨,文章重难点轻松解决。

文本解读重在“以小博大”,从小的切入点入手,从而实现统领全文的目的。无论是字词还是其他不容易为人注意的细节,都可以作为文本解读的突破口。只有从细处切入,文本解读才能真正实现。

二、抓住语句,扫清障碍

语句是文本解读需要攻克的第二大关卡。尤其是一些和文章中心密切相关、能够体现文章主旨的重要语句,更需要引起重视。这些句子可以表达作者思想、烘托人物性格、体现文本主旨,集多重功能于一身。但与之相应的,这些句子常常隐藏在文本中,不找到它们很难打通文本“关节”。通常情况下,这些关键句子多半出现在段落的开头和结尾部分,只有一少部分出现在文章中间。解决它们,才能真正解决文本。

例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时,“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是文章中最重要的句子,但同时也是文章最难以理解的地方,只有解决这个句子,学生才算真正读懂这篇课文。对此,教师先让学生通读该句所在的文段,对这句话反复阅读三遍,体会鲁迅话语的深意。同时,为了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进行启发性提问:“鲁迅所说的‘碰壁真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碰到了墙壁吗?如果不是,又指的是什么呢?”很快,学生捕捉到了一个重要信息点,即“四周黑洞洞的”。此时,他们意识到鲁迅用了一个比喻的手法,答案呼之欲出:作者将“黑暗的社会状况”比作“四周黑洞洞的”,将遭遇现实压迫比作“碰壁”。

解读语句,是解读文本的重要前提。这些句子关系着文本主旨、思想以及情感的确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找到这些句子,将文本解读道路上的“拦路虎”彻底扫清。

三、抓住心理,遵循规律

阅读不是群体性行为,而是个性化行为,带着极强的个人色彩。在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教师不应秉持统一化的教学标准,而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体验。这种“个性化”正是千人千面的具体体现,在阅读中体现得尤其明显。换言之,解读文本,是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心理出发,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此外,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生活经验,而这会在潜移默化间影响到其后续的阅读行为,教师不可不引起重视。

例如,《那个星期天》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小男孩儿在某个星期天渴望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孩子表现的无比焦急,而妈妈却表现得漫不经心,通过这种对比能够进一步渲染小男孩心情的变化。而对小学生来说,作者描写的内容则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情景,几乎每一个小学生都曾有过类似经历,因此这部分内容无需教师过度解读,当他们阅读文本时自会产生内在的共鸣。真正值得教师讲解的内容,恰恰是作者如何借助环境写出小男孩心情的变化,而这部分内容是学生非常陌生的、完全不懂的。因此,教师应将解读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法上,让学生懂得作者通过什么描写方法写出小男孩的心理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不能忽视学生这一主体。教学中只有立足学生视角,才能让文本解读更有质量。

文本解读需要精雕细琢,作为教师,需要找准解读的切入点,还需要让学生在语句的跳跃中感受文本的变化,同时立足学生的视角,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讲解文本,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林祥.情景教学法助力小学语文教学[J].知识窗(教师版),2020(04):12.

[2]尹玉.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4):43.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小学语文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