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
2020-12-30王颖奇
王颖奇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调动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与探究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阶段课程实践的主要任务.但是,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情况来看,分数依然是教师评价学生数学素养的主要标准,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在教学设计中得不到有效的体现.针对此现状,本文从课程改革的角度出发,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情况,对如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教学实践;培养策略
引 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对于学生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应用实践能力、记忆能力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依然占据主要位置,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差,在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不透彻、重点知识记不清、反应迟缓、知识运用僵化死板、表达不清.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结合数学教学实践,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构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一、加强兴趣引导,激发学生思考乐趣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阶段,学生思维的启发与开拓需要在兴趣的引导下进行.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情感认知特点,分析可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让学生在更加生动有趣的氛围中开动脑筋,提升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思考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激发、目标驱动、情感调动等方式构建宽松、有趣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会思考的乐趣.例如,在“数字”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设计小游戏,即将学生两两分为一组,两个人轮流说1到10中的任意一个数,并通过口算将说出的数字一个接一个加上去,谁先说到100,谁获胜.这一游戏能够活跃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注意力,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并驱使学生主动思考每一个说出的数字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以便于在游戏中占据优势.再如,在学习“分数”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分饼干”的游戏,要求学生6人一组,在不把任何1块饼干切成6等份的情况下,将5块饼干平均分给6个人,并通过比赛,看一看哪一组能够最快完成任务.在分配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将其中的3块各分成两半,再把剩下的2块各分成3等份,最终能够达到将5块饼干平均分给6个人的目的.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不仅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更促进了学生在数学学科中的思维训练,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加强问题引导,启发学生思考
问题是思维发展的起点,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不断发散思维,不断深入思考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问题情境的构建,利用问题的启发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进而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其思维能力.一直以来,提问都是课堂构建的基本方法,无论是传统教学模式,还是创新教学模式,问题都是教师引入知识,启发学生思考的重要工具.但是在傳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问题的设计更倾向于传递知识,即学生需要根据教师的预设给出答案.这样的教学设计影响了问题启发意义的呈现,使得学生的思考过程逐渐趋于狭隘,影响了思维品质的构建.对此,教师应重新思考教学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在分析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完成思考.
例如,在“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设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7根小棒分为3组,并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出问题:“是否能够实现整除?结合你的操作过程说一说如何用算式记录,剩余的1根怎样来表示?根据算式说一说横式中每个数在操作中各表示什么?”在问题的启发下学生逐步深入思考,进而实现对有余数的除法相关知识的构建.再如,在“长度单位”相关知识的学习中,学生通过之前“比长短”的学习,已对长度概念有了一些直观认识,并会用“长、短、一样长、短一些、长得多”等词语来形象描述物体的长度特征.为了引导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概念形成进一步思考,教师结合教材引导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物体作为长度单位来进行测量,结合测量过程提出“为什么同一边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不同边两个人量出的数据都相等吗”等问题,以锻炼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思考“统一长度单位”这一知识点做好铺垫.
三、利用图形辅助,深化学生理解
数形相结合是数学学科的重要思想方法,也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实践设计中,教师应善于利用数量关系与几何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抽象的思考过程转化为直观的视觉体验,指导学生在数形结合中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提高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周长相关知识的过程中,一些学生在公式运用中存在生搬硬套的情况.针对此,教师应在公式推导过程中,结合具体图形,为学生构建自主推导公式的过程,即通过观察图形能够得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为长+宽+长+宽;长×2+宽×2;(长+宽)×2三种方法.教师指导学生配合图形进行公式推导与分析,让学生在思考、建模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公式的意义,并提高公式应用的灵活性.再如,在“路程问题”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线段图,指导学生根据应用题中的条件,合理绘制线段图,并准确把握路程、速度、时间三个要素,进而通过图形观察抽象数量关系,以深入问题的思考与分析,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习题变式,启发学生拓展思维
一直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对于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侧重于学生解题思维的训练.但是在大量的习题训练中,学生机械地运用知识,缺乏对知识创新解读与运用的探究与思考,严重影响了其创新思维的发展.对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托数学学科内容,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与培养.例如,在“倍数”相关知识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设计题目:某班级课间分发糖果,如果男生女生共同分发,则每人可分发6颗糖;如果只分给男生,那么每人可分到10颗糖;如果只分给女生,那么女生可以分到几颗糖?这是一道常规性的题目,学生可以用最小公倍数的相关知识完成解答.然而为了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进行题目变式:某地正在进行一项市政工程,如果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作施工,那么需要6天完成,如果甲工程队单独施工需要10天完成,那么乙工程队单独施工需要几天完成?最后通过设“单位1”的方式,求得乙工程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15天.这样的变式在保持原有问题框架的基础上,转变了思维方向,促使学生突破思维局限,从更加新颖、多元的角度探究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指导中,教师应从创新思维培养的角度出发,加强习题的变式设计,促使学生在思考与探究中实现思维发展.
四、结合实践操作,提升学生思考能力
数学学科逻辑性很强,对于小学生而言,在抽象知识中一味强调逻辑思考会影响其思维构建与发展,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认知行为发展特点,组织学生展开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提升思维能力.例如,在“圆的周长”相关知识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首先结合已经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周长的概念与公式,引导学生猜想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利用圆形教具进行测量验证其猜想.在实践操作中,有的小组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有的小组用绳子在圆上绕一周,再测量出绳子的长短,得到圆的周长.各组学生动手测量,验证猜想,记下它们的周长、直径.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测量结果,观察收集到的数据,并对比分析,说明圆形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并认识到“圆的直径变,周长也变,而且直径越短,周长越短;直径越长,周长越长”这一现象,理解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关系.最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所收集的数据进一步探索周长与直径之间更加具体的关系,猜想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是不是也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有的小组通过计算得出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切实地感受到了圆的周长的测量方法,找到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完成了对抽象关系的进一步探索.由此可见,实践操作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拓展的过程,在动手操作中,学生的思维能够找到发展、深化的依托,进而逐渐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
五、联系现实生活,实现学以致用
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也应回归到实际生活的应用中,而“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现了思维发展从“抽象——具体——抽象”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牢牢抓住数学学科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生活情境中提炼数学问题,调动学生主动思考,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同时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引导学生在学以致用中提高思维能力.
例如,在“小数乘法”相关知识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从“购物”的情境入手,为学生营造问题情境,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生活中小数乘法的运用,并在实际问题中提炼、推導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然后,教师再从班级采购图书入手,为学生构建生活情境:科普类图书3本,每本12.7元,文学类图书5本,每本9.3元,漫画书7册,每册11.3元,请问此次采购一共要花多少钱.这样的问题设计能够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深入对小数乘法知识的理解,并在实际运用中构建数学思维.
六、总结与反思
总之,在现代教育教学发展背景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数学作为一门逻辑严谨的学科,其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结合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设计优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思考、探究与运用的过程中提高思维品质.根据上述论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图形辅助与实践应用的方式,为学生构建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境.当然,在教学实践中,思维训练方法不仅限于此,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应不断探究与完善,为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设计更加有效的实践策略.
【参考文献】
[1]兰秀玲.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120-121.
[2]刘勇.小学数学中以渗透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