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竞赛导向下的高职会计专业发展研究
2020-12-30王晓
王晓
摘要:技能竞赛与专业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技能竞赛检验职业教育的成果,依据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开展,另一方面,技能竞赛还为专业培养模式与培养理念的创新提供指引和支持,这对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专业的建设等有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将探究会计技能竞赛导向下的高职会计专业发展,旨在为一线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技能竞赛导向;教学改革
为了更好地推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积极构建会计教学资源和教学成果展示平台,从2012年开始,教育部、会计商业协会、各省每年都会举行会计专业技能竞赛,技能竞赛在检查教学成果、锻炼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同时,为人才培养模式及专业建设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也需对会计人才培养方式、教学模式、专业发展等进行不断改进与完善。
一、高职会计技能竞赛分析
(一)竞赛方式
会计技能大赛的两个主要环节是业务手工处理和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参赛选手报名时,设置会计主管、总账会计、成本会计、出纳四个岗位。会计业务手工处理竞赛方式为团队竞赛,并在团队竞赛中穿插个人岗位技能竞赛。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一般以单人单机的方式完成。
(二)竞赛特点
首先,职业教育与职业素养相结合。教育部举办的会计技能竞赛以真实的会计岗位为基础,以高度仿真的职业为具体情景,结合高职会计教育的性质和特点进行提炼,通过这种竞赛方式,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岗位责任感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也检验了学生对会计知识的掌握程度。
其次,手工与电算化相结合。在会计技能竞赛中,信息化处理板块通过用友U8V10.1软件完成,手工处理板块通过网中网会计技能竞赛平台完成,真正地将手工与电算化相结合。手工与电算化相结合的模式,不仅体现了职业要求与会计教学的双重标准,也很好地反映出了参赛选手的综合技能素养。
再次,业务流程与工作岗位相结合。会计技能竞赛以业务流程为导向,主要包括处理现金收支业务等内容。在具体的手工处理环节中,严格按照不同跨级岗位的工作任务以及工作流程设计考核项目、完成竞赛任务。而在信息化处理环节,需要通过岗位角色的转换完成七个不同岗位的业务处理。会计技能竞赛的这一特点,一方面会让学生真实掌握不同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业务流程,强化团队合作意识,也能让学生体验到信息化时代会计部门与各个岗位之间资源共享的重要性。
二、技能竞赛导向下的高职会计专业发展策略
(一)依据竞赛实质激发师生主动性
在技能竞赛导向下,高职院校应将会计技能竞赛积累的经验转化成教师教学的动力,鼓励更多的师生加入教学研究之中,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教师在参加完会计技能竞赛之后,需要以竞赛内容为参考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创新,从传统教学的“知识导向”向“能力导向”迈进,在日常教学中增加实践内容所占比重,强化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锻炼。技能竞赛能真实地模仿工作环境和职业氛围,在这种环境中进行操作演练,能充分将自身的理论知识用到实际教学之中,从而提高自己对理论知识、实践教学的掌控能力。会计技能竞赛十分注重团队协作,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组建学习型小组,加强技能实训和理论教学的有机衔接,促进会计专业教学的健康开展。另外,在技能竞赛的刺激下,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会更加强烈,这会进一步增大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故而,教师要充分把握这一契机,以点带面,鼓励更多学生深入、全面地接触会计专业知识、操作程序、工作流程及岗位技能,给予学生会计理论及会计技能方面的引导,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
另外,高职院校还应充分利用会计技能竞赛这一契机,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及时组织本专业教师进修学习,鼓励教师深入到会计事务所、企业进行顶岗实践,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还可以聘请企业专家、行业专家来校指导,与教师进行相互交流与学习,不断开阔教师视野。
(二)依托竞赛核心创新教学模式
在技能竞赛导向下,教师应结合每次的参赛经验、内容,掌握会计技能竞赛的核心,并以此为指导,构建“教、学、赛”一体化的会计教学模式。
首先,根据大赛最新范围和要求调整会计教学标准、考核内容。技能大赛的项目、内容、标准是国家教育部及会计商业协会根据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各行业技术变化做出的最新调整,代表了未来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是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的指向标。对此,教师应全面掌握并认真拆解会计技能竞赛所涉及到的会计岗位职责、各项技能指标,并将其细化到日常教学之中,更好地指导学生掌握会计专业基础知识。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会计专业实训实践的重要性,增强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和实用性,加强学科之间的交叉、互动,积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其次,根据大赛要求建立团队分岗位合作,共同完成整套业务的教学模式,进而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按照竞赛要求组建团队,让4~5名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岗位角色,模拟企业工作环境与氛围,并在熟悉之后进行轮岗,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从事各个岗位的工作实践,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实训角色,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协作能力、沟通能力。
再次,根据大赛要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高职教师在编写课程标准及具体授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会计竞赛中的财务、业务一体化模式,以经济业务流程为指导,突出岗位特色,实施过程化教学模式。例如,在财务会计核算、基础会计等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做会计手工账,还要增加软件操作内容,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企业与工商、银行、税务等部门之间的联系,进而掌握不同会计岗位的职责要求和业务内容。教师也可以结合会计竞赛内容、会计知识以及企业会计实际,强化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学校也应积极鼓勵教师加强与事务所、各类企业之间的联系,深入拓展校企合作内容,同时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借助互联网平台拓宽课堂空间,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高职院校还需提高对实训教学的重视程度,按照“单项实训、专项实训、综合实训”的立体化模式构建校内外实训室,在会计竞赛的指引下,及时优化实训方案,促使学生在实训中应用和巩固理论知识,全面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根据竞赛标准完善评价体系
會计技能竞赛,严格遵循严谨、周密的原则,将会计职业观念、意识、素养等各项内容指标化,从完整性、准确性以及规范性等角度进行评价。在具体评价过程中,还引入了行业企业评价、团队评价以及学生自评三种模式,更好地保障了竞赛的客观性与公平性。参赛教师应积极参考会计技能竞赛的评价模式,严格按照竞赛标准进行教学,并在日常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做好对理论知识与技能教学的考评工作,这对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有着重要作用。重视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技能考核,合理调整两者之间的权重比例,提高学生们对会计操作技能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会计技能竞赛有着完善的奖励制度,在高职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引入相应的竞赛机制和奖励机制,通过考核评选出优秀的学生,给予这部分学生更多的就业推荐和实践机会,这对于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有着重要作用。学校也可以对竞赛中获奖的教师进行奖励,以进一步激发教师努力学习会计技能、提高教学本领的热情。
三、结语
文章以高职会计技能竞赛分析为切入点,从激发师生主动性、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评价体系等角度,详细论述了技能竞赛导向下的高职会计专业发展策略,多方面入手,旨在更好地促进高职会计专业健康、良性发展。财
参考文献:
[1]何金龙.技能大赛推动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J].当代经济,2017 (8).
[2]蒋丽华.“互联网+”云会计时代会计技能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财讯,2016 (29).
[3]黄东显.高职会计实用型人才培养实训缺陷及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15(22).
[4]张亚昕,陈艳华,任荔娜.依托技能竞赛促进信号控制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内江科技,2018 (6).
[5]李侠.职业技能大赛背景下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经贸实践,2018 (2).
[6]陈华.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技能竞赛的融入探讨[J].广西教育,2017(43).
[7]余伟兵.技能大赛与高职会计实践教学融合策略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8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