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财会工作职能转变

2020-12-30李湘华

财会学习 2020年3期
关键词:职能转变信息化环境

李湘华

摘要:在当前信息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一些计算机技术也正在迅速的发展,一些通讯技术、系统技术、软件技术层出不穷,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支持。因此,在当前,面对这样信息化环境的冲击,企业当中的财会工作也应进行职能的转变,实现财务核算、管理的创新、转变等,发挥出更多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将以此为话题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企业财会工作;职能转变

在企业的实际发展、运营当中,财会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占据着非常高的位置,是企业当中的核心所在。在当前,各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都在持续的发展当中,财会工作也应不安于现状,积极地进行转变、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使得企业本身的竞争力也得到相应的提升。因此,财会工作在这其中一定要进行职能上的转变,更好地应对当前的时代发展形势,使得财会工作得到优化。

一、信息化环境对企业财会工作的影响

(一)环境的影响

在信息化环境下,对于财会工作的开展来说,环境上的变化是非常大的,也是值得分析的一个因素[1]。在环境的影响上,主要可以划分成四个方面:1.手段方面的信息化。就是会计核算手段的变化,从原本的记账方式逐渐地转变成计算机核算流程;2.记录上的信息化。从原本的纸质资料转变成数据库;3.交易流程上的信息化。信息系统的建立,能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结合,更好地利于信息的保存,使得企业在实际运转当中更加高效、规范;4.决策上的信息化。能实现企业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汇总,便于一些企业决策的产生,对于企业当中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

(二)职能的影响

首先,站在财务本质上对工作职能的转变进行分析。在信息手段的引入后,能使得财务工作当中的核算流程得到简化,更好地参与到相应的决策当中,更加便于财务关系协调、财务活动分析等开展,为财会工作的实际开展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其次,站在财务目标上对工作职能的转变进行分析。在当前的信息环境下,财务工作的目标不再仅仅地局限在管钱、做表、算账等方面,而是可以对企业的决策产生支持作用,提供必要的保障,推动整个企业的良好发展,使得企业本身的竞争力得到显著性的提升。

二、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财会工作职能转变的路径

(一)建立信息系统,发挥整体优势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上看,在一些企业当中,业务和财务部门间的界限、区分是越来越模糊的,很难在业务信息、财务信息之间实现严格区分,都体现在经济业务这一方面上,但是在信息平台当中着重点却是不同的[2]。因此,在当前,在进行财会职能的转变当中,应该实现信息系统的一体化,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地发挥系统的整体优势,产生相应的效果。例如,在这样系统一体化的模式下,业务和财务部门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也并不是封闭式的运行。可以巧妙地实现双向的沟通、交流等,做到互相交叉、互相交融。因此,企业在实际的运行当中,在这一方面上,一定要构建起业务、财务的一体化信息系统,使得业务、财务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使得一些“信息孤岛”的现象得到避免,使得系统本身的整体优势得到更好的展现。

(二)简化业务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通过信息系统在企业当中的运用,为相关的财会人员提供了非常高效、先进的平台[3]。在这样的模式下,系统本身所发挥的优势是非常大的,如可以快速的理顺核算流程、使得信息的一些获取的繁琐环节得到简化,不断的减弱会计核算这项工作的繁杂性,提供了非常大的优势。因此,在当前的信息化环境之下,也应该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业务流程的简化,促使工作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这一方面,可以充分地借助系统所具有的模板化这一功能,实现会计报表、辅助核算、会计科目、凭证摘要的自动化、标准化等,这样可以使得会计人员的工作质量、效率得到全方位的增强,使得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更好的保障。

(三)确保系统安全,加大核算力度

在现阶段,企业当中的一些管理者,对于信息系统所具有依赖性更高,系统在实际运行当中的稳定性、安全性,将对公司当中各项业务的开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在一些局域网、互联网的结构系统当中,系统本身就具有着远程处理、开放性、分布式的特点,假如在系统当中出现一些故障,影响的面积是非常广的,严重的还会为企业本身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这一方面,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一定要保障好系统安全,减少故障发生,使得各项工作得到有序地开展。

例如,企业应该结合当前网络环境下信息系统所具有的特点,促使硬件、软件管理、维护的力度,不断地实施一些相应的安全措施等,并设有相应的应急处理预案,使得系统安全得到进一步的保障,使得系统能得到稳定、安全的运行。

(四)落实价值管理,协调服务职能

1.完善流程建设以及管理制度,增强规范操作的统一性[4]。为了更好地开展财务管理这项工作,企业也应该在这一方面不断地加强体系建设,针对业务流程建立相应的框架体系,使得业务流程在实际的开展当中更加具有规范性,保障相关流程得到有效开展。

2.预算机制的完善和健全。在开展费用管理的过程当中,通常情况下都会采用精细化管理这一模式,使得成本得到一定的控制。因此,在进行财务预算的过程当中,就应该结合实际的生产、运用、配置等因素,发挥好正确的导向作用。特别是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下,一定要对预算管理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加强,使得预算管理得到深化,使得约束、激励效果得到提升。

3.加大对资金过程的管理力度,提升风险管控水平,保障企业资金能集约、高效的运作。在这其中,企业本身应该建立起相应的风险管控理念,不断的提升对于资金的管理力度,将风险防控作为核心和重心,使得资金实现集中性的管控,更好地满足资金需求、调动等,使得一些资金缺口得到及时的弥补,使得资金需求得到更好地满足。

4.也应对资产进行综合化的管理。在这一过程当中,应该建立起相关的绩效评价这一体系,使得资产创效得到显著性的增强。在这其中,企业应该更好地利用信息系统所具有的价值,对资产价值进行管理和理顺,对各个环节进行管控,始终坚持着实物管理、价值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管理等,使得这些管理得到互相的渗透、结合。通过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能对产业结构起到一个优化的作用,使得运营质量得到夯实,获取到一些效益以及回报。

5.精细化管理的开展。在针对财务工作开展分析的过程当中,也应做到精细化管理,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各个决策的开展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在这一过程当中,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化的环境下,一定要巧妙地借助信息技术,获取到更加科学、正确的数据,更好地增强效果的实效性,将信息环境下的价值展现出来。

(五)加强风险管控,减少企业风险

企业在开展财务工作的过程当中,财务风险往往是从始至终都贯穿其中的。在这其中,会出现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可能会出现一些损失,使得企业本身受损。因此,在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当中,也应该将风险管控有效地融入其中,这是整个财务部门应该深思熟虑的一个问题。在这其中,对于一些资源流出,如成本、投资、资产、资金等,一定要结合实际的风险点、业务流程,对岗位权限、岗位职责更好地进行明确,控制好一些相应的关键点。另外,在进行职能管理的过程中,也应该始终秉持着成本效益这一原则,将风险管控在一个可以接受、合理的范围之内,并充分地借助相应的信息手段,建立完善的预警模型,对一些风险概率进行评估等,最大化的避免一些损失,提升抗险能力,更好地应对当前环境下的挑战等,顺利地完成职能的转变。

三、结论

综上所述,从当前信息化的环境下,传统下的财会工作早已满足不了现代化的企业要求,假如不懂变通、故步自封的话,就会遏制企业的发展,对企业的整体发展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因此,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一定要进行财会工作职能的转变,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好地應对时代带来的挑战,为企业的整体、长远发展助力,实现企业本身效益的最大化。财

参考文献:

[1]杨敬兰.浅谈我国企业财会管理的强化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9 (10):309.

[2]马玉芳.企业财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9(10):86-87.

[3]苑东霞.企业财会制度改革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及其它[J].纳税,2019,13(14):161.

[4]张燕妮.建筑企业财会工作中的税收筹划要点分析[J].纳税,2019,13 (13):67+69.

猜你喜欢

职能转变信息化环境
对事业背景转换下企业办公室职能转变的一些思考
高青县坚持“转创增”深化审改助力经济发展
德州市机构编制工作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信息化环境下的高校财务管理创新模式的研究
试论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策略
浅析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魅力如何释放
关于我国现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相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