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天枢穴与足三里穴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胃肠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
2020-12-30严艺苑黄冬梅
严艺苑 黄冬梅
(广东省清远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广东 清远 511500)
受麻醉、手术创伤等因素的影响,剖宫产术后产妇通常会出现腹胀、胃肠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加之手术导致腹腔开放,无法维持腹腔内热量,严重干扰产妇术后胃肠道的正常蠕动。而腹胀等胃肠功能紊乱情况作为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对于产妇有诸多不良影响,如延长产后排气时间、影响产妇正常泌乳等,因此,为了实现产妇术后快速恢复,避免影响其进食与哺乳,剖宫产术后加速产妇胃肠道功能恢复尤为重要。为探寻方便、快捷、安全、高效恢复产妇胃肠功能的路径,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入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18例产妇进行统计学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9例,比较常规护理与按摩天枢穴与足三里穴在帮助产妇胃肠功能恢复方面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1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产妇年龄为20~39岁,平均年龄为(26.51±2.72)岁;新生儿体质量为2.35~4.17 kg,新生儿平均体质量为(3.12±0.59)kg;其中初中学历9例、高中学历8例、本科学历31例、本科以上学历11例。观察组产妇年龄为21~42岁,平均年龄为(26.97±2.28)岁;新生儿体质量为2.66~4.03 kg,新生儿平均体质量为(3.24±0.41)kg;其中初中学历7例、高中学历7例、本科学历35例、本科以上学历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所有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初产妇、经产妇、剖宫产手术成功产妇、愿意配合研究产妇。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及其他重大疾病产妇、不配合研究产妇。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监测产妇生命体征指标,做好产妇保暖工作,在无菌条件下为产妇包扎伤口,按时更换敷料,若伤口有异常情况出现则及时告知医师;术后基于产妇身体状况进行心理干预,指导产妇按需母乳、传授新生儿护理技巧,给予产妇鼓励与支持,避免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体位护理,指导剖宫产产妇术后保持合适体位,正确摆放肢体、臀部,认识到正确体位有助于缓解腹部疼痛;饮食营养干预,术后及时补充产妇身体所需营养,但避免糖、奶、豆制品等易产气食物摄入;指导产妇勤翻身,在允许的情况下适当下地活动,加速胃肠道以及肢体功能恢复[1-2]。
1.3.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按摩天枢穴与足三里穴,术后由责任护士为产妇按摩天枢穴及足三里穴,同时发放按摩指引教育单,指导产妇及其家属掌握正确选择穴位及按摩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向左右三横指宽处,按揉穴位时采用大拇指按揉,稍微用力,并轻轻旋转,以产生酸胀感为宜;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按揉穴位时将四指弯曲,放在小腿外侧,将拇指放在穴位处,稍微用力,一按一松,以产生酸胀感为宜。每日按摩3~5次,两穴交替按摩,每次按摩10~15 min。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产妇术后腹胀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轻度为腹部有轻微胀满感,按压有微痛感;中度为腹部有胀满感,伴有轻微腹痛;重度为腹部胀满感强烈,喘气则有痛感[3]。②比较两组产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便秘、尿潴留、切口强烈疼痛三种不良反应。③比较两组产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包括腹胀缓解时间、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三项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3.0软件分析所获数据,其中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腹胀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术后腹胀程度的比较 两组产妇术后腹胀程度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术后腹胀程度的比较[n(%)]
2.2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n(%)]
2.3 两组产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产妇术后腹胀缓解时间、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的比较(h,)
表3 两组产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的比较(h,)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在产妇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开腹手术创伤较大,且术中牵拉对脏器造成一定影响,术后麻药失效后,术口疼痛、用药、个人体质等因素都将导致产妇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需要卧床休息,肠道在受到麻醉药物影响基础上,又因卧床降低其蠕动速度,导致胃肠道功能受到影响,肠道内易积气,引起腹胀、腹痛,干扰产妇术后正常进食,无法及时补充营养,致使产后正常母乳以及身体恢复受到负面影响[4-5]。因而,剖宫产手术后如何快速恢复产妇胃肠功能成为临床探究的关键。
近年来,临床实践中发现穴位按摩可作为一种高效、简单、便捷、安全的方法,帮助产妇剖宫产术后快速恢复胃肠功能,该方法便于产妇接受,且实施方便,受到诸多产妇及其家属的青睐与认可[6-8]。而在身体众多穴位中,天枢穴位于腹部,横平肚脐两侧,是临床治疗胃肠疾病的常用穴位,其属足阳明胃经,为大肠之募穴,可疏通肠腑,发挥消食、理气之功效,对于治疗肠麻痹、消化不良、急慢性胃肠道炎症都有显著效果[6]。而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处,属足阳明胃经,是临床治疗胃肠病症的常用穴位,主要起到生发胃气之功效,临床研究证实足三里穴在治疗胃痛、腹痛、腹胀、消化不良、便秘方面有显著功效。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的天枢穴、足三里穴进行按摩,可起到有效改善产妇胃肠道功能、加速产妇恢复的功效[9-11]。
本次研究中选择118例行剖宫产手术产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产妇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做好产妇产后心理干预、饮食营养干预、健康指导工作;观察组产妇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天枢穴、足三里穴按摩,由责任护士及其家属或产妇完成,每日按摩两穴3~5次,每次按摩10~15 min,持续性按摩可有效起到缓解产妇腹胀、加速产妇术后排气等效果。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产妇术后按摩天枢穴与足三里穴后仅有3例轻微腹胀产妇与3例中度腹胀产妇,术后便秘、尿潴留、切口强烈疼痛等不良反应得到有效抑制,且观察组产妇术后腹胀缓解时间、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近年来,穴位按摩在缓解产妇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异常中的应用广泛,从中医学角度来看,这一主张有症可循,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主要是因手术创伤、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引起,而术后创伤将对产妇的机体造成综合影响,其副交感神经处于被抑制状态,胃肠道缺少副交感神经的刺激,蠕动速度下降。穴位按摩是一种基于机体局部体表刺激对应穴位,以活血化瘀、通经舒络为主的诊疗方式,穴位按摩在外部力量与穴位刺激的双重作用下,刺激胃肠道管腔及运动功能发生变化,加速胃内容物运动;同时,借助穴位按摩起到的良性刺激,增强副交感神经表达,加强神经传导,刺激胃肠道内消化液分泌,有效恢复胃肠功能系统功能,加速胃内容物吸收。此外,从家庭和谐与护患关系来讲,家庭内新成员的诞生带来了无限欢乐与喜悦,但因产妇胃肠功能紊乱导致其泌乳、术后恢复受到影响,成为很多家庭的烦恼,而穴位按摩操作简单,配偶在照顾妻子过程中也可实施,为配偶提供照顾妻子的机会,表达对妻子的爱意,有助于家庭和谐;同时,穴位按摩实施过程中无任何创伤、附加费用,但效果显著,切实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胃肠道功能恢复产生作用,并丰富了临床护理内容,有助于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剖宫产术后产妇行天枢穴与足三里穴按摩,可有效加速产妇胃肠功能恢复,抑制不良反应,降低腹胀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