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普通高校武术课程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20-12-30李祥坤曾亦菡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16期
关键词:武术教师教学

李祥坤 曾亦菡

(云南大学体育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1、前言

武术是中国的一项传统运动,高校武术教学在促进全民健身,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然而,对云南省一些高校武术教学的调查发现,高校武术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我们应改革高校武术教学,普及推广武术,在大学生中推广这项体育项目。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武术教学在云南省普通高校的体育工作中不被重视

因为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种种因素,相较于北方地区,中华武术在云南地区的普及程度和接受程度并不高,从而武术教学在云南省普通高校的体育工作中也不被重视,对于武术教学,学校内部与校际之间交流甚少,学校基本不举办武术比赛,校际之间也没有武术比赛,武术教学的优劣对学校的知名度并无影响,这就导致大部分高校对于武术教学只是局限于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水平,为校争光。而像乒乓球、篮球等项目在高校中则容易开展,一来是因为全民意识已经培养起来,该类活动有群众基础,二来国家政策较为支持,部分在乒乓球,篮球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都可能会因此而去往更高一个层次的平台。武术则不同,群众基础薄弱,相对其他运动来说地方政策也并未对其有所重视,所以在云南地区,校际间较大型的武术比赛基本上没有,这是阻碍武术在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推广的主要因素。

2.2、武术场地与器材满足不了教学要求

据访谈得知,云南师范大学有三块专业武术场地、云南民族大学有两块专业武术场地、云南大学没有武术场地。场地的数量与学生数量严重不匹配。急性损伤药品,三所大学均无配备,无法在学生受伤时,做紧急保护措施。

众所周知,武术教学需要有合适的硬件设施条件来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要求场地平整,并配有保护垫,垫子厚度不少于3cm,每人平均不少于6m2的练习场地,并且要求场地通风效果良好,照明设施完备;其次是武术教学场地要有安全保障,需要备用常规的急性损伤药品:绷带、冰袋、胶布等,以便运动员因训练受伤,能及时得到救护。

如果按照上述标准,根据实地调查,云南省呈贡区几大高校并无一所学校能够达到上述要求。甚至在很多高校当中,甚至没有专业的武术场馆和设施,给武术教学带来极大地不方便,每次上课只能借用场地,尤其是对于上武术公共体育课的学生来说,没有场馆就意味着,每当阴雨天气不得不停课,武术公共课课时本来就紧张,频繁停课容易导致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这对于教学的顺利实施是及其不稳定的因素。

2.3、其它体育项目对武术的冲击

据统计,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在我国国民中最受欢迎,受众群体最为广泛。拿羽毛球来说,作为一项全身运动项目,羽毛球运动对场地,设备要求简单,是无论对个人还是集体都适宜的运动,尤其是其游戏性强,运动量可大可小,所以该运动受性别、年龄限制较小。而武术娱乐性低,对场地有所要求,并且对运动员身体素质有一定要求,这也是武术教学在高校当中难以顺利发展的原因。并且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各国体育文化也在交流、融合,跆拳道、防身术、散打、泰拳等搏击项目发展迅速,这对武术教学的发展是巨大的挑战。比如,跆拳道,由于其华丽的招式,系统的教学方法,独特的考级制度等,在中国得到广泛的发展,对武术的传播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城市里大大小小的跆拳道馆,周末节假日总是挤满各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而传统武馆则门庭冷落,无人问津。在普通高等学校中,学生更是对学习武术兴致不高,这与其他各类体育项目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因为学生有更好的选择。

2.4、在校大学生没有武术基础,对武术学习缺乏兴趣

尽管素质教育已经提了好多年了,受社会上升学、考试的排名影响,但人们仍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束缚,学校一心一意抓教学质量,忽视音体美教学与训练。更不用说教孩子学习武术了,甚至不少学校认为练武术的孩子好争强好胜,易滋事生非,所以本着安全至上的原则,在我国只有较少的学生能在孩童时代就接触到武术。所以大部分高校大学生都没有武术基础。然而武术基本功单调,由多种复杂动作组成的,学习武术需要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需要经过很长的周期性才可以学好。所以武术学习时间花费相对较多,练习艰难,需要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且长期的坚持才能取得成果。而高校中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既没有基础,后天学习也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所以武术在高校大学生中受众较小,大部分学生对武术并不太感兴趣。即使因为一时兴起练习武术,也很快就会因为武术较高的入门门槛而放弃。

2.5、武术学习反馈不及时

在目前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的节奏驱赶着人们跑步前进,习惯性焦虑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日常思维方式,人们在选择身体锻炼和学习时,更倾向于简单快捷,能够快速掌握的实用性项目,而现在西方体育项目规则明确,标准简单,能够让人快速掌握,没有太多复杂系统内容。这种及时的反馈令大部分学习者都感受到成就感,反之,学习武术需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而基本功训练是一个复杂的、枯燥的训练过程,需要顽强的毅力与坚定的信心,不能够及时给予学习者学习的成就感与自豪感,这种反馈不及时,也是导致大多数学生放弃学习武术的原因之一。而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很多大学生选修一学期的武术公开课,也学不到武术运动的半点精髓,对武术的热情更是大不如前。

2.6、教师缺乏,武术老师专业水平不高

武术教学有较强的专业性,要想教好学生,自己首先会武术、懂武术,目前专业的武术教师很少,体育教师又缺少武术方面的培训,武术又是一个复杂动作组合成套路的一项运动,不如其他项目简单,所以一般都不敢教。现行的武术教学都是使用综合示范,再分解示范的方法进行讲解。然后再进行分节的练习,最后整理综合成一个套路。教师在前面演示,学生跟在后面比划。整个班级不是两三个人,而是一个集体。这样对教师来说示范教学不可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教学难度在增加。并且很多教师忽略了学生的武术道德和武术精神的培养,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将勇敢无畏、坚韧不屈的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就产生胆怯心理和消极逃避心理。

2.7、武术课程设置不合理

武术是一项需要长期练习的运动,对场地设施有一定的要求。大多数云南高校的武术课程设置较少,一般每周只有一节,并且是选修课程。学生选修武术课程是源自学生对武术浓厚的兴趣,想要学习更多的武术知识和技能。但是一般来说,学习一个学期的课程,学生只能掌握一套基本的长拳三路或者是简化版的太极拳。这些远远不能达到学生的期望值。武术最注重的是基本功的训练,这些学生中,大多数都没有武术基础,没有基本功的铺垫,直接进行套路功法的练习。在武术教学过程中,都是老师在前面演练示范,学生跟在后面比划,一节课下来根本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这样的学习方式,无法加强学生对功法套路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并且因为场地的原因,学生也无法有效的进行复习,久而久之就会遗忘。

3、结论与建议

3.1、调整武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各高校应正视武术教学的重要性,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选择适合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动作,做到教学动作简练,易被学生课内掌握。且调整武术教学课时,做到学习效果及时反馈,让学生能从武术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应当利用各种机会宣传武术文化精神,把武术教学拓展到课外、校外,利用课外时间和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际之间武术交流比赛和武术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每年运动会开幕式上的武术表演等,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各种武术活动中来,使他们能够亲身体验武术的魅力。

3.2、加大场地、器材的投入,完善教学手段

高校要努力改善武术教学条件,为师生创造个良好的武术教学环境,使学生能更广泛地选择体育学习与锻炼的内容和形式,全力提高学校的办学档次,在场地、器材上加大投资。场地、器材是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障。室内场馆和一定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是必要的。室内场馆、地毯、示范镜齐全的学校,武术课就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利用多媒体教室,把有些不宜做或做不清楚的腾空动作演示给学生看,既使学生有了直观的认识,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学校应加大场地、器材的投入。

3.3、加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水平

专武术课程质量的提高关键因素在于武术教师。教师数量不足,老师上课频率高,学生数量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分散精力,照顾不过来,容易形成敷衍了事的授课形式。必须要提高武术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培养教师积极授课的责任感,强化武术教师专业特长,加强武术理论学习的意识,在授课过程中,要对学生系统讲解武术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终生学习武术的思想观念。

猜你喜欢

武术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新型涵道武术擂台机器人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