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开展中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策略探索

2020-12-30陈军华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16期
关键词:课间活动学校

陈军华

(浙江省桐庐中学 浙江 杭州 311500)

引言

适当的体育锻炼既有助于身体发育成长,又能够将繁重的学习压力进行转换,有助于孩子身心发育成长,对于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由于各校区在执行国家素质教育方针政策上存在着理解偏差,在实际的活动开展环节过于形式化,课间活动缺少实质性内容,整体上成效不大。针对目前这些问题,我国相关管理人员应该首先从自身出发,提升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认知度,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的重视程度,有效利用大课间,针对在校学生身体和生活习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一套完善的方案,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多能型人才。

1、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意义及现状

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过分注重教,课上孜孜不倦地叮咛,争分夺秒,总觉得教给学生的不够,有时甚至会利用课下时间让学生多练习,可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真的是为教育事业操碎了心。但是却疏忽了对学生身体和生活的关心,长时间繁重的学习状态下形成思维定势,有时候反而会影响对知识的吸收效果。大课间的合理利用,对于学生释放压力,轻装上阵,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部分学校管理者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解表面化严重,虽然积极响应了国家的教育政策,教育上单一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大课间活动单纯的是广播体操,部分学生态度也是消极对待,根本起不到锻炼的作用,这种单一的活动形式,枯燥、乏味,时间长了学生难免会出现抵触情绪。传统的课间活动方式很难整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虽然在教师的三令五申下,大部分人按部就班地参与了,但是行动上也是怠慢,将其当做负担来执行,对学生身体锻炼起到的实际意义不大。在锻炼形式上只是单一的训练学生,教师只是作为监督,并无实际的指导作用,整体参与度不高,学生的动作也是千奇百怪,敷衍了事,这个锻炼也就成了形式主义了。从学生层面看,中小学生正处于接受知识和事物的初级阶段,长时间从事单一的活动会产生厌烦,严重者会消极抵制。而在学校层面看,如果硬件环境缺失,很多项目也难较好地开展,部分乡村学校甚至连基础的锻炼场地都很难保障,因此大课间活动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加之传统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部分老教师很难改变自身认识,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欠缺,不愿改变自己,更加认可的是古老的锻炼模式,还在一直延续课间广播体操。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大课间受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如何把握好课间活动,给学生呈现出一个色彩斑斓的童年,是当前教育人员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2、中小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2.1、对大课间活动不够重视

在实际的教学实施阶段,很多中小学的课间并没有合理利用,而是成为各科教师查漏补缺的环节。据不完全调查统计,几乎大部分学校都对大课间安排为广播体操时间,但是在实际执行中确是互相推诿,在校领导将其责任推给体育老师,而体育老师也只是在体育课上向学生教授广播体操的各步骤要领,在大课间活动中也认为不在自身职责范围内,任其自由发展。校领导单纯的抓教学成绩,忽视其它能力的培养,更是缺乏与学校这个大团体进行整体互动的意识,导致大课间被白白浪费。在活动组织过程中没有整体参与意识,命令形式安排学生必须执行,导致抵触情绪滋生,整体效率偏低。

2.2、缺乏场地及运动器材

由于部分乡村学校资金不到位,或者是新校舍在建借读于其它学校,就会出现无活动空间、场地不足以全体学生共同参与集体活动,因此无法有效安排共同参与教学。加之资金缺乏,部分学校没有可供学生使用的体育器材,对于学生锻炼迟迟不能按期执行,因此延误了大课间的合理利用,长期散漫的状态,缺乏组织纪律性,学生更是没有团队合作意识。

2.3、对于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学生的安全问题不够重视

大课间体育运动属于全员共同参与的有效运动方式,由于涉及到团队合作,要想整体参与度高,实际安排策划阶段需要考虑的环节多,内容繁杂。加之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弱,活泼好动,一旦调动起来学生的兴趣,其现场安全就很难进行有效把控,因此,必须加强安全保护措施,避免造成人身伤害。经过调查结果,全国各地由于校方安全意识不足,在活动开展中考虑欠缺,不同程度出现了一些给学生身心造成伤害的事件,反而起到了事与愿违的效果。

3、有效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对策

3.1、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实施素质教育内容,校方应该加强对大课间的重视程度,将其作为一项主要的教学任务来要求,并对其进行健全的管理制度并加强执行规范管理。各年级组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参与制度定制,由学生中积极分子执行课间活动的检查,对于违纪者登记反馈给学校管理处,并作出严肃处理。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课间活动的模式,每个年级指定专门的组长策划完善本年级的活动方案,对各班主任下达安排指令并执行其实施,最后进行统一考核。将体育老师单独分组,负责根据每个班级的现状进行器材及活动范围划分工作,确保全校在统一活动中按既定秩序执行。对于考核优秀班级进行奖励,落后者予以惩罚,从而提升学校整体的活动氛围。

3.2、合理利用资源,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全校统一活动的时间,校方要注意管理上的科学合理性,活动场所、活动器材等要按需分配,在活动中注重活动的实际效果,对于不合理的项目要及时予以整改,定期进行方案更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校各级领导首先要提升自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加强对课间活动的关注度,加强对课间活动的管理,从而推动这项工作的有效运行。第二,在整个课间活动的策划阶段,带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鼓励每个人提出新点子,在讨论中逐步完善,使活动开展得到最大化收益。

期间,体育老师的职责是整个活动的统一指导,活动结束后进行整体评分工作,对优秀集体进行表彰。学校安排固定的时间进行年级统一培训,由体育组负责人牵头对每个班级在活动中的优缺点进行点评,并提出指导性建议。加强内部人员的交流工作,对于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并尽快改正。体育组充分发挥其协调指导作用,协助各年级组长,共同推动课间活动的正常运行。

3.3、丰富课间操体育活动的内容

课间活动的内容要丰富多彩,摒弃传统的单一广播操形式,在其中掺杂入流行元素,例如,现代街舞、健美操、拉丁等,在流行乐的搭配下,使学生快乐运动,从而高学生的积极性。活动组织中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特长优势,又坚固整体性。鼓励有特殊才艺人员带领大家共同学习。适当融入些集体比赛活动,比如,跳绳、踢毽子、拔河等等。活动方案要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性加入,使得锻炼真正的融入个人兴趣,提升集体活动的组织意义。这种活动形式的开展,就必须全体教职工及学生共同参与完成,从而促进师生共同交流。

活动的开展可以提升每个人的专业技能,充分响应素质教育里面社会对一专多能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学校的侧重点如果是体能类项目,那么在整个课间安排则是体育项目类偏多,足球、篮球、排球等,这些都是团队合作要求比较强的项目,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强了团队的协作能力。身体是工作学习的本钱,现代高节奏的社会中,人们愈加注重身体的重要性,健身项目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在学校的训练中也是逐步在加强对学生体能的训练,例如,体育课上平衡能力的训练,个人稳定性能、爆发力的训练等都已经在教授。课间活动方案可以进行借鉴,安排体育老师进行集体运动能量的提升工作,在学习的同时兼顾了身体的训练,一举两得。体育教师在项目选择上要“因材施教”,根据本班级身体素质的不同,由浅入深、由弱至强、循序渐进,逐步提升训练的难度,全校师生共同进步,提高全校师生的凝聚力。为了提升学生参与的兴趣,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加以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安排同年级的班级进行技能大比拼,对于胜利者予以奖励。

3.4、解决场地、运动器材问题

活动场地及活动设备是整个项目开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二者缺一不可。所以,学校要加强对学校操场及活动设备的资金扶持,给全校师生创造更好的运动条件,资源要做到合理利用,总之,全面为课间活动提供有力支撑。比如,需要进行跑步训练时,每个班级划分好固定区域,通过学校的广播设备完成现场指挥工作,充分利用有效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同时享受锻炼的权利。当涉及到跳绳集体活动时,由于学校资源有限制,很难实现人手一根跳绳,这样就可以有效利用学生自身资源,学生自己携带跳绳,这样可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提升课间的利用率。

3.5、构建完善的网络管理方法

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整体看是一个系统性非常强大的项目,在实际的运行阶段,从上至下统一管理,整个活动可以借助现代自动化网络技术进行监督管理,在运行中适度完善监督环节。活动区间,领导者要起好带头作用,体育老师,各年级组长、班级主任也要各司其职,带动学生班干部加入,共同努力优质完成整个项目。另外,每个年级安排相应的监督检查人员,对项目结果展开调查管理,执行过程进行记录编制,方便后期作为教学参考。

3.6、合理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确保安全教育

整个活动的执行要在保证所有教职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完成,安全问题无小事,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其安全性应该引起高度关注。这种集体的统一活动,人多、嘈杂、管理上有诸多不便,所以,举办前要做好一切安全防范措施,对于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要及时拿出应对方案,并尽量避免。对于容易发生危险的项目尽量避开,如果必须完成的,应该在开展前做好安全培训工作,让每个参与者了解安全的重要性。此外,对于人多拥挤问题,事先分批次安排人员入场,有效避免拥挤损伤。

4、结束语

总而言之,校方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体能,从而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更好地基础,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学校领导人员和各年级主任要提高自己对该项工作的关注力度,结合实际活动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找出应对解决方案,积极整改,通过这项集体活动提升每个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得学生的集体合作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课间活动学校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学校推介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