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第十届大运会排球项目女子丙组比赛分析

2020-12-30杨学东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16期
关键词:大运会校队职院

杨学东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 510900)

在国家提倡大力发展“三大球”政策的支持下,排球运动蓬勃发展,特别是中国女排取得的惊人的成绩,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排球运动,同时也激励很多人主动参与排球运动。但是由于排球运动的特殊性,排球运动的发展并没有像篮球、足球发展那么迅速,在学校排球运动的发展特别是高职院校相对更为薄弱。通过第十届大运会丙组女子排球比赛技战术的水平、人员的替换、临场应变能力、心理素质、体能以及学校基础设施等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根据大运会上各个运动队比赛情况和以及和教练员们的交流,总结女子排球丙组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的建议,为以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意见。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广东省第十届大运会女子丙组排球比赛的15支球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比赛观察法。

本次比赛15支队伍,分为A、B、C 3个小组,小组赛共有30场比赛场,以及进入八强的比赛场次,通过这些比赛场次的观察和临场指导,,对比赛场上每个队首发阵容、技战术、体能、自由人配置情况等记录和研究,并进行分析,以及调整本队的比赛安排。

(2)访谈法。

在比赛前后,通过和各队教练员的交流,了解学校硬件设施、学校经费投入、学生运动员训练、交流比赛、团队建设以及学生运动员的选材情况进行沟通交流。

(3)归纳分析法。

通过比赛过程中和比赛前后对运动队了解以及和教练员的交流得到的有关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得到相关的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采取灵活的比赛指导和阵容安排。

2、研究结果

2.1、技战术方面

(1)技术方面。

虽然参加大运会的球队既有传统排球强队深职院、深信息等,也有后期逐渐发展起来的球队广职院、广外艺、农工商等队,华夏学院队被认为是大运会最大的黑马。不管是传统强队还是黑马都存在很多技术上的问题。①从发球技术上,15支球队的大部分运动员都采用发上手飘球的方式,在所有的运动员中只有广职院和华夏学院2名运动员采取跳飘的方式,在比赛最后焦灼阶段有些队员怕发球失误,竟采取下手发球的方式;②二传手方面,很多球队都采取双二传,而且除了传统球队的二传技术水平稍好,其他球队的二传技术水平有限,传球不到位,且传球单一,主要向四号位和三号位传球;③主攻手方面,扣球技术不全面,只有在二传球非常到位的情况下扣出好球,在球不到位的时,缺少应变处理球的能力,有些队员都是原地扣球,没有助跑起跳;④拦网技术方面,在大运会的整个比赛过程,真正意义上有应用拦网技术的只有个别球队,像广职院、深职院、华夏学院等队,且都是以单人拦网为主;⑤在防守技术方面,队员缺少临场应变能力,脚步站的太死,造成防守失误。

(2)战术方面。

由于每个球队在技术方面或多或少的存在问题,所以在个人战术以及集体战术上应用上都捉襟见肘。①发球时比赛的开始,好的发球不仅能破坏对方的一传,给对方组织进攻制造麻烦,同时也给对方运动造成心理压力,造成更多的失误。像广职院、深信息、深职院等队在保证发球稳定的情况下,找人找点发球,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华夏学院对阵这些球队的比赛过程中吃了不少亏;②在进攻战术上,由于二传手的不稳定性,2号位进攻,3号位快攻以及后排进攻战术在比赛中运用的相对较少;③在接发球战术上,大部分球都是采取5人制,这也是最基本的接发球阵型,各个队员的衔接点较多,很容易出现抢球的现象,造成接发球的失误。华夏学院采取的是4人接发球,二传轮到后排采取插上战术;④“自由人”的应用,是为了规则加强后排的防守二设置的。在15支球队中,大部分都安排了自由人,在实际比赛过程中,“自由人”的运用并不是很成功;本来应该是防守很强的角色,并没有真正防守的效果,,队员和“自由人”抢球的现象比较严重,造成不必要的失误;⑤场上位置不明确,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经常出现位置错误现象,甚至在一局比赛当中出现连续的位置错误,在一定程度上给运动员造成心理压力。

2.2、体能方面

体能是技战术发挥的基础,良好的体能能够为运动员的技战术的发挥提供先决条件,也是比赛胜败的关键所在。在小组赛中采取的是三局两胜制,很多比赛都没有进行到第三局就结束了,体能的重要性并没有明显的显现出来;在进入八强后,采取五局三胜制,体能的重要性完全的显现出来,特别是在第五局的决胜局当中,队员的体能完全下降,部分队员出现体能透支现象,在一定成度上影响了技战术的发挥,心有余而力不足。

2.3、后备人才及校队组建方面

通过和部分教练员沟通了解到,学校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方面严重不足。学校虽然也有排球协会等社团每年组织招新,但是在训练上是学生带学生,缺少教师相应的指导,学生的基本功也有很大差别。高职院校是3年制,大一、大二在学校上课,大三出去实习,学生在校的时间相对较短,加上学生缺少吃苦精神,主动参与排球训练的人员更少;校队组建时间相对较短,有的学校是在比赛两个月前才临时组建的队伍,队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甚至是零基础,,这也给校队的日常训练带来很多的麻烦;队员之间也缺乏相应的磨合与信任,在比赛中出现自以为是,、相互埋怨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队伍的团结。

2.4、比赛交流方面

比赛交流较少,比赛经验不足。由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同,校队组建的情况差别很大,传统项目学院像深职院、深信息等有相对较多的校内校外比赛交流,比赛经验比较丰富;有的学校像广职院也有省外的比赛交流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运动的比赛经验、技术水平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在这次大运会上获得了冠军。其他学院的比赛交流就非常少了,华夏学院、广科等部分学院自组队以来没有一次交流比赛,基本上都是闭门造车,除了知道传统项目学院校队技术水平比较强之外,对另外其他校队的技术水平一无所知,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是不知己,也不知彼,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这也是华夏学院小组赛第一场比赛对阵深信息,分别以10:25、17:25大比分输给深信息的原因。

2.5、学校基础设施及训练经费方面

由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同,也造成了排球训练基础条件的差异,据了解参加比赛的15支队伍中,除了个别学校没有室内训练场地外,其他学校都有至少1片的室内训练场地,同时还具备数量不等的室外场地,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训练条件和训练时间;在训练经费上也存在很大差异,部分学院在排球训练上给与了大力的支持,在平时的训练中,提供相应的训练装备像服装、鞋子、护膝等,学生每天参与训练也有相应的训练补贴,对获得好的比赛名次也给与相应的奖励;对参与训练的教练员除了平时的训练补贴外,根据每年的比赛成绩给与相应的年终奖励,在很大程度上调动老师和学生参与训练和比赛的积极性。

3、研究结果分析

3.1、各队技战术整体实力差异较大

在小组赛中,各队的实力基本上都已经显露出来A组的广职院整体实力明显优于其他队,每场比赛都是2:0取胜,以小组第一的成绩出线;B组的农工商队在小组赛前几场的比赛中发挥相对较为稳定,但在小组赛最后一场由于部分队员的发挥不稳定以及心理的波动,领先优势被取代,C组的深职院全体队员整体实力都很强,在和华夏学院队对战中虽然0:2输掉比赛,但是仍然以小组第一出线,队员的整体实力明显高于其他队伍。有的队伍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技战术发挥较差,每局的比分差距都很大。

3.2、体能训练不足

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可能是由于每个院校组建校队的长短和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训练中比较重视技战术的训练,忽略的体能的训练。体能是基础,技战术是关键,智能和心理是重要保证。在平时的训练中不能本末倒置。

3.3、排球梯队建设不足

排球校队后备人才严重不足,愿意参加排球训练的同学基础参差不齐,学生在校的时间总共两年,再加上又要完成学业任务修满相应的学分,这不仅造成学生不愿意主动参加训练,及时参加训练,也不能全身心的投入的训练当中。有些好的苗子经过两年的历练,运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又要面临实习和就业,第三年又不能参加训练,新招的学生又要从新训练,每年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这也造成部分教练员训练积极性不高。

3.4、比赛交流缺乏

由于地域和经费的原因,各个队缺乏相应的比赛交流,甚至在比赛前都没有参加过一场比赛。运动员的技术战术掌握情况和心理承受能力只有通过比赛才能得到更好的检验和提升,在交流比赛中检验训练水平,查缺补漏共同提高学生竞技水平。

3.5、基础设施和训练经费差异较大

在公立的高职院校力基础设施较好,训练经费上也能得到很好的保证,像广职院每年排球项目的经费达到20多万;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基础设施较差,训练和比赛经费不足。

4、建议

4.1、保证技战术训练的情况下加大体能训练

体能是基础,技战术是关键。战术依存于技术,技术又是战术的基础,技术的前面性也决定了战术的多样性,在保证技战术的基础上加大体能训练。排球的著名的“魔鬼三角形”就是要求高水平的排球队必须具备的3种主要的、有决定意义的、必不可少的取胜因素:(1)快速多变的打法;(2)占有空中优势;(3)完美无缺的技术,这些因素都依赖于良好的体能。

4.2、加大排球后备人才培养力度

学校应该加大后备人才培养力度,对选进校队积极参与训练的队员给与相应的优惠政策,例如可以给训练的队员每学期减免一个学分,通过政策吸引更多的,身体条件好的队员参与训练。

4.3、各个学校开展比赛交流,相互学习

只有通过比赛才能才能检验训练的效果,各个校队可以私下联系,利用周六周天或者节假日的时间进行交流比赛。各个学校的体育部门负责人可以成立一个组织,按照国内排球联赛方式,采用主客场制进行交流比赛,让队员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

4.4、注重心理素质训练,增强比赛心理稳定性

排球比赛中,体能大量消耗的同时,也消耗着心理能量。在比赛中关键局和关键分上,稳定的心理素质,往往能起到扭转战局的作用。研究表明,相同时间相等强度活动中,心理能量消耗为体力消耗的4-5倍。加强提高比赛心理的训练显得更为重要。

猜你喜欢

大运会校队职院
高中女子排球校队组建与训练的探索
高职院校武术校队的组织和管理
工匠精神融入艺术职院音乐剧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与策略研究
简析新会计制度下的职院经济管理工作创新
成功需要冒险精神
关于职院图书馆赠刊管理与有效利用分析
试论如何做好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
中国大学生体育群英谱
深圳大运会火炬
深圳大运会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