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儿童本位的课程游戏化园本实践

2020-12-30席玲玲

好家长 2020年4期
关键词:创设特色班级

文 席玲玲

课程是儿童发展的核心,它不仅能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更能够促进他们智慧和心灵的成长。我园立足园本实际,关注游戏环境的教育功能和幼儿的兴趣需求,让他们在回归本位的游戏课程中不断深入探索,并获得新经验。

一、打造环境文化,浸润儿童身心

(一)乐思乐创:公共环境和美温馨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了凸显“和乐教育”的理念,我园将教师们的创意设计与幼儿们的艺术作品巧妙结合,共同打造和美温馨的公共环境:廊道中,蓝色纱幔、丝瓜筋、橙色树枝、原色竹片与幼儿的艺术作品相组合;楼梯上,幼儿的葫芦彩绘、薯片罐创意画、竹片画等作品依次呈现;走廊上,融入了美术大师蒙德里安艺术理念的幼儿艺术作品有序排列;水缸上的米罗创意画,墙面上的幼儿课时制作品等。通过师幼的乐思与乐创,全方位、全空间、多维度打造幼儿园的育人环境,提升幼儿的游戏质量。

(二)丰富灵动:班级环境自由自主

创设班级环境时,每个班级都有一个主色调,教师们巧妙地将班级微课程研究与班级环境有机融合,创设了互动式的环境,将环境变得更加生活化、游戏化、立体化。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深化班级环境的内涵,挖掘隐藏其中的教育价值,不断丰富和完善游戏环境与游戏材料,让幼儿们在自由、开放、有序的氛围中,享受着共创环境的乐趣。

(三)自然野趣:户外游戏区充满挑战

我 园 在“青 青 草 园”“清 清 水 园”“松 松 沙园”“变变泥园”“乐乐田园”五大户外游戏区的基础上,拓展了富有特色的户外游戏区,增加了“198 部队”“七彩画廊”“足球小将”“丛林派对”等游戏区,添置了多层次、多结构、多元化的游戏材料,还通过“集东集西”活动收集了丰富多样的低结构游戏材料,创设了“生态+野趣、创意+情境、挑战+休闲”的游戏区。户外游戏环境的改造,不仅让户外游戏更具挑战性,还真正做到了把自然还给幼儿,让幼儿回归自然。

二、借助特色课程,滋养持续成长

(一)优化课程特色,让幼儿兴趣落地

随着园所“和”文化的孕育和发展,我园结合传统节日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每月开展特色活动,如“快乐元宵节”“智慧大冲浪”“环保小卫士”“爱心大放送”“全家总动员”等一系列“和”文化特色活动。“和”文化活动的开展,既凸显了课程特色,也让幼儿的兴趣落地,为他们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二)关注幼儿需求,让幼儿多元发展

我园每周五打破班级、年龄、活动场地的限制,开展“欢乐游戏日”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同伴、场地、材料、游戏内容等。如“丛林派对”的幼儿在蜿蜒的小路上探险闯关,在灌木丛中穿梭行走,在山坡上进行角色扮演;“乐乐田园”的幼儿在写生,制作美食,照顾绿植……他们在自然中学习,在行动中感受,在探索中发展,在活动中获得多元发展。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推进,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与需要越来越被重视,课程资源也越来越多地取材于幼儿的生活和经验。教师们用心观察、聆听、记录、解读幼儿的行为,尝试在生活中发现教育契机,生成课程,如设计了“蚕宝宝的生长日记”“我们种的葫芦开花啦”“蝌蚪变青蛙”等课程。当我们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计课程、实施课程时,可以让幼儿有更多自由思考、自由表达的机会,这正是课程实施的价值所在。

(三)善用儿童视角,让幼儿生长拔节

教师们打破原有线性思维方式,去捕捉那些来自游戏、来自生活的问题与困惑,从儿童立场创新班级微课程的建构,如“足球小将”“泥园乐”“百变玉米”“农家小院”等一些班级微课程。从无从下手到逐渐梳理出详细的课程实施轨迹,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试图用儿童的视角去理解幼儿的行为,坚信幼儿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同时也发现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幼儿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课程游戏化园本实践中,教师要充分捕捉和利用一切资源、一切可能的教育契机,构建出真正适合幼儿发展的课程,让幼儿在精彩的游戏中快乐成长,为每一个不可复制的美好童年留下特有的成长印迹。

猜你喜欢

创设特色班级
特色种植促增收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班级被扣分后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