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视域下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及改进策略研究

2020-12-30甘定龙毛羽锐肖丽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16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质运动

甘定龙 毛羽锐 肖丽

(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1)

伴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出台,“健康中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给我国体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高校体育工作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体质状况的好坏与日常的体育锻炼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有效预防肥胖、抑郁症、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健康疾病。因此,对当代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体质健康改进策略,为健康中国的实现奠基良好基础。

1、全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据2015年11月发布的《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中小学生速度、柔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继续呈现逐年上升,但大学生身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主要有: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下降趋势;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继续呈现低龄化倾向;各年龄段学生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2017年《中国学生体质监测发展历程》公布时,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表示,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肥胖率连续上升,每隔五年提高2%至3%。总之近几年,大学生的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体质健康仍然堪忧。

2、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

2.1、学校教育因素

从教学内容上看,如今高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齐全,大学生在体育公选课中,更倾向于运动量小、环境好的室内体育项目,而一些运动量较大的室外运动项目,如田径、足球等运动,受学生欢迎的程度不高。从教学过程上看,大多数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没有把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有机的结合起来,过于注重大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从教学设施上看,虽然大学体育设施齐全,但是全国各大高校学生数以万计,高校体育设施常常供不应求。此外,体育设施用于体育教学时,部分大学生也需要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经常出现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锻炼相冲突的现象。

2.2、家庭引导因素

从传统观念上看,由于家长亲身感受到当前的社会压力,深知生活不易,所以主观上认为只有让孩子努力学习,找个体面的工作,孩子以后的发展才会越来越好。在此观念下,家长要求孩子放弃其它不必要的活动,尤其是参与体育文化活动。从体育参与上看,大多数父母并没有体育运动的习惯,除了饭后之余一起散步外,很少真正一起参与室内运动和室外运动,不利于孩子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

2.3、生活方式因素

生活方式是影响体质健康的重要因素。以下从大学生的饮食习惯、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手机依赖四个维度分别对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进行分析,进而了解当代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1)饮食习惯不佳。

三餐规律在大学生体质健康上,显得非常重要,但有研究发现汉族大学生有53.2%每天都吃早餐;30.8%每周吃3-5次;13.3%每周吃1-2次;2.7%从来不吃。早餐是人一天中重要的食物来源,不吃早餐会导致肌无力和反应能力下降,经常不吃还会引发多种慢性疾病,如胃病、胆结石、肥胖等。在营养摄入上,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呈现两种现象,即营养过剩与营养不足。营养过剩的主要原因是人体摄入能量远超过人体所消耗的能量,造成的能量储备,从而引发肥胖;营养不足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大学生为了达到减肥的目的,摄食不足,造成营养素缺乏。

(2)体育锻炼不足。

多数高校都有安排学生进行必要锻炼的规定,以此来增进学生体质健康,促使学生课外之余进行体育锻炼,但是多数学生以走的形式完成,并未如实的进行体育运动。尽管学生基本上都可以了解到体育锻炼对体质健康的重要性,但很多学生仅停留在有体育锻炼的思想,很少去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此外,有些大学生的自我时间管理水平和控制能力较弱,对自身课余时间把控较差,不能长期坚持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导致必要的体育锻炼得不到保障。

(3)心理问题凸显。

从当前的现状来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我国高校并不乐观。根据相关的现状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大学生在心理上已经变成了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约占总数的50%。大学生在进行心理咨询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自卑心理、嫉妒情绪、人际关系、抑郁、强迫、暴力以及心理脆弱和神经衰弱等等。还有一些学生无法承受就业或者毕业的压力,而出现了自杀的念头。可见对于当前的高校学生来说,对于他们的心理问题引起重视是非常必要的。

(4)手机依赖严重。

在社会中大学生作为精锐群体,对新生事物的接受更快,智能手机不仅能满足大学生居家办公、随时通信、而人际沟通等,还能提供娱乐上的需求,是当代大学生追逐热捧的“多媒体终端”,因此学生依赖智能手机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学生手机依赖的情况在校园生活中有近七成,手机依赖程度与体质健康状况成正比关系,手机依赖程度越大对体质健康状态越不佳。手机是一把双刃剑,大学生使用手机频率过高,长时间使用手机致使个体减少了户外出行或运动的时间,容易引起身体的亚健康,如导致睡眠时间减少、眼睛酸胀、视力下降,甚至出现无法使用手机时,会感到焦虑不安等状况。因此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态和情绪状态有较大影响。

3、大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的改进策略

3.1、学校因素改进策略

要改进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首先要培育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可以把学校的思想教育与学校体育相结合,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品质,锻炼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对体育参与兴趣;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设计教学、安排进度和选编内容等方面上要将二者有机协调安排,不仅要注重大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还要对学生身体素质有针对性的练习;最后,在体育设施上,高校应积极响应师生对场地、器材等方面的需求,对于学生普遍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应在场地建设及体育设施配备方面大力支持;在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方面,应以本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为主,限制对外开放时间,提高大学生对体育器材和体育场地的利用率。

3.2、家庭因素改进策略

家庭是知识和行为形成的基础和源头,家庭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行为的影响至关重要。

影响大学生的健康行为与父母对健康知识了解程度有很大的关联性,所以需要家长不断的学习健康知识,并对这些知识有所掌握,才能有效改进自身的不良习惯和生活方式,从而做到以身作则,以健康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影响孩子。大学生应及时与父母共同学习学校线上体质健康宣讲,积极接受来自社会、学校、社区等渠道的健康知识信息,同时营造家庭体育文化氛围,呼吁更多父母参与体育锻炼或户外运动,给学生体育锻炼起榜样的作用,为学生体质健康成长提供家庭环境保障。

3.3、生活方式改进策略

(1)合理膳食。

大学生在饮食规律上,应至少保持一日三餐,并且早餐营养齐全丰盛些,午餐要吃七八分饱,晚餐需吃清淡一些。在条件允许下提倡一日多餐,每天不应该等身体产生饿感了再摄入食物,每3-4小时补充一点能量,比如,坚果、水果等。不要用巧克力、水果饮料等甜食补充能量,会造成血糖上升过快。维持低油、低盐的饮食习惯,学校食堂尽量以蒸或煮的方式来烹调,以减少机体对油脂的摄取。多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薯类等食物都含有丰富的纤维,膳食纤维能帮助油脂的吸附。

(2)科学运动。

大学生体质健康离不开必要的运动和科学的运动。必要的运动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素质,还可以使大学生智力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做到真正的劳逸结合。科学的体育锻炼要遵循五个方面,即渐进性、全面性、个别性、反复性、意识性。渐进性是应逐步提高运动负荷和增加锻炼时间,防止运动强度过大,造成运动损伤;全面性就是我们要进行全面体能训练,而不是单纯对某一特定动作的反复练习;个别性是对待不同的人须因人而异,年龄、性别、体力、技术熟练程度不同,负荷强度和方法也应不同;反复性是锻炼者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按照健身计划和要求反复练习同一锻炼内容。大学生应按照以上五个方面,制定出合适自己的锻炼计划,在计划执行中出现身体不适要及时调整运动强度。另外,科学的体育锻炼还要注意这几个方面:在体育锻炼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过程中注意自我保护,必要时需戴上运动护具,锻炼完后需对身体进行拉伸放松;最后,无论在运动前、中、后都要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

(3)心理平衡。

可以在高校中开展心理咨询,它不仅能使大学生建立强大内心,还能让大学生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若自身情况与自我评价越相符,那么社会适应能力也会随着增强,所以高校教师应帮助学生们客观地了解自己,明确自我的优缺点,从而对大学生的人格进行不断的改进,从而提升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其次,大学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适应能力和调节能力,如果出现自卑和焦虑的情绪,应找到对其进行宣泄的途径,从而时刻保持心态的良好;最后,大学生应积极地参加体育运动,它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治疗心理问题的方法,能够帮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和心理训练,提升自己的抗压能力,促进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4)限制手机依赖。

高校应当正确引导学生如何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环境中使用手机,帮助学生加强使用手机的自律性。另外,高校应开展相关安全教育宣讲会,通过线下讲座向学生普及使用手机所产生利弊知识,使学生更早意识到过度依赖手机的发展过程及危害,进一步提高学生自我认知意识。此外,以丰富多彩的体育社团文化引领大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高校学生会应加大体育社团的宣传力度,开展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运动比赛,并鼓励他们积极加入到体育社团活动中,丰富大学生课外生活的同时,提高面对面的社交能力,拓展自己的朋友圈,减少当代学生对智能手机的依赖。对于学生自身来说,首先,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使用手机观念,让手机为自己服务,而不是自己为手机服务,应以高效便民的观念使用在学习和生活上;其次,可以用手机下载运动APP,主动了解体质健康知识,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从而达到监控自身的体质健康的目的;再次,可以把正确使用手机的过程,分享至朋友圈,召唤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进来,杜绝过度依赖手机;最后,建议大学生应早睡早起,不要在睡前睡后使用手机,主动让手机远离身边。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质运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