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毽球入门及踢球基本技术在实战中的运用

2020-12-30何娜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16期
关键词:来球毽球落点

何娜

(新疆财经大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毽球运动是由民间踢毽子活动发展形成的传统民族类体育项目,而踢毽子也广受我国青少年群体的青睐,因此毽球运动在我国有着坚实且广泛的基础,现举办有全国职工联赛、中小学锦标赛、全国锦标赛等赛事,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中的正式竞赛项目之一,毽球运动当前已然逐步发展为一项战术特点鲜明,技术特点复杂、全面,对抗过程激烈、高竞技类的体育竞赛项目。而如今高校内展开高质量的毽球课程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当代大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还可促进全民健身、激发学生爱国热忱与民族精神、丰富学生文体活动内容。而大学毽球教学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而是需要体育教师在熟练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归纳,应用合理化、科学化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顺利入门,且使他们可以灵活、合理应用踢球基本技巧,往后的训练就会渐渐变得轻松起来。

1、毽球运动概述

1.1、技术概述

(1)发球技术,即在击球的瞬间脚部爆发用力且脚面绷直,加快毽球力量和飞行速度,发球需具备目的性强、落点准的特点,使球擦网而过,进而增加对手接球难度;

(2)接发球技术,即要求接球的动作幅度要小、稳定且速度要快,基本上在接发球时可以一脚到位,促使二传手可以轻松的处理一传手发来的球;

(3)勾球技术,主要具备以下三种特点:第一点,主攻手的制空权,通常需要依靠身高优势来抢占;第二点,主攻手需具备一定的力量,因为勾球突网能力强且势大力沉;第三点,身材不高的主攻手与其他主攻手相比技术全面、动作灵活且进攻成功率高、落点佳、进攻路线多;

(4)主攻技术特征,主攻手在面临二传手不同类型的传球时,都可恰当的进行处理,主动迎球进攻,攻球失误率较低;

(5)副攻受所需要具备的技术,通过快速助跑进行前踏攻球,不仅不需要跳得高,还需要踏的准,在进行踏球的瞬间将小腿快速屈膝,以此来增加下压球的力度,避免触网,此外,踏球有变向突然、可前可后、可左可右的特点,而变向球通常具有落点角度小、速度快的特点。

1.2、战术概述

通过总结往届全国体育运动会中的毽球比赛可将其中的战术概述为一下几类:第一种,选用一名主攻手,为其配备两名防守型队员,可将其称之为“主攻型”战术,此类配备中主攻手失误极少且勾球成功率高,是主要的得分路径,在防守层面,失误率低,防守严密也是取胜的关键性因素;第二种,主攻手的身高占据优势、突网能力强、勾球势大力沉,而副攻则善于转移进攻、勾踏配合熟练、进攻点不定且踏球威力大;第三种,将头攻作为主攻手的战术。

2、毽球入门教学

常规的毽球教学步骤通常是现讲解基础的入门知识和踢毽方法,随后再进一步讲解战术、攻球、传球等。由于学生在初阶段的练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脚踢不到球的状况,再加上毽球运动入门初期本就有一定的难度,若掌控不好练习的度,就会致使学生失去练习的积极性,甚至丧失信心。为此,教师在教学生踢球之前需要适当地补充一些入门知识和熟悉球性的内容,尽量不增加练习难度,让学生较为顺利的掌握并懂得一些入门知识和技巧,通过特殊方法增加学生踢到球的成功率。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在毽球上系一根长度合适的绳子,拿住绳子另一端,不断练习踢球的动作,这样做的原因,一是增加学生踢到球的次数,增加其练习积极性,二是让学生通过入门练习切实分清支撑脚和踢球脚各自的作用和基础动作要领,为进一步学习毽球运动奠定基础。与此同时,毽球运动入门教学还可以将最简单的基础动作脚内侧踢毽作为教学切入点,例如,在学生练习前,要求他们两膝微屈、左右两脚自然开立、将两手放松、自然地垂放于体侧。在进行踢球练习时,则要使学生将身体的重心快速转移至支撑腿上,而踢球腿的腿部动作为由大腿带动小腿部由下至上进行摆动,使学生在踢球腿摆动练习中渐渐掌握裸关节内翻、膝关节弯曲、髓关节外张的基础性踢球姿势。在学生脚部接触到毽球的瞬间,需教师帮助学生端平踢球腿部,且接触球的部位需要在脚弓内测中部区域,将击球点尽量保持在体前40cm处。在踢球练习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协调踢球腿标准完成基本送球动作,在通过一段时间的踢球练习之后,不仅可有效引导学生成功入门,还可提升他们的踢球积极性。学生在不断熟悉球性的练球途中,会在不知不觉之中逐步了解到踢球脚和支撑脚的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其他踢球脚法的练习就会变得容易起来,学生练习效率也会随之提升,明白不同的踢球脚法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毽球接触踢球脚的部位方面。平时我们常见的入门踢球技能一般包含了移动、踢球腿摆动的标准型、支撑腿的力度、毽球落点的准确判断、脚和球的接触位置等。这些细节都是基础踢球技能的重要组成,入门教学时先为学生详细讲解基础踢球方法再讲解拓展性踢球技能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练习和理解难度。重要的是教师需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善于和学生共同交流、讨论并总结毽球练习要点,一起寻找出其中共性的、基本的、内在的联系,使学生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到不同踢毽技巧间腿部摆动方式,毽球与脚接触点之间存在的异同,进而带领学生轻松入门。

3、毽球技术的实战应用

3.1、脚内侧踢毽技术

作为一项基础性质的且使用频率最高的踢球技术 “脚内侧踢毽”不仅可单独使用,在将其与腿部、胸部、头部踢球技术组合衔接使用时,它的效用将会被最大化。在毽球实战比赛中,常常会被参赛者应用于以下三类情形之中:第一类情形,接对手发来的球时。此时需要参赛队员积极主动的迅速调整好最佳的位置,务必要做到起球到位,为二传队友争取调整球的一次机会;第二类情形,我方开始组织进攻球进行传球时。此时想要传好球,就必须具有良好的习惯,使队员可及时处理好攻球队员和传球队员之间、传球方向和队员之间、毽球和人之间科学、合理的关系。因此,需要在学生具备良好传球习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控球能力,使得学生可传近网球,也可传远网球;可传拉开球,也可传集中球;可传低球,也可传高球,除此之外,通过训练还可以传变向球;第三,用于防守正面来的且高度位于裸关节间的来球。由于毽球运动中比赛攻球具有落点变化多、飞行速度快并且飞行路线短点的特征,致使防守难度增加,而脚内侧踢毽就是防守的基础技能之一。

3.2、头部起球技术

当毽球向队员头部飞来且时间不足以用来转身和移动时,头部起球技术常常会被应用于实战之中,主要起到调整来球、缓冲、堵截来球的用处,通常与其他技术如脚内侧踢球衔接使用,并不能独立达成目标任务,利用两次击球机会来将毽球调整到位,虽然说实战中用到头部起球的机会很少但是依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防守型技术。

3.3、脚背踢毽技术

该技术是一项防守型、起到紧急救球的作用,且左右脚都可使用。在遇到对方来球落点低、速度快且与身体距离较远无法及时赶到接球时,就需要用到脚背踢球技术,防守队员需要快速运动,跑至毽球落点位置将球勾踢救起。

3.4、腿部踢毽技术

当来球位置低于队员腹部、高于膝关节并且来球速度过快没有调整位置的时间时,常常会用到此项技术,腿部踢毽技术可单独使用,将来球一次调整到位,不过在大多数实战情形中都需要与其它类别的技术动作衔接使用。比方说,防守时可与脚背踢毽技术衔接使用,在接发球环节则与脚内侧踢毽技术衔接使用。

3.5、脚外侧踢毽技术

该技术也是一项在实战中不可或缺的防守型技术。当对手来球速度快而平,落球点位于身体侧面亦或是从肩边、体侧向后场飞行时,队员往往会来不及转身和调整自身位置,此时就可使用该项技术拦截来球,用来扩大防守面积,提升防守的成功率。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实战中的来球位置、速度、走向都是瞬息万变的,任何技术的应用都离不开刻苦的训练过程,教师可在平时训练过程中亲自操作多为学生创造不同情形下的对方来球,让学生切身体验各类实战情形,在日常练习中就累积一定量的实战经验,此外,教师还可多组织一些校园内部、班级内部的毽球比赛,以此来培养学生实战水平,逐步掌握“脚内侧踢、脚外侧踢、腿部踢毽、头部踢毽、脚背踢毽”等多项技术,并将其合理应用于实战情形,做到防守兼备。在提升学生毽球技能的同时,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来球毽球落点
梅西甘当人墙
基于空间分层组合设计的火箭落点实时计算模型
毽球运动在中小学中的推广研究
乒乓球拉球技巧及训练方法探讨
毽球的脚内侧踢球技术高坪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毽球教案
飞身阻挡
美火星轨道器拍到欧洲着陆器落点图像
越南毽球运动发展史回顾述评
毽球运动的推广模式研究
正手攻球技术理论实践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