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材巧切入,备考文言精耕耘
——浅析文言文备考中教材的使用
2020-12-30安徽陈士同
安徽 陈士同
教学与考试分离是高中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多年沉疴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教材变成了鸡肋。在现实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弱化,甚至淡化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把腾挪的时间用在考试知识点的剖析,应试技能的训练和考试规律的总结归纳上。这样,很多学生对教材只是囫囵吞枣地了解。因此教材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在育人、树人过程中应有的价值就被弱化了。
其实,拨开表象的云雾,仔细分析教材内容与考试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点,我们不难看出,虽然试题语料形式和呈现样式与教材内容少有重叠,但语料特质和试题考查的指向还是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重合度。形式不同,往往给人造成错觉,导致师生在处理教材时不是精耕细作,而是浮光掠影。不过,仔细分析近几年选入试卷作为考查的语料可以看出,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不论是论述类阅读、实用类阅读,还是文学类阅读,乃至古诗文阅读,在必修和选修教材中都能够找到材料的母体,只是内容不同,而材料体式、文章解构的方式、谋篇布局等都有内在的关联性。教师教学中应该精耕教材内容,熟稔教材的知识能力体系、思维体系、审美体系和文化体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处。不论试题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万变不离其宗。同理,学生只有夯实了基础,通过教材学习和知识点的梳理,建构知识体系,训练能力和思维,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检测和未来的高考。
文言文阅读是每年高考语文必备的题型。近年高考全国卷对文言文的考查,不仅分值稳定——19分,试题数量和样式也相对固定——三道客观题,一道翻译题,而且材料内容基本都是人物传记。认真分析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不论是文言知识、文化常识还是思想内容指向,从教材中都能够找到原型。在平时教学中,学生如果把教材内容吃透,就不至于出现“怕文言文”的情况。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以教材为抓手,引导学生按照《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划定的范围参照近几年高考试题考查的内容精细复习,文言文就不会成为短板。学生如果能够立足教材,进行“移花接木”的变式训练,就能够提高应试的能力。笔者认为,在学习备考中应从下面几个方面用好教材。
一、变通教材,用活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媒介,学习的抓手,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语文素养的依托。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是教学应该一以贯之坚持的原则。既然这样,在教学与复习时,“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地利用教材,其作用才能有效发挥出来。以现行的教材体系看,文言文占相当比重的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文言文凝聚着先人的智慧,不仅蕴含深刻的哲理,还饱含丰富的思想情感。从这个层面说,学习和了解文言文,就是把古代的优秀文化接续下去,就是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传承下来。朱自清先生说:“文言文教材目的不外乎两个:给学生做写作的榜样或范本,使学生了解本国的文化。中学生应该诵读相当分量的文言文,特别是所谓的古文,乃至古书,这是古典的训练,文化的教育。”而从教学与考试的角度看,文言文阅读是高考必考的内容,而且占有相当大的分值。要保证考试中这一块“不掉链子”,只有在平时的学习中慢慢积累。
当然,这里的积累不仅是知识的静态储备,还应该有动态的能力与思维训练。就教材看,入选的文本不论从形式体式上,还是在内容思想上,都堪称典范。从近几年高考语文对文言文考查的内容看,全国卷的选文基本上是人物传记;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也都集中在文言句读、文化常识、文本内容的理解和人物性格的评价以及文言基础知识(文言文翻译考查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上。这些内容虽然没有分门别类地在教材中呈现,但都分布到具体的篇目中。只不过,有的是直接呈现,有的是变相渗透。平时的教学应该从教材中抽离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句篇章进行训练,这有助于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言文素养的提升。
如文言句读,虽然选文已给出标点,但仅仅是当代人为了阅读理解的方便而进行的切分。众所周知,古人写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这样,因人们对文本语句理解的不同,同样的句子就有了不同的划分方法。教学中,师生可以立足教材,根据文言句读的特点,从教材中精选具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二次加工,围绕句读考查涉及的常见类型进行训练。例如《师说》中“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该句在教材里是“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而从句意和古代骈文格律的要求看,这样划分未尝不可——“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从利于理解的角度看,后者更具体清楚。
文言文素养的培养,除了包括理解能力,语感也是重要的方面。而语感的培养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实现。在具体操作时,可以把文章中的标点符号略去,学生在“裸读”的基础上尝试断句,然后与原文对照。反复训练,举一反三,这样,学生的文言断句能力就会有潜移默化的提高。文言断句可以这样训练,文言文翻译也同样可以立足教材,从中挑选一些经典的、与高考文言文翻译的语句相似度高的语句。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该句中包含词类活用与重要实词、疑问代词的含义;再如《荆轲刺秦王》中“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该句包含词类活用、特殊的文言句式等。这些语言点都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文言文翻译的得分点。师生平时应立足教材,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对提高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大有裨益。
二、梳理教材,用准教材
教材是教与学的根本。学生在不同学段,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编写的教材体系学习建构知识、训练思维、培养审美、理解文化,养成基本的学科素养。语文教学虽然从表象上存在考试与学习相脱节的情况,但从本质上看,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性。因此,在一轮复习阶段,对教材内容的梳理有助于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当然,这种梳理不是散点式的,而要形成条理性、系统化。把教材内容以一定的标准建构起知识框架的过程,就是对学习的内容进行解构和二次编码重组的过程。删去次要的枝叶,保留重要的主干,再把这些融入学习之中,这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以文言文而言,高考考查内容包含的几个方面都分散在不同学段的教材之中。从人教版教材看,五本必修教材、两本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和《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是文言文学习的主要载体。从教材选文看,不论是文章体式,还是题材,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经史子集都有涉及;而从选文内容和语言风格看,很多文章与考试选用的语料有很大的相似度。学生如果能够熟稔教材内容和语言特色,考试时面对文言文阅读材料就不至于有陌生感。当然,对教材的精准使用,除了宏观上感知文章的体式风格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对具体的文言现象进行归类梳理,建构知识体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如文言词汇,高中学生应掌握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涉及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而这些词语都散布在具体的学习篇目中,如《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过秦论》《前赤壁赋》等文章。如文言句式,常式句、变式句、固定句式等在《荆轲刺秦王》《寡人之于国也》《兰亭集序》等文章中广泛使用。再如文化常识,爵位划分、科举考试、计时纪年、官职变迁等在必修和选修教材的古诗文中都有涉及。
在对这些知识进行梳理时,应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再适度的引申拓展,由课内辐射到课外,建立知识树,形成思维导图。二次加工教材内容,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如特殊句式,《劝学》中有“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前赤壁赋》中有“客有吹洞箫者”,《荆轲刺秦王》中有“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等,这些句子都是定语后置句。《师说》和《种树郭橐驼传》《项羽本纪》等文章有若干宾语前置、介词短语后置等。省略句是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句式,也是考试常考的知识点。梳理时,学生应该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准确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出来。经过反复训练,才能有语感和意识。
三、整合教材,用精教材
不论是对教材内容的梳理,还是对教材的二次解构,最终都要回到对教材内容的整合加工上。只有经过这个流程的操作,带有个性文本特质的知识经过主体性的加工之后,才具有共通的普遍性价值。而对教材内容的整合,除了知识性的,思想内容方面也不可淡化。从教材选文蕴含的主题看,可概括为“家国天下情,人生穷达意”,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生命本体的观照与思考占据选文的主导。在对这些内容的梳理整合中,除了可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拓宽认识世界和思考人生的视野。当然,从应试的角度看,整合教材内容主要为复习备考服务。
从近几年全国卷文言文考查的语料看,人物传记占据主体位置。从选择的材料看,尽管传主的朝代不同,但基本上是以贤臣良将为主,传主多具有可贵的精神品质。即使品格上或多或少存在瑕疵,但都充满正能量。而把教材所选的文本与考试的语料进行比照,人物传记类的文章在必修和选修中都有收录,而且在语言特质上有很大的贴合度。如必修教材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和《张衡传》,选修中的《种树郭橐驼传》《项羽本纪》等。
除了形式上的相似,仔细分析近几年文言文考查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很多考查内容在教材中都能够找到根据。就人物传记而言,该类文本基本上采取的是以时间为经线,即按照时间的顺序介绍人物,叙述与人物有关的事件;再以不同地点、不同职位所做的事情为纬线,通过事件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品性。这种经纬交叠的叙事写人方式让人物变得立体而丰满。像教材中的廉颇、蔺相如能够以国家利益为重,具有为了维护国家利益甚至不顾自己生命的士子情怀;苏武表现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的骨气;张衡精于科研,善于文学,心怀国运等。这些品质在试卷选文的传主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除了思想内容和人物品行上的相通,文言知识方面,教材中出现的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等在高考中都成为高频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如《陈情表》中关于官职的变迁所使用的词语,“除、擢、左迁、右迁”等;《烛之武退秦师》中关于军事方面的用语,“军、次、封、鄙”等;《苏武传》中关于外交和问责方面的词语,“会、阴、白、坐、让、谢”等。将这些知识点进行整合归纳以后,再运用到考试中,个性的内容就具有了共性的意义。
教材内容是以静态固化的形式存在的,整合时除了把文本中带有普适性的价值挖掘出来,还应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适度拓展。这样,从课内到课外,找准契合点,所学的知识才能服务于所考的内容。当然,整合的目的不应止于使教材内容条理化,而更应该以之为依托进行共性化的延伸,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