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表达得体题的考情分析及答题技法

2020-12-30广东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0年5期
关键词:书面语语病语段

广东 柯 妮

语言表达得体题在2017年及2018年全国卷中连续出现,并占据了重要分值,而全国卷在2017年之前的五年里却没有考查过这一知识点,但是语言表达得体题作为考查“语言得体、准确”这一考点的最有效考查形式,在高考中自有一席之地。

笔者认为,在一轮复习备考阶段,要想全面复习,那么不可忽视对语言表达得体题的复习。很多学生在一轮复习备考过程中缺乏有迹可循的备考策略做指导,导致复习效率低、效果差。笔者从《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出发,以2017年和2018年高考全国卷真题为例来梳理语言得体题的考情变化,探寻切实可行的答题技法,帮助学生掌握语言得体题的答题规律,提高语言表达得体题的得分率。

一、考情梳理

《考试大纲》对“语言表达”的要求是“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而语言表达“得体”的定义为:根据语言环境来判断语言的使用是否准确恰当。语言得体题虽在2017年和2018年全国卷中均有出现,但考查形式与考查内容存在着较大差异。

【真题重现】

【例1】(2017年全国卷Ⅲ第19题)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

A.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他们。

B.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了。

【例2】(2018年全国卷Ⅲ第20题)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获悉文学院下周举办活动,隆重庆贺先生教书50周年,我因俗务缠身,不能光临,特惠赠鲜花一束,以表敬意。随信寄去近期出版的拙著一册,还望先生先睹为快。

盛夏快来了,请先生保重身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考查形式的变化

(1)题型设置及分值的变化

2017年全国卷Ⅲ语言得体题题干措辞为“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即从四个选项中选择出一个正确选项,2018年全国卷Ⅲ要求在一个语段中找出五处错误并进行修改。题型从客观题变成主观题,考查难度增大。同时,分值也从3分变成5分,考查比重也有所提升,可见,语言得体题这一题型的考查在全国卷中逐渐占据了重要份额。

(2)题目材料的变化

2017年全国卷Ⅲ以单项选择题的考查形式出现,题目材料为四个独立存在的单句。2018年全国卷Ⅲ的题目材料则是一个完整的文段——由多个单句组合而成的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语言得体题就是由三个单句有机组合成的一封书信,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做出了进一步要求,从简单的单句阅读转变为复杂的文段阅读。

2.考查内容的变化

以2017年全国卷Ⅲ为例,语言得体题考查的是“承蒙”“高足”“不吝赐教”“恭候”的使用是否得体,即判断谦辞、敬辞的使用是否合理恰当。“不吝赐教”归属敬辞,用于请对方多加指导。根据语言对象以及句意“向‘您’寻求指教”表达得体,正确选项为C项。而在2018年全国卷Ⅲ中,除了“光临”“惠赠”“先睹为快”这三个谦敬辞使用不当外,“教书”“快来了”属于口语化表达,不符合本题书面语的语体要求,也不得体。从2017年到2018年,语言得体题的考查内容不再局限于谦敬辞的考查,在此基础上还增加了对书面语及口语等语体规范的考查,考查知识点增多了,考查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

二、答题技法

根据这两年全国卷对语言表达得体题的考情分析,笔者针对这一题型探寻出相应的答题技法,概括为三步:找谦敬、查语病、看要素。但是具体的答题过程中,须注意,不是所有题目都需要这三步,而是在题目设置中明确指出只考查其中一种或两种情况,这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1.找谦敬:谦敬辞的运用是否恰当

中国是礼仪之邦,言行举止有礼有节,在语言表达中应注意谦辞、敬辞和文明习惯用语的使用是否恰当。谦辞往往用于自谦,表示自我谦虚;敬辞则是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谦敬辞是语言表达得体的基本内容,考生在做这类题时,应该先着眼于文段中的谦敬辞,根据句意及话语对象来判断谦敬辞的使用是否合理,并做出修改。

【例3】请找出下面语段中四处不得体的词语,并作修改。

闻此消息,我十分无奈,于是我又再次打电话垂询这位资深的老编辑,希望他能认真详尽地看看我的书稿,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

这则文段中涉及的谦敬辞“垂询”属于敬辞,意为对方对自己的垂问。在这则语段中,“我”作为说话者,“老编辑”作为对话接受者,“我”打电话询问老编辑时应该使用谦辞,此处谦敬辞使用不得体,应该将“垂询”修改为“咨询”。

2.查语病:内部语境中的表达是否顺畅

语言得体即根据语言环境来判断语言的使用是否准确恰当。语言环境包括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即文本中的上下文。判断词语运用得是否得体,就需要把词语放在句子中,根据文本的上下文来查看表达是否顺畅、连贯。

上述例题语段中有四处不得体的词语,做题第一步“找谦敬”,敬辞“垂询”有误,另外还有三处词语不得体。依照第二步“查语病”来操作,遵循病句题的做题逻辑,逐句找出语段表述有语病的词语。“又再次”中“又”与“再次”含义重叠,“资深”与“老”、“认真”与“详尽”均存在语意表达累赘重复的语病问题。因此,这道语言表达得体题的四处不得体词语为“垂询”“又”“老”“详尽地”,不得体表现为谦敬辞运用不恰当以及内部语境中表达不顺畅。

3.看要素:语言表达是否符合外部语境中多种要素的要求

语言表达的外部语境包括对象、场合、语体、目的等多种要素。语言表达得体题的题目材料往往选取社会日常生活中的沟通用语,这就要求考生置身于说话者的话语场合,设身处地地考虑说话者的接受对象、所在场合、语体风格以及说话目的等,继而做出判断。同时还应注意,日常的话语交际是处于一种复杂的社会情境中的,做题时不能仅凭单一要素做出判断,还应将多种要素放在一起综合考虑。

【例4】(2018年全国卷Ⅱ第20题)下面是某报社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如果您是重大事件的参加者,事故现场的目击者,业界内幕的打探者,社会热点的关爱者……请与我报“社会深度”栏目联系。本栏目长期公开征询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等着您的支持。

通读语段,这则语段中没有谦敬辞,因此略过第一步。第二步“查语病”:“重大事件的参加者”语意表达不准确,“事件”与“参加”搭配不当,应将“参加”修改为“亲历”;“关爱”与“社会热点”搭配不当,应将“关爱者”改为“关注者”;“征询”与“线索”搭配不当,应将“征询”改为“征集”。第三步“看要素”:这段文本的说话者是报社,接受对象是读报者;表达目的是面向读者公开征集新闻信息;文体为征集启事,因而有语体规范要求,应使用书面语。综合考虑多重语境要素,这则语段需采用真诚、严肃的书面语。“打探者”用语不庄重,应改为“知情者”;“等着”口语化,应改为“期待”或“等待”。

4.看考查要求: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以上答题技法是建立在一般规律之上,实战训练则要求考生认真审题,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具体作答,不能一概而论。如2018年全国卷Ⅰ语言表达得体题的题目设置为“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这则题目直接指出不得体之处就是“不合书面语体”的地方,考生只要根据答题技法第三步“语言表达是否符合外部语境中多种要素的要求”,抓住“书面语体”这一考查要求进行答题即可,不需要按部就班地从第一步到第三步,兼顾三个知识点。

三、总结

猜你喜欢

书面语语病语段
浅谈中年级“语段学习”实践策略
柬语母语者汉语书面语句法复杂度研究
基于语段加标推导和特征核查的TCG分析及接口区分条件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段压缩
关于初中学生书面语感的思考与提升策略
去除语病,拥抱健康作文
高考语病题辨析三部曲
例谈词语语义重复的问题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语病例说
从语法范畴视角解释日本学生英语书面语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