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化生根,以精神铸魂,以情境育人
——2020年全国卷Ⅲ试题评析及备考建议

2020-12-30四川李永严杨国蓉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0年5期
关键词:考查文本情境

四川 李永严 杨国蓉

2020年全国卷Ⅲ试卷结构、题型结构基本稳定,选文精当巧妙,试题命制难度适中,稳中有变,侧重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区分度明显,既彰显了立德树人导向,也落实了语文关键能力的考查。

一、试题变化点

1.论述类文本阅读强化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推理能力的考查,能力考查层级较往年有所提高。如第1题,过去高考主要考查信息筛选能力,2020年全国卷Ⅲ除继续考查信息筛选能力外,还考查概括、提取、对比信息等能力,增加对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等的考查,能力层级提升。又如第3题C项将文本内观点与文本外观点进行对比,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能力要求提高。

2.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材采用新闻人物访谈,第6题的变化最大。第6题聚焦应用能力,由筛选概括信息要点转换为分析方式,能力要求更高,属于创新题型。过去此题一般为原因、作用、异同、措施等的概括,主要考查“做什么”,但今年指向的是“怎么做”,更加体现对过程的关注,充分结合新闻访谈的特点,落实了实用类文本特征即“实用”的特点,立足于语言的实践应用功能,指向学生语言运用的核心素养。

3.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回归散文,打破小说一统全国卷天下的局面。选材通过叙写普通劳动者对信仰的追求,增加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试题考查学生语文阅读的基础能力,即对散文的内容、艺术特色、结构、标题的分析、理解、概括、鉴赏等能力,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有所提高。

4.文言文降低了难度,真正落实了《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标准。选文传主所处时代相对稳定,人物关系简单,职务变动不多,事件不复杂,条理清晰。文章与教材结合紧密,没有偏难字词。如文化常识题,2019年全国卷Ⅲ考查的“三晋”固然在历史上较为著名,但对理科学生来说较难,缺乏能力区分度。今年考查对官职“太守”的理解,依据《考试大纲》,立足教材。翻译没有疑难字词,没有让考生“以今律古”的实词,学生只要立足文本,结合语境,即可翻译。

5.古代诗歌阅读延续2019年全国卷Ⅲ主观题采用比较阅读的考查方式,但由2019年全国卷Ⅲ对唐诗语言风格的比较分析转变为宋诗中的物象与唐代历史人物形象特点之间的比较,强调文本内与文本外知识联系,考生必须要有相应的知识储存,运用联系的观点对人与物进行对比,找出相似点。

6.默写题虽然延续理解性默写考查方式,但初中部分的分值增加为4分,高中部分的分值为2分,打破了过往默写题分为高中4分、初中2分的固定格式,拓宽了考查方式,纠正了部分考生背诵时重高中轻初中的不良倾向。

二、试题命题导向

(一)传承与批判:以文化生根,传统与现代并举

今年高考选文聚焦文化,回应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考查”的要求。素材选择中,有《谈谈〈古文观止〉》对文化经典的阐释评价;有《对话〈钟南山:苍生在上〉作者》对当下时事热点的文化探讨;有《记忆里的光》,从文学的角度叙述作者成长的历程;更有语言文字运用题中关于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的关系论述,以大格局、大视野,从古到今,从内容、思想到形式,既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也展示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深远影响。高考引导学生热爱文化传统,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学生心灵生根发芽。高考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关注当下,弘扬中国精神。

在传统文化传承问题上,选文并未一味推崇,而是传承与批判并举,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如论述类文本阅读对《古文观止》既肯定其文学主张、思想性、艺术性和编选体例,也指出“编者识力不高”“受到八股文的影响”等缺点,既指瑜也不掩瑕,引领学生反思经典,批判继承。更难能可贵的是选文在缺点的指认上并未绝对否认,语言有分寸感,如缺点第2点“不免受到八股文的影响”,用词严谨。而且站在编者角度考虑,缺点出现的缘由是“这些传记议论多而不致力于刻画人物,编者选这些是看中它们的唱叹和转折”,有利于学生实事求是和严谨治学的精神培养。

综合来看,2020年全国卷Ⅲ整卷更为深沉地体现了文化自信。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语言文字运用17~19题中,选文通过探讨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的关系,展现了对我们中华文化的自信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性,符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评价标准。

(二)外观与内省:以精神铸魂,自我与时代交融

今年高考以精神为内核,回应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中“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并促使学生将其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动自觉,从而共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要求。有对中国精神重要影响的直接论述,有对中国精神的情境理解默写,还有中国精神对个体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促发,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高考导向作用。

试卷关注时代,注重时代英雄的引领作用,从文化的角度切入,展现英雄的平民性和先进性。如对《钟南山:苍生在上》的作者的访谈,从第三者的角度再次反思英雄带给人们的现实力量,同时说明英雄来源于生活的历练,英雄就在身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英雄,热爱英雄,学习其勇于担当时代责任的精神品质。

试卷反思自我,由外到内,又由内向外,彰显自我生命特质,关注自我在大时代的存在感。如作文写作“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强调个体在世界中的生命价值,通过三问“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来审视自我,发现自我,规划自我,让个体的生命价值在时代浪潮中彰显。同时通过“镜子”的暗喻,体现时代英雄、名人楷模、先锋模范等的引领作用,体现生命个体的修正、完善功用。

(三)思变与回归:以情境育人,思维与语言并重

今年高考试题以情境为载体,注重考查学生思维与语言运用能力,回应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中“情境正是实现这种‘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考查的载体”这一要求。“情境”是指真实的问题背景,是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情境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生活实践情境”。这类情境与日常生活以及生产实践密切相关,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的能力。如2020年全国卷Ⅲ第20题关于粮食的基本功能的考查,从语句衔接角度解释食物如何转化为能量。第二类是“学习探索情境”,此类情境包含学习探索和科学探究过程中涉及的问题,解决此类情境中的问题,必须启动已有知识开展智力活动,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如2020年全国卷Ⅲ第6题:“钟红明是如何做到在对谈中引发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基于问题,学生必须回到访谈情境,追根溯源,分析话题走向深入的原因。

今年高考试题以思维为重要抓手,体现了今年高考试题的思变性、创新性。思维是学习者在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创新的内在认知品质,分为科学、人文和创新思维三种。在试题中,思维考查主要体现在对各类文本的分析、概括、理解、联系、推论、判断等思维运用上。过去思维考查主要体现在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语言运用的考查,但2020年全国卷Ⅲ在文学类文本、诗歌鉴赏也体现出了强烈的思维考查指向,如第8题考查叙述层次概括,第9题考查标题串联性,对学生逻辑思维、关联思维、概括思维等进行了考查;又如第15题考查物与人的相似性,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体现了今年高考题的思变性、创新性。

2020年全国卷Ⅲ试题具有回归性,主要体现在回归文本基本内容和形式、回归个体生命和人文叙述两大类。回归文本体现在考查学生对语言和结构的最基本的理解,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特点。以问题为导向,引领学生解读文本,知道作者表达什么,怎样表达,对语文教学、语文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如今年文学类文本回归对文本最基本的层次概括能力、标题统摄能力的考查,语言运用题继续回归压缩语段概括,返璞归真,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指明了语文学习教学的最简单、最朴实的目的。回归个体生命和人文叙述主要表现在注重个人对生活的体验和领悟,以人文的笔调叙述,这是2020年高考试题作文版块的重要方向。在经历了任务驱动和宏大叙述之后,2020年全国卷Ⅲ继续采用回归个体生命的角度,以小切口展示大格局、大人生,引领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个体的价值和时代的需要。让学生身处熟悉的场景,有话可说,有助于抒发真情实感;让学生对作文不再陌生,能从内心真切喜欢作文。

三、备考建议

(一)重视阅读选材,注重文化多样性

在教学中,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紧扣时代脉搏,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文本阅读。需要多样化选材,注重个体生命体验,注重时代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关注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聚焦文化现象积极学习、仔细剖析、鉴赏评价,从而不断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二)加强阅读教学,切实提升学生基本阅读能力

2020年全国卷Ⅲ高考试题命制方向回归对文本的最基本能力的考查,看似简单,而实质上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很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落实阅读训练,增加学生诵读时间。既要强调课内阅读,更要强调课外阅读;既要注重单篇阅读,也要注重整本书阅读。从最基础的概括能力入手,科学系统地指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三)加强思维训练,提高学生高阶思维水平

高中教学轻视思维训练,即使有思维训练,也是零碎化,不系统。《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学科素养,而思维方法是提升学科素养的重要抓手和途径。高中学校应开发系列思维训练课,有条件的可以开发思维训练校本课程,由低层级到高层级,逐步提升学生思维水平。

(四)重视基础能力,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生成

高考试题在经历了繁华喧嚣之后,逐步回归对语文基础能力考查的基本方式,即分析、概括、理解、扩展、压缩等最基本的考查方式。在教学中,减少浮华,回归基础是语文教学的方向和趋势,教师应将学生的基础能力培养作为重中之重,加强学生自主实践,切实提升语文水平。

(五)关注时代,彰显个体生命价值

新时代青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理应具有时代精神和责任担当。学生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读书看报,上网浏览时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国际格局,以天下为己任,不断学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敢于担当国家未来建设责任,规划个人生命价值实现途径与个人能力提升路径。

猜你喜欢

考查文本情境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