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字理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20-12-30付玉梅
付玉梅
汉字的学习绝不仅仅是知道这个字有几笔、该怎么写,而是要培养汉字思维,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形成自主识字、自主探究的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的课时量变少,识字量增加,如果依然采用机械记忆,不仅识字效率低,还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以上情况,笔者在识字教学中采用了字理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见形知义,提高识字效率,减轻学业负担,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感受汉字奥妙,激发对祖国文字的热爱。
1.溯源取象,感受字理之妙。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不会刻意追寻汉字的“理”,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将抽象的汉字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图画或视频,让学生以视觉取“象”,融合思维,形象记忆。如教学“舞”这个字,写起来特别容易出错,笔者就采用视频演示的方式,展示了“舞”从图画到抽象字的过程:一个人手里拿着两串牛尾,两只脚交替上下踩。从甲骨文到楷书,孩子们形象生动地理解了“舞”的四个小竖代表两串牛尾,下面的两部分代表人的两只上下跳动的脚,抽象的符号变成生动的形象后,孩子们理解了“舞”的意思,从听写效果来看,字理识字大幅降低了出错率。
2.拆分释义,感受字理之趣。
古人对两个或多个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提取其中最有意义的部件组合在一起,产生一个新的意思,这种合成新意的方法称为“会意”。小学低年级存在很多会意字,它们让汉字的认读和理解充满乐趣。在学习会意字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分析意思,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学习方式。如学习“岩”时,将其拆分为“山”和“石”,寓意山上坚硬的石头才是岩石;“富”,“宀”代表家,有房子,家里有人口,有良田,就代表富有。
3.类推比照,感受字理之巧。
在学习“歌”字时,很多同学会把右边的“欠”写成“攵”,怎么办?笔者首先让一位同学到前面唱歌,请大家观察他在唱歌的时候,哪里在动?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嘴巴”,他在大声唱的时候嘴巴张得怎么样?学生说:“大大的”。接着请同学们说几个带有“欠”字旁的字:吹、炊、饮、欢,并分别做做动作,找找他们共同的地方,同学们通过演示找到了规律,做这几个动作都得大张着嘴,也就是说“欠”表示:一个人大张着嘴。那么“攵”又表示什么呢?同学们列出带有这个偏旁的字:放、收、敛、牧,发现他们都跟“手”有关。通过按部首归类的方法进行识字,抽象的符号变成生动可感的动作时,这些符号有了意义,记忆的准确性就提高了。
通过字理识字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学习生字的效率,凸显字理,感受汉字的意象美,让学生们切实感受汉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