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政教学的有效结合
2020-12-30刘艳会
刘艳会
一、社会热点问题与高校思政有效结合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中一些讨论量较大、民众呼声较高、党和国家普遍关注的问题,逐渐走入每个人的视野,其中一部分便是高校学生。大学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大学生政治思想还不甚成熟,因此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具有重要意义。公民对社会热点问题不同发声,一些高校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会出现缺乏社会责任感、自身政治信仰迷茫、自身理想信念模糊的问题。对政治问题认知不正确、无深度,严重的可能会偏离社会主流思想,因此将政治热点问题与高校思政课堂相结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何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其普及政治知识,激发其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积极性,更大范围内培养“四有”公民,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对于一些经济热点问题,学生可能会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但通过将经济热点问题与高校思政课相结合,可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帮助学生了解经济问题的本质,从而对相关经济现象有进一步了解,而非只停留于问题表面进行浅显的评判。对于文化问题,现今社会热点问题讨论最激烈的当数现今时代究竟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还是一个科教兴国的时代。这一热点问题的讨论,引发众多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对日后就业问题的错误认识,而这种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逐渐消除。唯有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自身价值真正实现的方法,将核心价值体系牢记于心,才能解除这一问题对学生的消极影响。
二、二者有效结合的可行性办法
改革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模式。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一般是灌输式的,这种模式下教师一般注重对理论的讲解,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课堂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理论知识丰富,但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对于一些理论体系并不真正理解,甚至旷课,而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一直受到大众诟病。因此,可将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向引导式教学模式推进,通过结合社会时事热点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加入课堂之中,自觉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并且通过学生发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见解,在课堂中形成师生讨论、学生之间讨论的过程,使学生在对社会热点有了解的基础上,对思政课中的一些理论体系和相关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学习。除此之外,在课下,就针对相关社会热点问题邀请相关专家学者举行专题讲座,使学生在课后有一个吸收消化的过程,更加深入地了解理论背后的本质。
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开展思政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政课程的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必修课程之一,但有一部分学生并不注重这一学习过程,对实践的兴趣不高,因此,将社会热点问题与社会实践活动相融合,使学生通过众多传媒手段、现代化科技手段掌握最新时事动态,了解公众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见解,通过走访调查等形式将实验结果整理成报告,既督促学生实践活动的完成效率,也有助于学生对于热点问题的深入了解与整理众多资料能力的提升。
三、结 语
网络传媒的发展与大学生群体自身具有的特殊性,使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较高且受其影响较大,因此,面对社会热点问题可能给高校学生带来的影响,高校思政课程教师要及时对此作出反应,妥善应对,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把握住认识社会这一重要机会,学会多视角看问题,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