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单项深度法的幼儿园美工区域活动实践研究

2020-12-30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0年10期
关键词:报纸媒介经验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幼儿园 钱 津

幼儿园美工区是幼儿欣赏和创作的活动区域,也是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小小世界。在美工区,教师往往会投放丰富多彩的材料,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来进行自主活动。是不是材料种类多就有利于幼儿发展?单一材料的深度运用是否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带着种种疑惑,笔者查阅相关专业书籍,一种新的艺术教育法带来了全新的思想冲击——单项深度法。

单项深度法是高瞻课程艺术教育的方法之一,是在“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基本理念下具有连续性的视觉艺术项目。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且用途多样化,因此,笔者将单项深度法与幼儿园美工区域活动相结合,以“纸媒介”探索活动为切入点,对引入、拓展、创造和反思四个过程进行探索性研究。

★ 亲身引入材料,激发纸的探究

幼儿首次遇到一种材料或艺术媒介时,可以通过逐渐熟悉材料和工具的具体特征或美学概念来激发儿童的探究欲望。

纸作为一种媒介在日常生活中随手可得,但由于幼儿自身经验较浅,对“纸媒介”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为使幼儿对纸有全方位的认知,教师呼吁幼儿在生活中收集各种“纸媒介”:牛皮纸、报纸、挂历纸、宣纸、滤纸、包装纸、纸杯等。在收集时,幼儿通过触摸、观察等了解到纸的名称和材质,从而激发其探究欲望。

案例一 报纸乐趣多

骏骏收集到了很多报纸后兴奋地对晨晨说:“你看,我带来了很多报纸。”晨晨问:“报纸可以用来干什么呢?”“能变金箍棒!”“还能变飞机呢!”说着骏骏就拿起报纸开始折纸飞机,晨晨也跟着学起来。折好以后,两个小伙伴找了一块空地,一、二、三、飞!哇,纸飞机飞起来了。他俩还进行了“看谁飞得远”的比赛,吸引了很多孩子的围观,大家都情不自禁为他们加油呢!

报纸是幼儿亲自收集的,而且与人们生活密切联系。幼儿愿意主动对材料做出探究,动手创造出更多自己喜欢的物品。

★ 积累拓展经验,探索纸的奥秘

引入阶段是活动的奠基石,而拓展阶段则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在拓展阶段可通过多渠道增进儿童对于材料及其基本特征的了解,以丰富儿童的经验。

(一)开展实践体验活动

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在探究“纸媒介”时,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实践体验活动,以满足幼儿获取“纸媒介”的更多经验。

幼儿有了对常见纸的认知经验后,可以给他们一个走出教室的机会——我们带领幼儿去参观纸的制造工厂,让幼儿亲历纸的制作步骤,了解纸张的制作方法;同时,为了拓展幼儿的美工区活动经验,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美术专室,在专室中,幼儿自由欣赏,寻找丰富多样的纸制品,并进行讨论交流。这样的亲身体验萌发了幼儿对“纸媒介”的感受和体验,丰富了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借助多感官参与法

在研究“纸媒介”的拓展环节,教师借助多感官刺激让幼儿的脑、眼、口、手等充分参与、积极配合,拓宽他们对“纸媒介”的了解,使其思维始终保持活跃状态。

案例二 神奇的纸浮雕

我们在美工区投放了一组纸浮雕供幼儿自主欣赏,幼儿看到后很是惊叹,开始叽叽喳喳地讨论,“这是什么做的?”“用了哪些纸呢?”……教师抓住幼儿的兴趣,向他们介绍了艺术家是如何采用多种材料来设计和创作的。孩子们深受启发,纷纷畅所欲言:“我想做一只小鸟!”“我要做花朵!”……说着孩子们就开始利用贺卡、纸盒等来制作自己的纸浮雕。

教师充分调动多感官参与,让幼儿用眼欣赏纸浮雕,用脑思考纸浮雕的制作方式,用口讲述想制作的纸浮雕作品,用手去参与制作过程,充分调动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纸媒介”的奥秘。

★ 给予支持性策略,助推纸的创作

创作是艺术作品的诞生阶段。维果斯基的支持性教学认为:儿童在成人的支持和引导下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探索,学习效果最佳。在创作阶段,教师要给予幼儿支持性策略,以起到引导、辅助和支持的作用。

(一)环境促进策略,激发创作灵感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在“纸媒介”的探索过程中,教师在美工区投放各种立体纸制品,例如悬挂的纸杯、纸盘、摆放的纸筒等。幼儿活动时这些半成品自然而然地引起了他们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于是孩子们马上开始行动:在纸杯上添加五官,变成各种可爱的小动物;在纸盘上进行勾线笔添画,变成各类“青花瓷器”;一个个纸筒加上尖尖的顶,涂上绚丽的色彩,摆放在一起组成漂亮的城堡……丰富的纸艺术环境萌发幼儿对“纸媒介”的感受和体验,更是促进了其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二)教师引导策略,推动创作进程

在美工区里,孩子们有时受制于经验和能力,对“纸媒介”的创作会深感困惑,这时就需要教师给予“鹰架”,引导幼儿解决问题,推动创作进程。

案例三 纸的立体世界

在美工区,有个孩子想让纸站起来创作新的作品,可是放来放去,纸还是会倒下,此时教师在一旁观察,适当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为什么这张纸站不起来?”“你看到过会站起来的纸吗?”问题能引发幼儿思考、联系实际生活。教师还提供了一些立体的纸作品,幼儿发现折叠以后会使纸变得立体,这样纸就能站起来了。这时,幼儿就开始创作,用了卷、折、黏贴等方式让纸站起来,最终幼儿用纸制作了火箭、钢琴、房子等立体作品。

教师适当的引导,例如问题的激发、纸艺术的引入、流程图的展示等能丰富幼儿的知识和经验,更能激发幼儿更高水平的“纸媒介”创作。

(三)同伴学习策略,增强创作能力

在美工区幼儿可以自由探索、交往、合作等,而同伴学习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是幼儿在交往行为中产生的学习形式。因此,在“纸媒介”创作时采用同伴学习策略,可以促进幼儿创作能力的发展。

案例四 报纸服装秀

孩子们对于自己收集的报纸爱不释手,随时都要拿几张摆弄一番。芳芳玩了一会后,用剪刀在打开的报纸上剪了一个大洞,她往头上一套,开心对地旁边的婷婷说:“你看,我做了一件衣服,穿着漂亮吧!”婷婷一看,投来羡慕的目光她也拿起一张报纸,经过折叠和装饰,做了一顶帽子,还对芳芳说:“我做了皇冠,变成了公主。”芳芳笑着说:“可你没有公主裙呀!”说着婷婷开始做起裙子来——美工区很快变成了报纸服装秀场……

孩子们在游戏中对同伴的报纸作品进行仔细观察、积极思考,通过同伴互相学习的方式来创作属于自己的报纸服饰,以习得新的知识经验,增强其表现和创造能力。

★ 积极回忆与反思,提升纸的认知

1.在艺术中思考——回顾与思考

“在艺术中思考”是在艺术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活动中的思考,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知识。幼儿在整个行动研究的过程中都在不断回顾和讨论自己的体验,例如,用“纸媒介”做建筑物时会思考怎样的纸可以站起来、谈论怎样的纸做“屋顶”合适等问题,在谈论中激发幼儿思考纸的体验、纸的特性以及改变纸的技巧等——幼儿在探索中积极思考问题,提升自己的知识面。

2.思考艺术——分享与评价

“思考艺术”反映了高瞻课程并重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的理念。在美工区,教师要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以支持性的形式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例如,在美工区,孩子们用纸盒、纸箱等制作房屋、商店、车辆等。这时教师要观察儿童的作品并进行评价,适时提出激发儿童产生回忆作品的兴趣,同时让幼儿在评价中反思作品的创作意图和创作方法,思考艺术创作的每个阶段。

在“纸媒介”的单项深度法实施中,通过引入、拓展、创作、反思四部曲激发幼儿探究纸的兴趣,拓展纸的经验,反思纸的创作过程,发现纸的无穷奥秘,开启纸艺术的创作之门。在今后的美工区活动中,我们将继续运用单项深度法挖掘更多对于一种媒介深度探索的宝贵价值!

猜你喜欢

报纸媒介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报纸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书,最优雅的媒介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