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曹禺话剧微专题研习教学设计

2020-12-30欧阳凯浙江省慈溪中学浙江慈溪315300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0年30期
关键词:布置任务冲突戏剧

欧阳凯(浙江省慈溪中学,浙江慈溪 315300)

“任务群—专题教学—群文阅读—微专题研习”,是课改背景下教学转型的必然选择。《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要求“至少选读10 位现当代代表性作家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方面的作品,大体了解现当代文学的概貌”。曹禺是享誉世界的中国杰出剧作家,组织本专题教学,学生精读其《雷雨》《日出》《北京人》等经典剧作,对于落实课标要求意义重大。在群文阅读中,以“说戏”“看戏”“演戏”等契合戏剧本体特征的活动方式,开展“动作性”“戏剧冲突”“戏剧情境”等微专题研习,有助于真正培养学生欣赏戏剧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其语文素养。

一、教学目标

1.整合教学资源,组织学生自主、合作研读曹禺话剧《雷雨》《日出》《北京人》剧本节选片段,了解话剧,丰富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审美体验。

2.通过“鉴赏台词的动作性”“感受戏剧冲突”和“体验戏剧情境”三个微专题的研习活动,学会以契合戏剧文体特点的方式欣赏话剧剧本。

3.在说戏、看戏、演戏中,开展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心理素质。

二、课时安排

共5个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自主阅读剧本

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话剧。我们将同时研读我国话剧的奠基人、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的曹禺先生的3部经典剧作。

【文本1】《雷雨》第二幕部分:从“仆人下。朴园点着一支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至“鲁(呆呆地看着萍的脸,忽而又大哭起来)大海,走吧,我们走吧。(抱着大海受伤的头哭)”,约6000字。

【文本2】《日出》第四幕部分:从“中门敲门声”至“你这个人太骄傲,太倔强”,约3400字。

【文本3】《北京人》第三幕部分:从“天更暗了。外面一两声雁叫”至第一景“幕徐落”,约4500字。

要求:①训练快速、专注的阅读能力,以每分钟400字以上的阅读速度,争取35分钟左右阅读完3 则节选的文本;②整体把握文本,了解基本情节,留心主要人物;③随手圈画出精彩的人物台词。

活动:学生研读。

第二课时:分享阅读初感

导入:上节课,我们自读了3 部剧作,下面来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布置任务1:把握情节。

古代戏曲常常不是整本演出的,而只演出其中一个片段。这个片段被称为“折子戏”。如《牡丹亭》常常演出的是《春香闹学》或《游园惊梦》。这两折的题目取得十分精妙:“春香闹学”,一看就知道了情节内容;而“游园惊梦”,既概括了情节,又极富艺术的吸引力。我们读的3 个文本,也可以看成是3 出“折子戏”。试用几个字,给它们各取一个题目。

活动:学生交流、讨论。教师伺机点拨,重点引导学生把握情节关键,学会准确概括。

布置任务2:走进人物。

(1)3出戏,各集中塑造了一位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鲁侍萍、陈白露、愫方。若要各用4~6个词语,概括对她们的初步印象,你会用哪几个词?若再要你用“最_______的女性”来标明她们之间的区别,你又会怎么说?

(2)这3 位近百年前的女性,都有各自的悲剧命运。如果你能穿越时空和她们对话,你最想和哪一位对话?你会和她说什么?

活动:学生交流、讨论。教师伺机点拨:对第一个问题,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进一步把握人物形象特点;对第二问题,重点引导学生看清人物的时代局限、性格弱点,从而帮助学生丰富社会经验,促进人生成长。

布置任务3:致敬曹禺。

2020 年是曹禺先生诞辰110 周年。学校宣传窗打算设一个专栏,供同学们张贴卡片以纪念这位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东方的莎士比亚”。请你制作一张题为“致敬曹禺”的小卡片,结合这三部戏中的某一部,通过评价其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来表达自己的敬意。

活动:学生制作、交流。教师伺机点拨,重点引导学生把握:《雷雨》揭露的旧中国旧家庭的种种黑暗、人性的伪善与复杂,《日出》对半殖民地都市群丑的描绘和期待东方红日的心情,《北京人》中封建思想对人的吞噬和人们对新生活的追求。

布置任务4:认识话剧。

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话剧”。与同为“讲故事”的小说比较起来,你认为话剧这一文体有什么特点?

活动:学生交流、讨论。教师伺机点拨,重点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话剧时空有限、情节集中、节奏紧张、台词为主、艺术综合等特点。

第三课时:说戏——鉴赏台词的动作性

导入:经典剧作的人物台词,往往会在三言两语中,充分展现出人物的心理世界和个性特征。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品读《雷雨》的台词艺术。

布置任务1:话剧的台词与小说的人物对话比较,有什么鲜明的特征?结合以下三者的观点说说你的理解。

●话剧感动人的,不是“话”,而是“剧”。“剧”的重要成分是动作,……写剧本应尽量多找动作。(曹禺)

●剧本是最难运用的一种文学形式,其所以难,是因为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的提示。(高尔基)

●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能见诸现实。而动作,由于起源于心灵,也只有在心灵性的表现即语言中才获得最大限度的清晰和明确。(黑格尔)

活动:学生交流。教师伺机点拨,引导明确:

①戏剧语言关键要有“动作”特征。“动作性”是戏剧的第一属性,是与其他文学体裁的显著区别所在。戏剧不是像小说那样“讲故事”,而是在舞台上“演故事”,人物要行动起来,鲜活起来。②台词的“动作性”,是指它不仅是剧中人物说的话,更要能展现其心理活动、思想感情,还要能和手势、表情、形体动作结合起来展开剧情。

布置任务2:“你就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说说这句话有没有动作性。

①这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②“你就是萍”这句话,如果说完整,该怎么说?③鲁侍萍为什么欲言又止?④既然之前就曾经考虑过不能母子相认,为什么一开口又会说“你就是萍”?⑤请概括:这句台词展现了她怎样的心理世界和个性特征?

活动:学生逐一研讨。教师伺机点拨。

布置任务3:分组合作研读《雷雨(节选)》。各组选一个片段,或是围绕一个人物,反复品读,寻找动作性台词。

(1)自主研读。

要求:①根据初读印象,确定重点研读内容,反复朗读、体会;②圈出你认为有动作性的词语或句子;③在书本的空白处,就其中的动作性作出批注。

(2)讨论交流。

要求:①先组内逐一交流各自研读成果;②全组确定一处台词,深入研讨;③确定朗读者、分析人、点评人,稍稍练习,为班级交流做好准备。

活动:教师巡视,依据学生讨论情况,适当点拨,以提升课堂研讨质量。

布置任务4:下面进入“说戏大讲台”。

要求:①各组派4位同学登台,2位同学截取片段,尝试进行表演性朗诵,1位同学就其中的“动作性”台词进行脱稿分析,每组不超过2分钟;②一组分享结束后,由下一组派1 名同学即兴评点其分析得失;③班级设立考评小组,进行综合打分(评分细则如表1 所示),评出全班前三名。

活动: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并视时间另补充一些动作性台词,供学生课外研析。

第四课时:看戏——鉴赏戏剧冲突

导入:黑格尔说:“戏剧的动作在本质上须是引起冲突的。”一出戏,“有戏”还是“没戏”,关键在于有没有尖锐的戏剧冲突。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戏”,先看《雷雨》,再看《日出》,重点看看“动作”是如何引起冲突的。

布置任务1:同学们日常很少有机会看戏。北京人艺第一版话剧《雷雨》自1954 年上演以来,就成为中国戏剧史上最光辉的一页。今天我们课堂上一起来欣赏一段3 分钟的珍贵录像,走进当年那精彩的演出现场。

(1)看戏。要求:①先快速浏览这出戏相对应的文本(从“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件很出名的事情”到“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约1600字);②再观赏录像,眼看耳听,静心虚怀,保持静默,培养观戏习惯;③看戏与读剧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请留心。

(2)交流。学生观看录像后,交流“看戏”的感觉。

(3)探究。①回忆一下,录像中演员动作与表情相对更加丰富、你感觉更加紧张的是哪一节?②相应的剧本有一个鲜明的特点——“舞台说明”特别多,提示了周、鲁二人的动作、神态。那么,周朴园为什么会“徐徐立起”“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忽然严厉地”?侍萍为什么会“悲愤”?矛盾冲突怎么就如此尖锐起来了?

(4)提升。戏剧冲突究竟是如何产生的?

活动:学生看戏、交流、探究。

在交流环节,学生可能会说:演员加入了“舞台说明”要求之外的许多的动作、表情;演员说话的声音,较日常生活要更响亮,停顿重音更加明显;舞台上的表演,更给人一种扣人心弦的紧张感。教师鼓励学生畅谈直觉感受。

在探究环节,对第一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演员动作与表情相对更加丰富、感觉更加紧张的是录像的最后1分钟,即从“鲁侍萍:还有一件绸衬衣”到“(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对第二个问题,教师暂不点拨。

在提升环节,教师引入陈思和教授的分析:

一个妇女已经相隔了30 年,人事沧桑,已经做了几十年老妈子,已经变成了一个老太婆了,可是在她以前的情人面前,第一个想到的是“我已经老得连你也认不出来”,她心疼的是我已经那么苍老了,变得那么难看了,连你这个我那么亲的人也认不出了。……可是就在那个时候,周朴园突然说了两句很煞风景的话:“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对鲁妈来说太残酷了,她还沉浸在自己是否“太老”的伤感里,她受的伤害是极大的。所以,她马上变得非常悲愤,她说:“命!不公正的命指使我来的。”

结合这一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侍萍的‘老’字显示了怀旧心理,很有动作性。可是周朴园没有如她所愿,没有也陷入怀旧,并做出了相反的动作——进行严厉指责。于是,就产生了激烈的冲突,侍萍‘悲愤’地喊出了‘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戏剧冲突,正是由‘动作’和‘反动作’构成的。‘反动作’一般是因两个人的意愿、观念、性格的不同,或者由误会、竞争、恐惧等因素引起的。

布置任务2:看《日出》演出视频,赏析戏剧冲突。

(1)观看视频:北京人艺2010 年曹禺诞辰100 周年纪念演出版《日出》(任鸣导演,陈好、谷智鑫等主演)片段,约5分钟。[剧本从“陈白露:因为他是个诗人”到“你……你这个人太骄傲,太倔强”,共1700字。]

(2)看戏的时候,你感受到的这一部分比较强的冲突是什么?

(3)对照剧本,举例说说这些冲突是由哪些“动作”和“反动作”构成的?

活动:学生观看视频、交流。

对问题(2),教师在学生交流后明确:“冲突有两类。表面上看,是方达生与陈白露的冲突;实际上是人物内心的冲突,是陈白露自身走与留的矛盾,方达生劝与放的矛盾。”

对问题(3),学生分组交流,派代表发言,教师伺机引导,并明确:“正是陈白露的反复确定‘我爱他’(反动作),一点点毁灭了方达生爱的希望,于是决定离开陈白露。其间,方达生内心的冲突异常尖锐。”

布置任务3:再看《日出》这5分钟的视频,对照剧本,重点关注演出时被删去的台词。

(1)哪些台词被删去了?删去行不行?

(2)节选部分最后一句台词“方达生:(放下手,怜恤地望着她)好吧。你,——唉……你……你这个人太骄傲,太倔强”,表演中被删去了。其中,破折号和省略号表现了方达生怎样的微妙心理?为什么最后他说的是“太骄傲,太倔强”?从上文来看,是陈白露说了什么话导致了方达生这样说的?

活动:学生自由、充分交流,教师伺机点拨。

第五课时:演戏——体验戏剧情境

导入:欣赏戏剧,最佳的“入戏”途径是“演戏”。亲身排演戏剧,可以更好地走入剧中。这节课,我们就来演一演《北京人》。

布置任务1:听老戏骨说戏,了解戏剧情境。

老艺术家朱琳在1954 年版的《雷雨》中扮演鲁侍萍。她回忆,当时自己才30多岁,无法体会一个在旧社会中饱经沧桑的老年妇女的心态,甚至觉得侍萍这个人物太假。曹禺告诉她:“你看,在她和周朴园碰面的小屋里,有那么多家具都是她很熟悉的,屋里还摆着她这一生中唯一的一张照片,她心里不明白周朴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抛弃了她,又为她保存着原来的一切。在这个家里,还有她的大儿子周萍,一个母亲离别了儿子20 多年,自然不愿意离开刚刚重逢的孩子。所有这些因素加起来,鲁妈当然想走却走不了。”为了进一步找到感觉,朱琳说她每天晚上抱着自己刚出生的孩子在小院里溜达。把小院想象成无锡的住宅,把她当成那个怀抱着孩子、流落街头的鲁侍萍。

听朱琳回忆,你获得了什么启发?

活动: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点拨:“戏剧情境,包括人物活动的时空、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对人物发生具体影响的事件。有人说‘戏剧情境蕴藏着更大的戏剧性’。一方面,戏剧情境决定剧作真实与否。如果情境设置不当,就会使剧情虚假、人物苍白;另一方面,在戏剧表演中,演员要努力穿越时空,进入人物处身的特定情境,想人物之所想,言人物之所言,这样才能‘入戏’。”

布置任务2:分析《北京人(节选)》的戏剧情境。

(1)观看视频:2018年版《北京人》(赖声川导演,剧雪、孔维、闫楠、何沄伟等主演)视频片段,约4分钟。[剧本从“愫方:(温柔地)我要他收下了”到“别哭了,瑞贞,你说这是牢吗?这不是呀,这不是呀……”,共1400字。]

说一说这一出戏的戏剧情境:人物关系、活动时空、具体事件。

(2)表演中,演员剧雪有一段台词赢得了现场观众的掌声,那就是:“我们活着就是这么一大段又凄凉又甜蜜的日子啊!(感动地流下泪)叫你想想忍不住要哭,想想又忍不住要笑啊!”讨论:观众为什么鼓掌?演员剧雪声泪俱下的倾情表演合情合理吗?

活动:学生交流,教师伺机点拨:“愫方出身于江南名士之家,身上有着大家闺秀应有的优点,极善良,能忍耐,为了所爱的人不惜牺牲自己。她的内心是痛苦的,但曾文清的出走,让她仿佛又看到了希望,因此会觉得甜蜜。”

布置任务3:筹备演出。

(1)选择《北京人(节选)》中的一个小片段精读,通过角色代入,努力进入情境,体验人物心中的喜怒哀乐。

(2)各自选择角色,分饰愫方与瑞贞,在班级内部自由组建小剧组,然后分散进行简单排演。各组演出时间不超过3分钟。

活动:学生阅读,选择角色,组建剧组,进行排演。

布置任务4:课堂微剧场:表演《北京人(节选)》片段。

活动:教师根据课堂时间决定参演小组数量,确定1名主持人,组建考评小组,制作评分量表,并从“人物把握”“表演效果”“剧组配合”等方面评选出“最佳剧组”和“最佳表演者”各1个。

最后,教师视表演情况,作总结性评价,明确:我们不是专业的演员,课本剧的表演不奢求演技上有造诣,而贵在进入戏剧情境,体验角色的喜怒哀乐,展现人物的独特形象。

猜你喜欢

布置任务冲突戏剧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开展协作共思学习,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
浅谈任务驱动法在《塑料模塑工艺与塑料模设计》教学中的运用
戏剧类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