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我国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创新

2020-12-29杨莉蓉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年11期
关键词:物流产业技术创新

杨莉蓉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及物流技术的进步,我国物流行业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物流产业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加大。科学合理地构建物流产业的竞争力指标有利于物流产业的优化升级,增强内生动力,促进物流技术创新,更有助于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国民经济竞争力。

【关键词】物流产业;竞争力指标;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2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0)11-0022-03

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提高产业竞争力是对每一个行业的必然要求。竞争力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经济水平的主要指标。现代社会分工日益复杂,商业化竞争日益加剧,新兴的物流产业已经成为联系“商家”和“客户”的重要纽带,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各个部门、企业或个人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推动物流产业的飞速发展、促进物流行业的转型升级是当今我国物流行业的总要求、总目标。为了优化物流发展结构,转化物流发展动力,需要物流技术不断创新和应用,合理化构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地增强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提高总体运行效率。只有引入一套科学合理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才能有力促进物流产业经营和管理创新,才能加快推动物流新业态的普及,提高国民经济活力,提升我国经济的综合竞争力[1]。

1 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当前,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行业技术已经深刻改变了我国乃至整个世界的资源配置模式,促进了物流行业专业化、精细化及多样化水平不断提高。物流产业的进步与发展势必会带动相关产业的提高,同时各种因素也会反作用于物流产业,对物流的发展形成影响。比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均与物流产业有很高的相关系数,物流产业的发展也依赖于其他行业的发展。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可以从以下7个方面构建(如图1所示)。

1.1 微观企业运行因素

微观企业是决定我国物流产业是否能够持续有力发展的核心。产品质量及服务水平的高低,公司管理结构是否合理,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及响应能力是否足够,高层管理者能力水平的高低等都是决定微观企业运行的二级因素。

1.2 地理条件及资源因素

根据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计算我国的运输网络密度,我国仅有1 344.48 km/万km2,而美国为6 869.3 km/万km2[2]。可以发现,我国现有的物流资源设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的公路收费制度明显制约了物流的发展,收费过多、站点过密、收费持续时间过长等问题使得我国公路资源不能被很好地利用。虽然2012年以来,我国取消了一部分公路收费,但相关部门监管不力,使得许多收费站死灰复燃。此外,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中西部地区面积巨大,但人口密度极小,物流发展受到明显的限制。我国采取的是东部沿海向西部推进的发展方式,容易造成沿海与内陆的联动不足,内陆自身的发展瓶颈还有待解决。

1.3 行政政策与规划因素

行政规划分为建设性规划、影响性规划和命令性规划3种。行政规划对于物流产业有效利用当地资源、实现产业总体目标有重要影响,甚至会指导物流业发展的走向。行政规划的影响包括产业发展机遇、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变化、投融资及税收政策的变化、国际创新体制及机制的完善程度和产业发展规划文件。

1.4 物流产业市场需求因素

随着电商的发展,互联网改变了现代人的购物习惯,人们已经习惯于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到购物的便利。对物流产业的服务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物流的及时性及快速性要求越来越迫切。物流市场规模扩大或缩小,相关产业需求的满足情况,市场内部的结构变化及物流需求的年增长率和“牛鞭效应”等都是造成物流市场需求波动的因素。

1.5 物流技术装备因素

物流技术正在向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物流技术必将依托于新能源及新材料的发展,形成数据的连通与流通。2019年,国家颁布的《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互联网+”的高效物流,将从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及区块链等方向全面架构出智能化的物流体系。例如,在“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上,顺丰、京东等都在探索无人仓及无人物流车的试点应用,势必形成一个全国性的智能化物流系统。

1.6 国际化关系因素

自2017年以来,中美贸易战给我国经济带来了较大的消极影响。据资料显示,全球贸易量至少减少6%,成本上升10%。这种国家化关系的改变,对于物流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降低了国际化投资及利用外资的程度,阻碍了我国物流业向海外发展,使得我国物流业国外认可度受到影響。

1.7 物流从业人员因素

物流行业是一个高度复合性的行业,它需要精通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运营、商业营销、物流平台系统构建及仓储包装运输等各方面的人才。但是,目前国内极度缺乏一套行之有效、专业系统的培养体系,导致物流专业人才极度匮乏,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 物流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明确物流行业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后,需要根据这些因素建立起竞争力评价的权重比分析方法。根据评价结果,寻找竞争力薄弱之处及提升竞争力的机会,为物流业发展提供支持。可以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个关键因素分别进行评价,并衡量各个关键因素对物流行业影响的权重比,各个城市竞争力评价总分等于各因素评分与权重比之积的和,见公式(1),其中,Z为竞争力评价总分,α为权重比。

以广东省为例,根据程露露等人的主成分评价分析,再结合权重比分析方法,结果见表1[3]。

由表1可知,广东省物流业竞争力最强的地市是深圳,深圳在区位优势、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技术水平及人员素质方面都领先于其他城市,这些有利条件为深圳的物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性的条件。韶关、汕头和中山物流竞争力相对较弱,需要加强各种资源的配置,通过区域合作提高竞争力。

3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对策与创新

鉴于我国物流业整体水平不高的现状,提高行业竞争力是核心和基础。可以通过以下3个对策及创新进行改善。

3.1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以下3个方面改进:①加大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的投资建设力度,加强主要交通枢纽的建设和改进工作;②组建专业化的运输集团、仓储集团,在重要的机场、交通枢纽及港口建立大型的物流运输中心;③引进自动化仓库、无人机、无人车的关键技术,提高物流基础设施的自动化水平[4]。

3.2 创新物流服务理念

随着社会对物流业的要求不断提高,物流企业也在积极主动地提高服务水平。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每个客户的实际情况和不同需求,提供更具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比如许多消费者忙于上班或工作无法及时收到货物,可以提供代收服务,通过这种高品质、及时、准确的物流服务可以赢得市场的认可。

3.3 加强信息化技术应用

当前网络技术层出不穷,我们应当积极引入各种先进技术,例如POS、RF、EDI、GPS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引入有利于物流企业采购、分拣、库存及运输的管理工作,避免工作中的人为失误[5]。

4 结语

影响我国物流行业的主要因素有企业运行状况、行政规划、地理和交通状况、技术装备、人员素质及国际化背景等。通过用权重值分析方法,对每个地区的物流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与比较,可以看出薄弱环节,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物流竞争力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物流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可以为地区经济腾飞提供有力保障。我们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完善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增加对物流设施的投入,完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创新,促进物流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

参 考 文 献

[1]孙晖.物联网下智能物流供应链管理在铸造企业中的应用研究——评《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构建过程中运营决策问题研究》[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20(11):108.

[2]Xin Zou,Sekhar Somenahalli,Derek Scrafton.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urban logistics competitiveness and spatial evolution[J].International Jou-

rnal of Logistic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020,

23(5):493-507.

[3]程露露.主成分分析法下對广东省城市物流竞争力的分析[J].物流科技,2018,41(6):109-111.

[4]徐聪,黄载曦.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跨境物流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0(20):119-122.

[5]伍星华,徐玉辉,陈培荣.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湘南地区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11):60-61.

猜你喜欢

物流产业技术创新
我国物流产业集中度与市场绩效关系分析
基于GEM模型的现代化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和路径优化
生态位视角下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
SYH药业集团物流发展道路探析
一起由质押监管骗取贷款的贷案及风险防范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新常态下物流产业现代化的发展策略
浅方式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