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中学数学集体备课的有效策略

2020-12-29冯兴骞

新课程·上旬 2020年37期
关键词:集体备课中学数学有效措施

冯兴骞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备课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阶段,也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进行中学数学集体备课时要发挥出教师的团队优势,切实提高质量,减少教学中的失误,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主要探讨如何在中学数学集体备课中进行有效改进,让集体备课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中学数学;集体备课;有效措施

新课改的逐步推进要求教师顺应时代,做到教学方式的调整,这不仅是对教师个体的要求,还要求教师之间能够进行深层互动,通过合作探究以及资源共享的方式,共建专业化成长环境,并运用集体智慧共同改进教学中出现的不足以及失误。这种集体备课的方式也能将教师从过去单一的背教案中解脱出来,发现更多教学的思路,扬长避短,丰满课程。然而在实际数学集体备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这也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重要内容。

一、当下中学数学集体备课中存在的问题

(一)集体备课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集体备课的探讨作用

一些学校在开展集体备课时,为了节约时间,会将集体备课的任务分配到教师个人身上,采用“轮班备课”的方式,其他教师为负责落笔的教师提供教学资料,而落笔的教师则要将其他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汇总,然后设计和完成。这种备课的方式并不是真正的集体备课,只是流于形式地应付差事,并没有集体智慧的融入和教师的互相探讨,由个人代替集体完成的教案只是做到了信息的汇总,缺乏对每个细致环节的耐心推敲[1]。同时,由于很多集体备课会采用打印稿的方式,所以很多教师会直接在网上下载教案或使用他人的教案应付了事,没有发挥出集体备课共同探讨的优势。

(二)集体备课等同于统一教案、统一作业

一些学校为了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率,会在备课的各个方面提出“统一”的要求,即要求集体备课中的内容统一进度,并在教学结束之后统一考试等。这种看似提高效率的统一化要求,实际上最直观的结果是统一教案和统一作业,没有考虑到教学的特殊性,只是为了提高效率而制定的整体性规则,而由哪位教师制定“统一”的要求,这方面又是不明确的。每一个教师都有特有的知识背景以及教学经验,面对的学生也不同,如果所有教案都是统一的,则失去了集体备课的意义。这种要求全方面“统一”的集体备课方式同时也不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反而会让一些教师滋生惰性,影响后续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集体备课只注重课前讨论,缺少课后反思

集体备课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然而在当下很多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对教学内容的讨论,对于上课结束后学生作何反馈缺乏足够的探讨和分析。一些教师甚至并不清楚自己教学后的效果如何,在集体备课中缺乏对当堂课教学反馈的分享,其他教师也无法在他人的教学经验中得到借鉴,所以导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能一直存在,始终无法被解决。

(四)集体备课只注重备课,缺少课后延伸

很多教师的思维中已经对集体备课形成了固有认知,认为集体备课只是在讨论教案,然后完成设计,没有看到集体备课的其他维度,对于集体备课的讨论也只是停留在该教什么内容、该选择什么教学形式开展这一层面,这种套路化、刻板的集體备课方式会让讨论的内容越来越狭窄,尤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特征以及学习习惯[2]。实际上,教师不仅要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方式方法进行探讨,还要将目光放置在课下,探讨如何在课下实现对知识的有效延伸,这样才能够避免穿旧鞋走老路的现象,让教学能够真正实现有效改善,并且这种更大范围的探讨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潜力,通过教学经验的延伸在教师之间形成传、帮、带的互助作用。

二、中学数学集体备课效率提升的有效方式

(一)集体备课要注重实效性

集体备课不应当是一种形式,而是要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其中贡献智慧,共同探讨出合适的教学方案,通过分享自身在教学中存在哪些困惑,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在后续教学中进行更新。所以,对于每一个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来说,在开展有效的集体备课之前都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教师要搜集学生在数学课中存在的学习问题,并且提供自己的解决方案,与其他教师进行探讨[2]。为了提高效率、节约时间,教师尤其要做好集体备课前的准备工作,带着问题参加探讨。除此之外,从整体效率的角度上看,每一次集体备课都要定好内容、时间,并且安排主讲人明确每一堂集体备课时讨论目标、重点以及难点所在。对此,集体备课的负责人也要在程序上做好优化,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教学方法的钻研和探讨上,避免探讨的方向偏离主线,也要通过建立集体备课制度的方式,对每一次集体备课做好监督,每次的集体备课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同时集体备课并不能替代教师个人平时的备课,这也是教师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二)集体备课不能是简单的工作分配

集体备课需要个人融入独立思考,从教和学两方面进行课程的总体设计,所以教师不能仅仅将集体备课视作简单的工作分配,而是真的要在讨论的过程中提出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进行集思广益、互相切磋,从而运用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科学的工作分配是能够提升集体备课效率的,但是开展集体备课的目的更在于解决问题,教师要明确集体备课中自身的作用所在,与其他教师共享经验,而不是为了减轻备课负担而参与集体备课。

(三)集体备课要与课后教学反思结合在一起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可控因素有很多,学生的实际反馈可能和教师想的并不相同,这也会触发教师的反思,所以在每一次集体备课上,教师都要了解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学中的失败以及成功之处进行理性分析,从而提升后续的教学效率。教师只有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将自己的理解在集体备课中进行讨论才能够实现共同进步,这也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先了解自己在备课、上课的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并要搜集学生的学习反馈,在教学反思中找到问题所在,然后与他人进行分享。在聆听他人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对应自己班级的教学现状防患于未然,避免相似问题的产生。

(四)集体备课不能替代个人备课

集体备课能够有效解决教学中的困境,但是不能替代教师每一堂课前的备课工作,因为对于自己班级中的学生学习情况最了解的是教师本人,他人的教学经验只是借鉴和参考,教师需要酌情使用,尤其集体备课提供的是思路的借鉴,直接照搬其他教师的备课结果是不利于针对性教学的开展的[4]。所以,在集体备课之后,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思维认知程度,在集体备课教案中进行针对性加工和修改,从而让集体备课的成果更适用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也需要教师能够真正理解集体备课的内核,在其基础上进行创造以及延伸,让集体备课中的思路能够启迪本班级的教学,从而让教学效果实现最优化。

综上所述,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能够有效激发教师的创造力以及教学热情,也是教师之间进行教学经验分享的有力平台,能够助力数学的教学效率以及质量的提高,教师要给予集体备课足够的重视,做好备课前的准备,关注教学的整个环节,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集体备课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冯丹.初中数学集体备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神州,2016(9):36.

[2]汪淑芬.提高初中数学备课组合作教研有效性的实践探析[J].考试周刊,2019(4):88.

[3]高炜.高中数学备课组活动有效开展的思考[J].新智慧,2018(27):47.

[4]张丽,史志亚.初中数学集体备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新课程,2018(35):141.

猜你喜欢

集体备课中学数学有效措施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集体备课在病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实践
提高集体备课有效性的途径初探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