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军校学员手机及网络依赖心理
2020-12-29石文斐
石文斐
摘 要:智能手机及网络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但它也是把双刃剑,很多时候我们被手机与网络控制。军校学员手机及网络依赖问题突出,带来多重危害。从军校学员的现状入手,分析造成学员手机依赖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军校学员;手机依赖;网络依赖
智能手机和网络因其便捷性、娱乐性和科技性,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对于接受封闭化管理的军校学员来说,枯燥乏味的军营生活会更容易对智能手机产生依赖性,如果不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必然会给学员乃至部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一、定义
手机依赖是指由于某种原因过度地滥用手机而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的一种现象[1]。网络依赖是指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网上以致工作效率降低,身心健康受损。由于军校封闭式的管理,很多学员在生活和学习上压力较大,尤其是缺乏心理寄托,会过度使用手机,影响学习训练效能。
二、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研究人员判断手机依赖情况主要是采用描述性评价。文献查阅发现,手机依赖和孤独感、社会支持密切相关。韩国研究学者Bianchi表示成瘾型的人对手机依赖更为严重,并且从性格角度来说,一个人的性格和其对手机的依赖也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成瘾型性格的人会更多的依赖手机[2]。其他学者则表示手机依赖也是“软瘾”的表现形式之一。所谓“软瘾”主要是指一些被迫形成的行为以及习惯等。
国内研究发现,大学生对手机产生依赖主要是玩游戏、购物或者聊天等。黄乔蓉等认为内向、孤僻、情绪不稳定和自我控制能力低的大学生较易出现手机上网依赖,网络依赖者存在较广泛的心理问题[3]。陈超认为大学生手机依赖主要是情感诉求的需要、从众心理的追求等,过度依赖导致自己生活失去目标,迷失方向,造成身心疾病[4]。肖雅戈认为大学生过度依赖手机与自身的性格有关,也与家庭环境、家庭因素等息息相关,未恋爱的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较低,家庭收入低的学生依赖手机低[5]。
三、手机及网络依赖的成因与应对策略
3.1成因
第一,从众心理。很少有人能够在外界压力存在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观点[6]。对军校学员来说,群体存在一定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并且学员心智并不成熟、意志独立性差、自控能力弱,所以对群体有强烈的依赖感,从众行为十分常见。有些学员还存在攀比心理,在购物时购买和自己实际需求不符的产品,在购买智能手机时看到其他同学使用的手机比较先进,感觉自己也应该购买这种高端产品,就会选择购买和自己实际需要不符的产品。
第二,人际交往需要。一是智能手机可以给沟通交流带来便利。二是智能手机拥有多元化的应用软件,大学生可以获取海量信息。学员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想要尝试新鲜事物,了解大千世界,通过手机了解更多信息,听歌、玩游戏和视频拍照,所以智能手机受到军校学员广泛欢迎。
第三,不良情绪的排遣。部队训练任务重、生活节奏紧张,导致学员压力增大,而玩手机可以暂时放松身心;学员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实现自我的心理需求,而在社交网络中则容易许多,通过传照片、发表个人观点,得到好友的点赞、转发,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3.2应对策略
第一,通过血的教训警醒学员。通过案例学习,了解手机及网络依赖造成的危害,给军队带来的安全隐患。要求学员写出自己的感受,引导学员认识到网络游戏的弊端,并要求那些沉迷网络游戏而受到惩罚的学员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员们看到网络游戏带来的伤害[7]。同时通过开展与手机依赖有关的演讲竞赛、辩论赛等,让学员认识到智能手机存在的问题。在宣传栏贴上宣传画板,或写上警示语,时刻提醒学员远离网络游戏。
第二,心态调整越过“心理魔障”。邀请军校的心理医生为学员进行心理疏导,解决学员沉迷网络的心理问题,鼓励学员通过参加体育锻炼、面对面沟通以及写日记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
第三,活动丰富转移“网瘾诱惑”。制定一系列活动计划,多举办新型文体活动,比如:“军队好声音”、“奔跑吧,學员”等活动形式。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加入,既可以让丰富学员的业余生活,又摆脱对手机的依赖,而且还可以增强学员的综合素质。
四、结论及建议
军校学员过度依赖手机和网络,会带来很多危害,包括身心健康、军队信息安全等,因此学员要适度使用手机与网络,将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学习训练上。完善军营文化建设,积极举办多元化的文体活动;加强检查力度,安装信号干扰设备,能够有效解决学员过度依赖手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夏炜.内蒙古师范类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调查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2]Bianchi A.& Phillips J.G.Psychological predictors of problem mobile phone use[J].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2005(l).
[3]黄乔蓉,范庆瑜,曾延风,郎杰斌.大学生手机上网依赖与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4):634—636.
[4]陈超.大学生手机依赖对社会支持、述情障碍的相关以及干预研究[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16.
[5]肖雅戈.大学生手机依赖及其与孤独感、社会支持的关系[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5.
[6]吴辉良.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及其与人格特质、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15.
[7]孙成,陈万平.某军校学员心理状况及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和效果[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