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工程类专业校企“大国工匠”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0-12-29左迎峰吴义强李贤军陈桂华

高教学刊 2020年26期
关键词:大国工匠林业工程实践能力

左迎峰 吴义强 李贤军 陈桂华

摘  要:培養具有执着坚守、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敬业守信、推陈出新的“大国工匠”精神的创新实践能力专业人才,是实现制造强国的当务之急。文章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业工程学科为例,指出传统林业工程类专业在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与企业开展校企“大国工匠”计划训练项目,探索了高等院校与大型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途径。分析了校企“大国工匠”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与优势,对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详细措施。通过与3家行业龙头企业开展“大国工匠”人才培养的实践,提高了林业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程度和热爱程度,培养了大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可满足新工科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键词:大国工匠;林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26-0026-04

Abstract: It is an urgent task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and practical talents with the spirit of great artisan, such as perseverance, excellence, pursuit of perfection, dedication and faithfulness. Taking the forestry engineering discipline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of traditional forestry engineering majors. Through carrying out the training project of "great artisan" with enterprises, it explored a new way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jointly train talents with large enterpri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great artisan" in school and enterprise was analyzed, and the paper put forward detailed measures on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The practice of talent cultivation of "great artisan" with three leading enterprises in the industry has improved the cognition and love degree of students majoring in forestry engineering, and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students have been cultivated, which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new engineering for talent cultivation.

Keywords: great artisan; forestry engineering;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practical ability

当前,国家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网络强国”“一带一路”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1],培养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工程科技人才,对于支撑服务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也是建设制造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前提。特别是2015年5月国务院颁布《中国制造2025》确立了“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2],其本质是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除了需要高层次管理人才外,更离不开大量具有时代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的工科人才。

林业工程是以森资源培育、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研究森林资源的抚育、开发利用和产品加工理论与技术应用型学科,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然而,目前林业工程类专业培养的工科人才存在书本专业知识扎实,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专业技术技能方面能力差的现实问题。针对此,为贯彻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3]9号)和《关于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函[2013]14号)精神,深化农林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探索高等农林院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途径,培养社会急需的创新型、复合应用型林业产业高级人才。因此,亟需具有执着坚守、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敬业守信、推陈出新“大国工匠”精神的创新实践能力专业人才[4]。

一、林业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创新意识不足,实践能力不强

創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培养。目前林业工程类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普遍存在书本专业知识扎实,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专业技术技能方面能力差的现实问题。造成这种现象原因主要有:第一,虽然获批的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较多,但是由于本科生与教师的联系不紧密、教师自身工作任务繁重无暇顾及等诸多原因,很多创新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并没有受到指导老师的关注和指导,项目研究主要是本科生自己开展,导致创新项目虽然实施,但却未能起到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和效果[5]。第二,目前,林业工程学科各专业本科生实践机会少,仅限于时间极短的专业实习,并且实习过程主要以了解性参观实习为主,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实习指导老师传授知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导致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明显不足。

(二)实践教学体系落后,脱离生产实践

传统林业工程类专业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落后,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产学研体系不完善,培养过程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导致教学、科研与实践、服务脱节,不能满足国家对本科生创新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优秀教学与科研平台资源、高水平科研项目及成果对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支撑和促进作用不够,大学生在培养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不足。

(三)师资队伍结构单一,教师实践经验不够

在现有教师队伍中,直接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占95%以上,从学校到企业再到学校的教师较小。但是具有两年以上在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经历的教师不到5%,大部分教师没有或有不足一年的实践工作经历。与此同时,师资队伍建设政策缺乏灵活性,长期以来“不为我所有,不为我所用”的用人模式限制了低学历的行业名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加入教师队伍,教学团队成员行业发展前沿知识和实践技能匮乏,教学方法不灵活,科研水平不足,导致学生培养质量降低,创新意识薄弱和工程实践能力低下。

(四)工程实践基地缺乏,实践训练机会不多

林业工程类专业包括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森林工程、生物质能源与材料、林业装备与信息化和家具设计与工程6个专业[6],生产企业共性小,存在部分专业生产实践基地较多,如木材科学与技术和家具设计工程专业,但是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森林工程等专业的基本没有生产实践基地。因此,单一的基地很难满足大学生工程实训的要求,但是建立多个实践基地因运行经费方面的问题而无法实现。同时,目前林业工程领域生产实践企业规模一般偏小,研发力量较薄弱,具有独立研发机构的企业更少,企业接纳大学生实践的管理机制暂未完善。以上各方面的原因,导致林业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工程实训机会不多,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得不到较好的锻炼。

二、校企“大国工匠”培养模式的特点与优势

针对林业工程类专业在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业工程类专业为深化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探索高等院校与大型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途径,培养社会急需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与相关企业在友好协商的基础上,共同提出并开展大型本科教育计划项目——校企“大国工匠”计划训练项目,其特点和优势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面向行业培养人才

校企“大国工匠”培养计划项目定位是为行业培养人才,而非“订单式”的为单一企业培养人才,参与培养计划的学生和企业不用签署任何协议,学生就业时可选择到“大国工匠”培养计划实施单位就业,也可以不受任何约束的到其他单位就业。

(二)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

“大国工匠”培养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每个参与项目实施的企业与学校共同从大一新生中选拔学员,每个企业单独成班,从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进行全过程的培养。企业利用周末或节假日时间派遣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到学校为学员上课,大学四年的三个暑假学员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训。企业授课安排不对学校原有授课计划造成影响。

(三)企业承担全部费用

无论是企业派遣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到学校为学员授课过程所产生的费用,还是暑假期间学员和带队教师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训所需的路费、食宿等费用都由企业承担。这一举措解决了林业工程类专业在大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经费投入不足和学生较为关注的费用问题,减轻了学校和学生的经济负担,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经费保障。

(四)企业技术人员为本科生上专业课

在林业工程类专业理论教学中,所有本科专业课要求授课教师利用自身影响力聘请在本行业、本领域具有影响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技术或管理人员授课2-4节。企业技术人员结合生产实际讲授专业课程,可显著提升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实在在提升了学生专业技能。

三、校企“大国工匠”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措施

(一)革新教学理念,构建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

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基础,以适应行业需求为基本宗旨,重新定位林业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培养目标,构建“感悟+介入+探究”产学研协同教学理念。重新定位林业工程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中心,教学、科研、实践、服务四基本点联合驱动,基础、专业、创新、工程四层次阶梯式发展的“一中心、四基本点、四层次”,具备大国工匠精神的林业工程类专业“144”大学生培养模式。

(二)开展课程建设,构建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整合木材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林业工程国家林业局和湖南省重点学科等优势学科为支撑,《木材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课程等优势教学资源为基础,构建基础课程、科学与人文素质课程、基础与提高型实验课程、专业课程、创新实践课程和工程实践课程6大课程体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建立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大国工匠”科学理念。

(三)创新教学方法,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教学方式

积极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式。吸引校外企业专家参与制定培养方案,聘请校外专家讲学,保证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校内相关人员进入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实地调研,横向比较后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并制定配套的生产实践规章制度,保证本科生实践环节的顺利实施;选派校内专业课教师进企业,进一步丰富专业和实践知识。

(四)以科研促进教学改革,实现科研反哺教学效果

以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研成果为支撑,构建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课程教学理论,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以启发大学生的思维为核心,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教师和学生介入企业,介入科研与生产一线;指导大学生走出教室、走出资料室,走进车间、走进研究室,引导和指导大学生创造性运用知识,在科研和生产现场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

(五)搭建创新实践平台,构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依托科技创新竞赛平台、工程实践平台和国际化教育平台,完善与建设校内外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搭建“开放共享、布局合理”的递进式“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针对不同培养阶段和层次的特点,突破传统以演示型和验证型为主的实践教学方法,构建以设计型、综合型、创新型为基础和以科学实验、生产实习、技能实训、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开展“拔尖型、复合型、实用型”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六)实施团队建设战略,构建教学团队建设体系

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为龙头,引领团队建设,培育一流科研教学团队。校内建立培养-引进-共享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新机制,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领军人才。建立青年教师传帮带的培养机制,设置青年教师创新基金,组织青年教师到企业培训。校外聘请兼职教授和企业教师。结合多方力量,全面提升林业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校企“大国工匠”培养模式实践成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业工程学科与圣象集团有限公司、宜华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嘉宝莉集团有限公司在友好协商的基础上,一致同意秉承“诚实守信、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实现共赢”为原则,通过加强校企产学研合作,促进资源优势互补,已开展了“大国工匠”训练计划项目。从2016年起,先后开设了圣象大国工匠班、宜华生活大国工匠班和嘉宝莉大国工匠班。通过严格的选拔,每个班人数为30名学名,全为大一新生,学校和企业各设置班主任一名。各大国工匠班制定了详细的培养方案,根据不同培养阶段,分别开展了素质拓展、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等课程培训。并且每年暑假到相应工厂进行了暑期实训。

通过“大国工匠”训练计划项目的探索与实施,充分利用了学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发挥学校教学科研平台优势和企业的产业优势,积极为大学生提供深入实践的机会。一方面,邀请企业富有丰富经验的技术管理专家给“大国工匠”班学员授课、开展讲座,以及在企业实训期间担任实训指导老师,使学员在大一刚入学便能直接学习到本专业知识和生产实践方面知识;另一方面,学员在企业顶岗实习,打通理论与实践联系的通道,使大学生能够直接接触本专业生产实踐活动,提高学员对本专业的热爱。借助以上两种方式,显著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构建复合应用型林业工程领域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通过校企“大国工匠”培养计划的实施,提高了林业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程度和热爱程度,培养了大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可满足新工科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效果显著,意义重大。同时,校企“大国工匠”培养计划的实施,对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对传统工科专业的改造升级也具有借鉴作用。继校企“大国工匠”培养计划项目实施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业工程学科又相继与圣奥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了校企“圣奥班”人才培养计划,与深圳长江家具有限公司开展了校企“长江飞跃”人才培养计划等。

参考文献:

[1]胡波,冯辉,韩伟力,等.加快新工科建设,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新[J].复旦教育论坛,2017,15(2):20-27.

[2]杨树明,刘涛,蒋庄德,等.先进测量技术与高端测量仪器——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基础与保障[J].科技导报,

2016,34(17):19-24.

[3]吴志平,胡云楚,杨国恩.林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6):247-249.

[4]吴波,涂虬,陶智明,等.基于大国工匠精神的电子信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7,37(6):33-36.

[5]王元元,彭磊,周玲.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中

旬,2016(1):33-33.

[6]吴志平,杨国恩,胡云楚.林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广东化工,2015,42(7):189-190.

猜你喜欢

大国工匠林业工程实践能力
“大国工匠”张翼飞
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