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谷城方言的音系及特点

2020-12-29辛亚宁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谷城县官话信阳

辛亚宁

(湖北文理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谷城县位于鄂西北山区,居湖北省襄阳市西北边缘,靠汉江中游西南岸,东临汉水,西偎武当,南依荆山,东南距襄阳市区77千米,东北距老河口20千米,地处武当山东麓,汉水之滨,西邻车城十堰。谷城县辖城关、石花、冷集、五山、紫金、盛康、南河、庙滩、茨河9个镇和1个乡(赵湾乡)。

目前,关于谷城方言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语法方面,谷城方言的语音面貌散见于《谷城县志》[1]472-479。据《谷城县志》介绍,谷城城关方言(包括北河、南河、盛康3镇和当铺乡)与襄南和南漳话接近,庙滩(包括茨河镇、黄发畈乡)与襄阳太平店、泥嘴方言基本一致,石花方言(包括五山乡、谢湾、大峪桥和薤山林场)与紫金方言有微小区别,紫金方言(包括赵湾)与保康话略接近,冷集(包括沈湾乡)方言与老河口话相近[1]472-479。《中国语言地图集》[2]28-30将谷城方言归为西南官话鄂北片。李蓝将谷城划为西南官话湖广片鄂北小片,认为该片方言是西南官话和中原官话的混合方言[3]。

本文拟从语音方面对谷城方言进行全面的描写,并对其方言的性质和特点作一探讨。本文记录的是谷城县城关镇方言,发音合作人:余曙光,男,1953年出生,谷城县城关镇人,初中文化,退休干部,未长期离开过本地,只会说本地话。皮俊,男,1981年出生,谷城县城关镇人,大学文化,未长期离开过本地,会说本地话和普通话。

需要说明的是,武汉、成都方言材料来自《汉语方音字汇》[4]91-378,河南的方言材料主要来自段亚广的《中原官话音韵研究》[5]48,135-137,其他方言点的材料主要来自湖北省语保工程(未刊)。

一、谷城方言的音系

(一)声母

p帮兵病 ph派片爬遍白m麦明木 f飞风副饭

t多东毒 th讨天甜 l泥闹暖绿

ts早竹纸坐 tsh草床刺初 s山事顺书 z热软

k高共街白kh开苦客 x好灰鞋白

∅味月王安

声母的音系说明:

(1)[n][l]不分,统一记作[l]。

(3)遇合三鱼韵的“去”老年发音人和青年发音人发音时,舌头紧贴硬腭,摩擦较强,实际发音为ch。

(二)韵母

a茶辣法 ia牙鸭架 ua瓦刮花

o婆磨菠 uo国托课弱 yo学药脚乐

e热色车蛇 ie写接北特 ye靴月掘

ɛ开排鞋爱 uɛ快歪槐

ei对飞赔腿 uei柜违岁亏

an南山短半 ian年险盐变 uan关船软万 yan泉选愿圈

aŋ忙党张让 iaŋ娘响羊姜 uaŋ王庄闯逛

韵母的音系说明:

(1)[a][ia][ua]主要元音近于[A];[aŋ][iaŋ][uaŋ]主要元音近于[ɑ]。

(3)[ɛ][uɛ]主要元音略有一点儿动程。

(5)韵母[e]舌位略靠后。

(6)韵母[uei]的韵头[u]实际发音较短。

(三)声调

阴平24 阳平53 上声55 去声31。

声调的音系说明:

(1)阳平调调值为[53],其终点比3度略高。

(2)去声调值为[31],有时读作[42],起点比3略高。

入声大多数归阳平,少数归阴平和去声,如:玉y31、叶ie24。

(四)连读变调规律

1.两字组连读变调规律

两字组多数不变调。阴平在阳平、上声和去声前变读为低平调,记作[31]。去声在阴平后,变读为平调,记作[55],在去声前变读为升调,记作[24]。

表1 谷城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表

2.轻声变调规律

谷城方言很少有严格意义上“轻而短”的声调,少量的轻声音节存在于多音节词中间的位置、句子中的助词,如:认不得[zn31pu0te53]、膝盖[khie53thi0pr24]等。

谷城方言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连读变调,功能相当于轻声,但其声音不轻也不短。这种变调多出现在常用双音节名词、趋向动词的后一音节以及名词后缀中。这些词多与普通话中的轻声词对应,我们统一记作轻声。连读后字的音值受前字声调的音值控制,阴平后的变调实际音值为[55],如:沙子[sa31ts55];阳平、上声、去声后的变调实际音值为[31],如:桃子[th53ts31]、牡丹[mu55tan31]、杏子[xn31ts31]。

二、谷城方言的特点

(一)声母特点

1.知庄章组与精组合流为ts类

嘴精茶知二桌知二猪知三沙庄床庄书章

谷城 tsei55 tsha53 tsuo24 tsu24 sa24 tshuaŋ53 su24

丹江 tsei33 tsha51 tsuo35 tsu35 sa35 tshuaŋ51 su35

武汉 tsei42 tsha213 tsuo55 tsu55 sa55 tshuaŋ213 su55

成都 tsuei53 tsha21 tsuo45 tsu45 sa45 tshuaŋ21 su45

信阳 tsei35 tsha53 tsuo33 tsu33 sa33 tshaŋ53 su33

2.泥来母合流为l

西南官话泥来母多数合流,读n或l,而中原官话南鲁片泥来母不混,信蚌片的信阳泥来母洪混细分。

努 路 脑 老 泥 梨 女 吕

武汉 nou42 nou35 nau42 nau42 ni213 ni213 y42白y42白

ny42文ny42文

成都 nu53 nu13 nau53 nau53 ni21 ni21y53 ny53

平顶山 nu55 lu41 nau55 lau55 ni342 li342 ny55 ly55

信阳 lou35 lou312 lau35 lau35i53 li53y35 ly35

3.见系开口二等字多读k、kh、x。而中原官话南鲁片或信蚌片读t类

街 蟹 去 鞋 解 角

谷城 kɛ24 xɛ31白khi31白xɛ53 kɛ55 k53白

武汉 kai55 xai42白kh25白xai213 kai42 ko213白

成都 kai45 xai13白tiɛi13 xai21 kai53白ko21白

鹅疑熬疑袄影暗影硬疑

武汉 ŋo213 ŋau213 ŋau42 ŋan35 ŋn35

o新

信阳 ŋo53 ŋau53 ŋau35 ŋan312 ŋn312

5.古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今有少部分读送气清音,也与中原官话相同

如:捕並phu24、埠並phu31、倍並phei31,这些字在西南官话(例如成都、武汉)里都读不送气音。

(二)韵母特点

1.假咸入山入摄知系开口三等字今读e

车假蛇假折咸热山

谷城 tshe24 se53 tse53 ze53

武汉 tshe55 se213 tse213 le213

信阳 tshɛ33 sɛ53 tsɛ53 zɛ33

2.深臻=曾梗-n≠通摄-ŋ

这是西南官话的特征之一;中原官话南鲁片深臻-n≠曾梗通摄-ŋ,值得注意的是中原官话信蚌片的信阳深臻=曾梗-n≠通摄-ŋ。

林深春臻灯曾井梗冬通中通

3.曾摄开口一等入声德韵、曾摄开口三等入声职韵庄组、梗摄开口二等入声陌麦韵读[e],且除知系外,都有i介音

北德墨德得德特德刻德黑德色职

谷城 pie53 mie53 tie53 thie53 kie53 xie53 se53

thɛ51

房县 pe53 mie53 tie53 thie53 khe31 xe24e53

信阳 pɛ35 mɛ33 tɛ33 thiɛ35 khɛ312 xɛ33 sɛ33

thɛ35

固始 piɛ213 miɛ33 tiɛ33 liɛ213 khiɛ33 xiɛ213 sai33

商城 piɛ213 miɛ213 tiɛ33 thiɛ33 khiɛ33 xiɛ213 sɛ33

百陌白陌拍麦拆麦窄麦格麦客麦

谷城 pie53 pie53 phie53 tshe53 tse53 kie53 khie53

信阳 pɛ33 pɛ53 phɛ33 tshɛ33 tsɛ33 kɛ33 khɛ33

固始 piɛ213 piɛ33 phiɛ33 tshai213 tsɛ213 kiɛ33 khiɛ213

商城 piɛ213 piɛ33 phiɛ213 tshɛ213 tsɛ213 kiɛ33 khiɛ213

麦麦摘麦责麦策麦革麦隔麦核麦

谷城 mie53 tse53 tse53 tshe53 kie53 kie53 xie53

固始 miɛ213 tsai213 tsai33——kiɛ33——xiɛ33

商城 miɛ213 tsɛ213 tsɛ33——kiɛ33——xiɛ33

4.遇合一泥来母、通合三入来母、蟹合一三等端系、止合三精组、山臻合一端系开口化

奴 路 六 绿 鹿

武汉 nou213 nou35 nou213 nou213 nou55

平顶山 lu342 lu41 liou41 ly342 lu24

信阳 lou53 lou312 liou35 lou33 lou33

对蟹岁蟹嘴止短山酸山村臻

谷城 tei31 sei31 tsei55 tan55 san24 tshn24

丹江 tei31 sei31 tsei33 tan33 san35 tshn35

武汉 tei25 sei25 tsei42 tan42 san55 tshen55

平顶山 tuei41 suei41 tsuei55 tuan55 suan24 tshun24

信阳 tei312 sei312 tsei35 tan35 san33 tshn33

5.谷城青年男性发音人有闪音r

如:猪蹄子tsu24thi53r0、辫子pian31r0等等,一般出现在名词的“子”尾。60多岁的老年男性发音人也有这个音,但70岁及以上的老人却没有这个音。

相邻的房县方言也有这个音。苏俊波[7]发现“河南南部也存在一个颤音方言区,主要分布在淮河上游的部分地区,北起确山县的李新店一带,南以淮河为界,东到信阳、正阳、确山三县交界处,西至信阳、随县、桐柏三县交界处。”他还认为,湖北方言的颤音是河南分泌阳等方言随着河南人口的迁移引进来的。

(三)声调

1.入声归阳平

入声归阳平是西南官话的一条重要特征。谷城方言入声大多数归阳平,但有26个入声字归阴平,29个入声字归去声。古清入、次浊入归阴平是中原官话的特征。

归阴平的入声字有26个:剥po24、戳tshuo24、削iu24白/i24文、撮tsuo24、烙luo24、窟khu24、挖ua24、捏lie24、屑i24、叶ie24、吸i24、拉la24、泼pho24、拨po24、摸末沫抹mo24、劈僻phi24、踢剔thi24、拍phie24、只ts24、督tu24、郁iu24。

2.四声调型

王群生[8]认为,鄂西北的襄樊、郧县等19县市与比邻的河南淅川、邓县、新野、桐柏“腔调”十分相似,应一起归入中原官话。经过调查,我们发现,谷城方言的调型、调值与河南南阳方言较为一致,而与重庆、成都、贵阳等地明显不同。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谷城 24 53 55 31

丹江 35 51 33 31

淅川 24 42 55 312

南阳 24 42 55 312

平顶山 24 342 55 41

信阳 33 53 35 312

成都 45 21 53 13

武汉 55 213 42 35

三、方言归属及其成因

(一)方言归属

1.谷城方言知庄章组与精组合流为ts类

谷城方言知庄章组读ts类,有人际差异和新老差异。在调查中,大多数老年男性发音人出现了知庄章组少数字读t类的情况,尤其是在合口呼韵母前,仅有少数发音人知精组合流为ts类。青年人受普通话的影响更大,知庄章组读t类的字更多。据当地人介绍,谷城方言原来只有ts、tsh、s、z,读t、th、、是后来受到普通话的影响出现的。一些老年人在老年大学学习普通话,读 t、th、、的字较多,不仅出现在合口呼韵母前,还出现在开口呼韵母前。这不仅是谷城方言的一个发展趋势,周边方言如老河口、南漳也存在这一现象。

因此,谷城方言知庄章组早期应该是读ts类,这是西南官话的特征之一,但中原官话信蚌片的信阳知庄章组也读ts类。中原官话南鲁片古知庄章组读t类[5]48,135-137,与此不同。谷城方言知庄章组读ts类可能是中原官话信蚌片和西南官话的共享成分,可能是中原官话信蚌片移民引进来的,同时又受武汉强势方言的影响。

2.假咸入山入摄知系开口三等字今读e

3.深臻=曾梗-n≠通摄-ŋ

这是西南官话的普遍特征,中原官话多为深臻-n≠曾梗通摄-ŋ(例如南鲁片),但中原官话信蚌片的信阳也是深臻=曾梗-n≠通摄-ŋ。同样,谷城方言深臻曾梗通摄今读的性质不能说一定是西南官话的特征。

4.遇、蟹、止、山、臻、通入诸摄部分合口字读开口,遇摄知庄章组读u

中原官话南鲁片的南阳、西峡、方城、内乡、邓县、新野、唐河、社旗、镇平蟹止摄一三等合口端系没有u介音,读ei[6];而且南鲁片的南阳、淅川、邓县、方城、新野、唐河、社旗、南召遇摄知庄章组读u,与谷城方言相同。但南鲁片合口韵读开口涉及的只有蟹止摄,山臻遇通入摄合口字仍然读合口。

西南官话的武汉遇、蟹、止、山、臻、通入诸摄部分合口字读开口,但遇摄知庄章组读ou,遇合三书母的“输~赢”读y,谷城方言读zu,河南中原官话读u[6]。

中原官话信蚌片的信阳“遇、蟹、止、山、臻诸摄合口字除帮、见系字外,读开口呼”[9],遇摄知庄章组读u,与谷城方言基本一致。因此,谷城方言古合口韵今读开口韵,可能反映的是中原官话信蚌片的特点。

5.德陌麦韵和庄组职韵读e、ɛ

这与西南官话相同,也与河南的中原官话相同。据贺巍[6]119-123介绍,中原官话南鲁片的南阳、淅川、西峡、邓县等方言点德陌麦韵读æ“黑”全都读。段亚广[5]48,135-137总结了中原官话南鲁片、信蚌片德陌麦韵的读音为e、ɛ、æ、ai。不同的是谷城方言德陌麦韵和庄组职韵读e,且除知系外,都有i介音。

郭丽[10]认为曾开一入、梗开二入声字带i介音,是鄂北片的一个显著特征,并认为“鄂北片曾开一入合梗开二入今带i介音属于内源性层次”。但是郭丽没有注意到河南信阳地区的固始城关、商城曾开一入、梗开二入声字也有i介音,固始城关、商城城关德陌麦韵读iɛ,知系读ai/ɛ[11]181-186。曾开一入、梗开二入声字带i介音不只是鄂北片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河南信阳部分点的显著特征。

谷城方言德陌麦韵带i介音涉及的声类广(与固始城关、商城城关基本相同),发音稳固,青年男性发音人也是如此。与谷城相邻的丹江、房县也有这一现象,但谷城方言帮组端见系字全都带i介音,丹江、房县只在帮端系个别字带i介音。

这一特征可能是由信阳一带的移民传入。

综上所述,谷城方言语音上既有河南中原官话的一些特点,也有西南官话的一些特点,同时也受到普通话的影响。李蓝[3]将谷城县和房县、丹江口、老河口市、南漳县、十堰市、随州市、襄樊市、郧县、枣阳市10县市归为西南官话湖广片鄂北小片,认为它是中原官话和西南官话的过渡方言。前人将鄂西北(包括谷城方言)10县市归为西南官话鄂北片,其依据主要是古入声今多读阳平,这正是西南官话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形成原因

谷城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语言上的复杂性。谷城县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东北与襄阳市、老河口市隔江相望;北与丹江口市搭界;西与房县、保康县接壤;南与南漳县为邻。襄阳、老河口、丹江、房县方言均为西南官话鄂北片,既有中原官话的特征,又受强势方言武汉的影响。谷城方言也不例外。

从历史行政区划上看,谷城与南阳有密切的联系。谷城古属豫州,公元前11世纪,周封嬴姓为谷伯,建都城于谷山,名谷国。春秋时谷国为楚附庸。秦灭楚后,依筑水立筑阳县,属南阳郡。西汉、东汉时属荆州刺史部南阳郡。东晋时属雍州(侨置于襄阳)。南北朝时,属襄州襄阳郡,境内有筑阳、义成二县。隋时,改义成县为谷城县。唐宋时仍属襄阳郡。明清属襄阳府。

从历史移民来看,荆襄地区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一直是北方移民迁入的主要区域之一。谷城为川陕通中原之古山道要冲,自古烽火连年,兵事频仍。明代洪武年间(1368年)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历时50年,陕西、山西等北方移民移民近百万人迁移到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形成最大规模的官方移民,史称“洪洞大槐树移民”,陕西、山西等北方移民通过两条路南下:陕西移民主要沿汉水河谷通道首先进入鄂西北,其他北方移民则穿过南阳盆地到达襄阳,由此再向其他地方扩散。当时的襄阳是流民中转和迁入地,谷城也接受了很多北方移民。谷城居民的祖籍较杂,外省籍移民在谷城各地建造的同乡会馆有:陕西馆、江西馆、河南馆、徽州馆、福建馆等等,鄂东籍移民建有武昌馆、麻城庙、黄州庙等。这些居民经过长期融合,形成了一定特色的方言和习俗,县志载谷城方言“民多秦音”,鄂东人认为谷城话更像河南话。同时,谷城在省会城市武汉的影响下,形成了今天这样的语音面貌。

综上所述,谷城方言在语音上兼有西南官话和河南中原官话南鲁片、信蚌片的特征,同时也受到了普通话的影响。从其语音特征和历史移民来看,谷城方言的底层应该是中原官话,又受到权威方言(武汉)的影响。其方言形成原因与历史上移民有关,也与其地理位置相关。另外,谷城方言的这种混合性特征同时也反映在丹江、房县、郧县、老河口等方言中。它们在地理上相连,历史上有相同的移民来源,因此在四声调值、连读变调模式、合口韵开口化等一些语音特征上相同,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谷城县官话信阳
战“疫”大考中的信阳答卷
襄阳地方特色民宿运营模式创新研究
谷城县庙滩镇南川中心小学:打造“领导陪餐”新常态
绣绣信阳八大景
绣绣信阳八大景
谷城县发展林业循环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信阳茶魂
湖北谷城县政策性农房保险:灾害风险共分担
Negative transfer of Henan Dialectto English Pronunciation
征集官话易祛除官话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