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梳理明情境,提升关键能力
——浅谈文言文阅读的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2020-12-29江西刘恒友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0年2期
关键词:文言文文本情境

江西 刘恒友

在高考语文复习备考中,文言文阅读的复习耗时较长,学生投入的精力也很多,可是在历年高考中的得分情况并不是很理想。表面看是因为文言文阅读的文本材料具有极强的时代性,不易理解,实际上是因为考生缺乏文言文阅读能力。因此在二轮复习中,文言文阅读复习理当着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试卷分析

1.命题指向

从近年全国卷看,文言文阅读无论是文本的选材,还是试题命制都明确地指向“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意在从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几个方面发展考生的核心素养,促进考生进一步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2.选材特点

人物传记是高考全国卷文言文阅读的首选,内容上以体现时代主题、突显核心价值为主,而设置情境则是文言文阅读的最新特点,这也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的要求。为考生提供一个“语文实践活动情境”,可以让考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情境中去体验、感悟文本的内涵,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3.考查目的

从题型上看,文言文阅读考查考生断句,识记古代文化知识,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以及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从学科素养上看,文言文阅读主要考查考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等三个方面的能力,通过这样的训练以提升考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二、备考误区

1.基础知识常态化

一般说来,因时间、学科自身特点等因素,高考语文复习备考多采用两轮式。第一轮复习周期是第二轮复习周期的两倍有余,这主要是由这两轮复习的侧重内容、复习要求和复习目标的不同所决定的——第一轮复习以夯实基础为主,第二轮复习则侧重于传授解题方法、作答技巧等方面。因此,这两轮的复习方法、复习策略也应该有所不同。

在二轮复习中狠抓基础,例如讲实词、讲虚词、讲文言特殊句式等就有点不合时宜了。一是因为二轮复习绝不能是一轮复习的简单重复;二是因为经过一轮复习的详细学习,关于实词、虚词以及文言特殊句式等方面的知识,学生应该已经熟知了。如果延续一轮复习的方法,必然不能激发学生复习的兴趣,反而会让其产生反感心理,无法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当然,并不是说二轮复习中不能提及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必要时还是需要强化的,例如某些学生容易忘记、容易忽视或是不易理解的知识,在重复出现时,教师有必要加以强调,以强化、巩固学生的相关知识储备。

2.文化知识烦琐化

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原本是非常有趣的,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笔者发现学生越来越不喜欢,甚至“厌倦”古代文化知识,而教师也有些“反感”。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平时的相关复习资料以及测试题不符合高考旨趣。在平时的复习中,大多数教师并没有领会高考考查古代文化知识的真正意图,而是认为高考就是为了“考”学生,于是想方设法地搜集古代文化知识,方方面面、点点滴滴都不放过,力求面面俱到,深怕遗漏了什么。如此繁琐而又庞杂的复习资料让学生苦恼不堪又无所适从。

其实,对于传统文化知识,高考试卷采取粗线条考的查模式,绝不像某些模拟试卷那样,设题过繁,考查过细。《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也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考查范围——“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既然是“常见”的,也就不可能是那些细化、深藏于历史文献之中的知识,而必然是那些基础的、习以为常的古代文化知识。

3.训练过程简单化

与一轮复习资料相比,二轮复习资料中的各种训练题明显增多,而文言文阅读的训练题量就更多了。也许是没有时间或是不愿意花时间去研习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些教师会放任学生自己做题,自己订正答案。笔者以为这种方式是不大可取的,首先学生未必能够认真去做;其次没有特定的氛围,学生也未必能进入题目中的“情境”,效果定然不佳;再次,虽然学生可能会依据答案进行订正,但他们未必能真正分析错误的原因。学生如果不能认真训练,就不能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也就难以将知识内化为阅读能力。

三、备考策略

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差,未必是因为他们的文言文相关知识储备不够,而是他们缺乏学习、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很多学生不会灵活运用掌握的知识。文言文阅读的人物传记看似相似,实则不尽相同,每一篇文章都存在诸多必须借助语境才能理解的语言现象,例如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依据语境而灵活应变的能力。为了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各个击破,笔者总结了几种方法,或许有所裨益。

1.“读”“比”双管齐下

文言文断句题难度不是很大,可是依然有考生判断错误,一是因为断句语段可能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例如重要实词、虚词的词义与用法以及文言文特殊句式等;二是因为考生理解有误或是解题方法不对。对此,教师可以采取反复诵读和比对语句句意的方式训练学生的断句能力。

诵读是语文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文言文阅读更离不了反复诵读。在很多高三复习的公开课中,教师强调的是方法指导,很少会涉及各种形式的诵读——笔者以为这是不合理的。其实,在语文教学中,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让诵读缺席。古代的教师不像现代教师那样详细地解词释句,他们的学生借助反复诵读不仅理解了文本旨意,还把握了其精髓,学会了写作。更何况文言文阅读的文本原本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古人就是通过反复诵读而学会了句读。在二轮复习中,教师可以有意地强化学生的诵读,甚至可以让学生尝试唱读。当然,诵读不能是盲目的,必须有目的、有要求,例如让学生在诵读中比较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句中的词义与用法,再如要求读出语气语调等,这样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语感。

灵活运用比对的方法,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例如大的方面,可以比对不同人物传记写人叙事的内容与方法;小的方面,可以比对局部——词语、句式等。比对是语文考试中极其常见的方法,此不赘言。

借助诵读和比对,可以让学生不断积累文言文阅读经验,增强灵活运用必备知识解读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

2.编写“文化”故事

为了激活古代文化知识因子,教师理应想方设法去调动学生学习古代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例如可以让学生将一些相关文化知识编成小故事,或者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自己设置问题以问答等形式识记此方面的知识。

编写故事的方式或许更能激发学生复习古代文化知识的热情,而且效果会更好。例如关于科举考试的知识点,稍加整理,学生编写的故事如下:

××同学自幼聪颖,顺利通过院试,成为一名秀才;他在秋闱的乡试中考中了举人,因为考了个第一,被称为解元;接着他在春闱的会试中又以第一名考中贡士,被称为会元;大家都认为他必能连中三元,果不其然,在殿试中,他以三甲中一甲第一名的成绩,中了状元;他的同学甲和乙也不错,分别考中了榜眼和探花,他们三人同称“三鼎甲”,一同被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被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被赐同进士出身。

如此一来,学生识记古代文化知识既有兴趣,也不易忘记。

对于2019年全国卷Ⅰ错误选项A项“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学生设置的问题有“你知道‘农’家吗”“你知道‘道、法、农’三家的代表人物是谁吗”“你知道诸子百家中的哪几家”等,如此设问,学生自然知道选项错误所在了。这种识记方式既轻松灵活,又简单有效。

其实,识记古代文化知识的方法有很多,关键是看教师会不会想办法引导学生去识记,例如将学校领导、班级干部与古代各种官职进行比较,以强化识记。不管用何种方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激发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3.饰演情境故事

虽然人物传记大同小异,但是任何文本都必然存在一个特定的情境——《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考试、测评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这就是说,为了能有效地培养、发展和表现考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高考试题必然是由一个个“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组成的。

二轮复习较为紧张,文言文阅读也有些“乏味”。但如果让学生演绎文本故事的话,或许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一般说来,为了演好故事,学生大多会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文本的研读行列之中。即使个别词句不易理解,学生也可以借助形象思维猜出其大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文言文阅读中容易进入文本所蕴含的情境之中,也就能准确地理解文本并完成相关的任务了。

当然,这种方法不能常用,只可偶尔为之。但就训练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角度而言,即使是高三二轮复习课,教学方法也不能僵化,需要灵活多样。

4.重思维,抓“量”更抓“质”

文言文阅读板块得分率最低的是主观翻译题。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思维品质欠缺,二是平时的训练重“量”不重“质”。因此,对于文言文语句的翻译训练,首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相关训练中,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让他们的脑海里产生画面,使他们能够顺利进入文本所蕴含的场景,并帮助学生依据语境推断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以达到训练其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其次,文言语句的翻译训练应在“质”上下功夫。例如可以通过小语段翻译、不同译文比较、给同学的译文评分等方式,让学生领会翻译之道。其中,最有效的莫过于将数篇学生的译文同时展示,让学生自己进行比较、取舍。有比较就有鉴别,学生可以借助比较不同的译文而感知翻译的方法。

5.常梳理,常规指导不放松

文言文阅读的知识多而杂,需要教师进行梳理,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同时,教师也应当指导学生自己进行梳理——如果学生建立了自己的知识框架图,就更容易将文言文的知识点融会贯通。此外,针对各种题型的训练,常规指导也不能放松。

总之,在文言文阅读的二轮复习备考中,教师理当注重方法指导、训练效果以及课堂氛围的营造等,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强化他们的关键能力,以切实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文言文文本情境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文言文阅读专练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会背与会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