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玄武岩台地”背后的思考
——评2020年全国卷Ⅰ第37题

2020-12-29河南冯学文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尖顶台地平顶山

河南 冯学文

2020年的高考早已经尘埃落定,对高考试题的讨论却方兴未艾。高考受众范围广,社会关注度高,由于地区的差异性,对高考试题的评论也是褒贬不一,尤其是2020年全国卷Ⅰ的第37题成为议论的热点。

【原题呈现】(2020年全国卷Ⅰ,37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如图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

(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

(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

(3)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

【参考答案】(1)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加大,面积变小。

(2)形成的先后次序: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

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

(3)早中期喷出的岩浆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后,大部分被侵蚀,残留的部分为山体。最新(晚)一期喷出的岩浆未能完全覆盖残留山体,冷凝成玄武岩台地,其上仍保留了原有山体。

【试题评析】

一、地理色彩浓厚

该题较好地渗透了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和内力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人教版必修一明确讲述了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形成以及特点,也明确讲述了地壳运动等内力作用以及流水侵蚀、搬运等外力作用。该题让考生根据材料倒推地表形态的地质作用过程,通过对材料中的玄武岩、图中的河流等碎片化信息进行关联,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场景:若干万年前,某地爆发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岩浆上涌流动,填平低地,冷凝后就形成了近乎平坦的台地。可能该地气候较湿润,河流众多,侵蚀严重,逐渐把平坦的台地侵蚀切割得破碎,形成很多小块台地,小块台地又进一步侵蚀形成尖顶山。又过了若干年,又一次大规模的岩浆活动爆发,形成了新的台地,被河流进一步切割侵蚀成破碎的小块台地。又一次岩浆爆发了,可能这一次规模比较小,上涌的岩浆没有覆盖住其上的尖顶山和平顶山。由于形成较晚,河流侵蚀较轻,还没形成尖顶山或平顶山。这是对地理基础知识和原理的运用,地理色彩浓厚,味道十足,没有超越考试要求的知识范围。

二、彰显核心素养

此题只用了少量的文字材料和图片,却内涵丰富,于细微处彰显了核心素养。

1.依托区域认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以区域为载体,来认识区域的特征并分析其形成过程。尽管该题淡化了具体的区域背景,但仍然不能摆脱区域背景的框架。岩浆上涌说明该地地壳运动活跃,以内力作用为主。河流侵蚀说明该地气候较为湿润,外力以流水作用为主。当尖顶山或平顶山形成的时候,说明该时段地壳比较稳定。内外力相互作用勾勒出一幅磅礴的地貌景观图。

2.体现综合思维。从认识区域特征到反演区域特征的形成过程,体现了人们全面、系统和动态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图中台地上有河谷,暗示河流对玄武岩的侵蚀作用。材料中“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告诉我们刚开始形成时是平坦的,越不平坦说明河流侵蚀越厉害,其形成越早。“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说明台地、平顶山和尖顶山不是同一时期形成。串联这些碎片化的材料,让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再调动和运用所学地理知识,通过地理要素综合和时空综合推演出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

3.培养人地协调观。近几年出现的游客在自然遗产上打入岩钉、在喀斯特溶洞里破坏石钟乳、在丹霞地质公园里随意开车碾压等事件,大自然亿万年形成的奇观就这样被人为损毁,让人心痛。当考生认识到这些玄武岩地貌需经过千万年的演化,历经沧海桑田才形成时,便将人地和谐发展的理念无形之中植入学生脑海中。

4.激发地理实践力。考生认识到看似平常的玄武岩竟然蕴藏着这么深奥的地理知识,会激发考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燃起考生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考生在游玩时会带着地理的视角去看待周边的事物。

三、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1.思维梯度落差较大。该题与我们平常考查的地质作用“削峰补谷”“削高补低”不同,这次是“削平增峰”,反向思维突出。考生需在较短时间内迅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把漫长而广阔的时空综合起来推演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存在较大难度。思维纵深较长,思维梯度垂直落差较大,考生会手足无措。这样就降低了考试的区分度,也难以体现高考的人才选拔功能。

2.设问方式有待商榷。第(2)问包含两小问,若第(1)小问回答错误,则第(2)小问连带错误,且分值较高。第(3)问“说明玄武岩台地上有平顶山、尖顶山分布的原因”,该设问存在歧义,我们可以认为问的是平顶山、尖顶山的形成原因。侵蚀强是尖顶山,侵蚀弱可能是平顶山,显然这与该题的参考答案相差甚远。

3.人文关怀体现不足。首先,疫情期间,考生无法上学,正是需要提振士气、恢复信心的时候,该题却用温婉含蓄的材料、曲折的逻辑思维考查考生,考后考生的反馈也恰恰说明了该题的难度较大。其次,第(2)问和第(3)问设问中存在的问题,失去了对考生答题过程的客观性评价,这样设问略显不公。

四、反思引领成长

尽管试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瑕不掩瑜,不能忽略该题的导向作用。教育部考试中心早已经阐述高考的主要任务是立德树人“一堂课”、服务选才“一把尺”、引导教学“一面旗”。高考指引我们的教学工作和教育方式,指导我们怎么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不能把自己教学上存在的不足、教与学衔接的不到位怪罪于命题人甚至是国家有关考试方针政策。这些创新性的试题,更新的是材料和知识,嵌入的是思维,发展的是教学理念,培养的是创新性人才。如果还是按部就班的试题材料、平铺直叙的地理现象描述、机械而呆板的思维考查,无疑给我们释放了一个不良的教学信号,还谈什么创新?如果我们不反思,今天出现玄武岩台地,明天还会有更多惊奇的试题和更大的挑战等着我们。通对这道题的思考,笔者认为接下来应该做好如下工作:

1.注重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地理概念、基本原理、地理技能掌握不清,很难有进一步提高。备考中要梳理中学地理中的核心概念,以大气环流、生物循环、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为框架进行整体架构,构建基础知识体系。而地图技能、地理综合分析和归纳技能、地理图表技能、地理生活观察技能、统计与计算技能等则需要在教学中培养。

2.突出地理四项基本能力的培养。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这四项基本能力在高考中体现越来越突出。让考生可以迅速从图文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并很快判断出答案,这需要在课堂教学或试题分析中有意引导。

3.注重地理理论知识与生产生活运用的衔接。由于传统课堂的限制,学生很难有机会外出实践考察,需要教师把现实生活中或身边的案例,包括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等地理现象,对学生进行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通过收看地理中国、航拍中国等视频来拓宽学生的眼界,提升其观察生活的能力。

猜你喜欢

尖顶台地平顶山
热烈祝贺《平顶山日报》复刊40周年(1982-2022)
藏在古建筑里的科学
抚顺平顶山惨案纪念馆
几何:尖顶的房子
平顶山诗群
蓝色的热带浅海
山村暑假
台地茶,沉默的大多数
台地茶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