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根据煤系地层特征选择掘进巷道层位布置的设想
2020-12-29罗李珎
罗李珎
(龙岩北山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福建 龙岩 364011)
1 前 言
东坑仔煤矿随着矿区的不断深入开采,地质情况愈加复杂,通过多年生产事实证明,部分在用早期跟煤巷道压煤线路长,受采空区风化影响维护难度增加,万吨掘进率逐步攀升。为扭转这一被动局面,起到前期防治作用,从而选择一个合理的巷道布置方案成为降低巷道掘进工程量、延长巷道服务年限、缓解采空影响、提高煤层回采率的重要工作之一。
2 井田地层特征分析
东坑仔井田实际开采煤层13层,C1+2、C5、C6、C6+1、C7极少数开采,C0、C2、C8、C11、C12局部有开采,C1、C9、C10大部分有开采。实际揭露较稳定可采2层(C1、C9),较稳定C8煤层由于煤质坚硬,开采较困难,局部有开采;较稳定至不稳定可采2层(C10、C11),较稳定至不稳定C2由于煤质坚硬较薄,开采困难,局部有开采;不稳定局部可采7层(C0、C1+2、C5、C6、C6+1、C7、C12)。
(1)C0煤层
属不稳定煤层,平均煤厚0.5m。顶板以细砂岩或粉砂岩为主,具水平层理,厚度0.9~9.8m,一般2~5m;老顶为细砂岩,底板以粗粉砂岩为主,次为砂岩,且见浑浊状层理。当顶板相变为泥质岩时,其底板局部亦为泥质岩。与往上第一条煤线相距约8.9m。
(2)C1煤层
属较稳定煤层,平均煤厚0.75m。顶板以砂质泥岩为主,厚度一般为1~5m;老顶以石英砂岩为主,次为粉砂质岩,厚度一般为3m左右;直接底板为富含植物根茎化石的泥质岩或砂质泥岩,厚度0.1~0.3m;老底为细砂岩,厚度一般3m左右。上与C0煤层相距约26m。
(3)C2煤层
属较稳定至不稳定煤层,平均煤厚0.56m。顶板以泥质岩为主,含黄铁矿及菱铁矿结核,具水平层理,厚度3~5m;老顶以砂质岩为主,次为粉砂岩,厚度5m左右;底板以粉砂岩和砂岩为主,具浑浊状层理,厚度一般2m左右,少数具砂质岩伪底,含植物根茎化石。上距C1煤层约28m,往上与C1+2煤层相距约6m。C1+2煤层属于极不稳定煤层,常含夹矸,夹矸厚约0.15m。
C2煤层至C5之间间隔一套童子岩组第三段第三带地层,该地层层组属过渡相含煤沉积,含煤线丰富,岩性主要以砂质泥岩和泥岩为主,次为粉砂、细砂岩。地层厚度约63m。
(4)C5煤层
属不稳定煤层,平均煤厚0.5m。顶板以砂质泥岩和泥岩为主,含黄铁矿结核,具水平层理,厚度约3m;直接底板以砂质泥岩为主,厚约1m,往下为细砂岩,呈中厚层状,厚约2m。下距C6煤层约21m。
(5)C6煤层
属不稳定煤层,平均煤厚0.45m。顶板以砂质泥岩为主,厚2m左右,往上部过渡到细砂岩,煤层顶板沿倾向相变为泥岩;底板以砂质泥岩和粗粉砂岩为主,具浑浊状层理,厚度3m左右,往下为砂质泥岩。上距C2煤层约78m。
(6)C6+1煤层
属不稳定煤层,平均煤厚0.6m,以泥质岩和砂质泥岩为主,含菱铁矿结核,厚度2m左右。老顶为砂质岩或粉砂岩,厚度3m左右;底板以细砂岩为主,厚度1~2m;老底为砂质泥岩,厚度1~4m。往上距离C6煤层约21m。
(7)C7煤层
属不稳定煤层,平均煤厚0.50m。顶板以泥岩为主,内含大戟贝等化石及菱铁矿结核,厚度2m左右;老顶为砂质岩,厚度3m左右;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厚度2m左右;老底为砂质岩或粗粉砂岩,厚度2m左右。往上距离C6+1煤层约7.5m。
(8)C8煤层
属较稳定煤层,平均煤厚0.5m。顶板以泥质岩为主,厚度2m左右,但在44线~48线间煤层顶板相变为粗粉砂至细砂岩,厚度不稳定,最厚达20m左右;底板以砂岩为主,具浑浊状层理,厚度2~3m。往上距离C7煤层约14m。
(9)C9煤层
属较稳定煤层,平均煤厚1.25m。顶板以泥岩和细粉砂岩为主,含黄铁矿及菱铁矿结核,厚度3~4m;直接底板为泥岩--细粉砂岩,内含植物根茎化石,厚度0.5m左右,往下为细砂岩,厚度2m。往下约5m为C9+1煤线,上距C8煤层约14m。
(10)C10煤层
属较稳定至不稳定煤层,平均煤厚1.0m。顶板以泥质岩为主,含黄铁矿化虫迹、黄铁矿结核和菱铁矿结核,具水平层理,厚度一般4m左右;底板以粗粉砂及砂岩为主,厚度3m左右,常见砂质泥岩伪底,含植物根茎化石,厚度3m左右。往下约23m地层为以粗粉砂岩、细砂岩为主,次为砂质泥岩的含C10+1煤线地层。往上距离C9煤层约31m。
C10煤层至C11之间间隔一套由5个砂质泥岩~细砂岩组成的无煤旋迴,无煤旋迴总厚度可达40m。
(11)C11煤层
属较稳定至不稳定煤层,平均煤厚0.60m。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具水平层理,厚度2~4m;直接底板为砂质泥岩,厚度小于0.5m,往下过渡到细粉砂岩和细砂岩。上距C10煤层约57m。
(12)C12煤层
属不稳定煤层,平均煤厚0.50m。直接顶为细砂岩,厚度0.2m左右,顶板不平整,往上为砂质泥岩和泥岩,具水平层理;底板以细砂岩为主,厚度2~7m左右,最厚达11m,直接底板植物根茎不发育。往上距离C11煤层约9m。
综上地层特征分析得出:
(1)几组相邻煤层特殊的层间距关系,C2、C1+2煤层层间距,C6+1、C7、C8煤层层间距,C11、C12煤层层间距,C5、C6煤层层间距,均为较近层间距旋迴关系。
(2)C10煤层至C11之间间隔一套由5个泥岩~细砂岩组成的无煤旋迴,无煤旋迴总厚度可达40m。
(3)C2煤层至C5之间间隔一套过渡相含煤沉积地层,含煤线丰富,岩性主要以砂质泥岩和泥岩为主,次为粉砂、细砂岩。地层厚度约63m。
(4)C10、C12煤层底板往下均含一组较稳定的砂质岩为主地层,岩性稳定,较不易风化。
3 巷道布置方案
3.1 各煤层准备巷道层位布置建议
(1)C0、C1,根据历年开采揭露情况分析,顶底板岩性一般,且平均煤厚均在1.0m之内,煤层厚度较小,容易控制巷道支护,控制煤层走势,建议采用跟煤施工准备运巷。
(2)C2与C1+2煤 层 组( 反 眼 约 6m),C6+1、C7、C8煤层层组(反眼约22m),C11、C12煤层组(反眼约8m),C5、C6煤层组(反眼约21m),上述四个煤层组,可利用其特殊的层间距关系,选用联合布置巷道的方式,跟老地层煤层,以反眼施工控制新地层煤层。如C2与C1+2煤层组,可以选用跟C2煤层施工运巷,利用反眼控制C1+2煤层,回采时按自上而下的开采顺序进行开采。C11、C12煤层组,可选用跟C12煤层施工运巷,反眼控制C11煤层等。
优点:可避免每层煤层均施工一条运巷,降低掘进工程量。反眼开采的煤层采空区,可降低积水的可能性。
缺点:反眼开采煤层,容易出现丢下帮煤量的现象,比较不适用于复采块段开采。工程揭露点偏少,不稳定煤层容易出现开采不完全。
(2)C9、C10煤层,深部C9、C10采空区煤岩层温度上升均较快,事实证明其导热率较高,易加速顶板风化。C9煤层稳定,厚度较大,直接顶板黄铁矿结核丰富,易脱落。C10煤层多数呈串珠状,可采块段常为煤包分布。若选择跟煤层施工运巷,巷道维护工程量增加。考虑C9+1、C10+1分别与C9、C10层间距较近,可选跟底板煤线施工,反眼控制C9、10煤层(但复采块段不适用),降低巷道受采空区的影响程度。
3.2 适合布置开拓巷道层位岩性建议
C10、C12煤层底板往下均含一组较稳定的砂质岩为主地层,岩性稳定,较不易风化,较适合布置开拓巷道,但布置于C12煤层底板易导致片盘石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