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版”限塑令为生态环境保护助力
2020-12-29王晓晨
王晓晨
你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吗?又用过一次性塑料餐盒、一次性塑料吸管、一次性塑料牙刷吗?这些一次性塑料制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虽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却为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威胁。这不,为了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升级版”限塑令来了!
2020年1月1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称,到2020年,我国将率先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消费量将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到2025年,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多元共治体系基本形成,替代产品开发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重点城市塑料垃圾填埋量大幅降低,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塑料被称为“20世纪最糟糕的发明”之一。1902年,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掀起了一场科技上的“白色革命”。然而在这项发明诞生后的一百多年里,大量的塑料制品已经成为破坏全球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因素。公开数据显示,每年全球塑料制品总产量高达3.2亿吨,其中超过800万吨进入海洋系统,造成全球海洋生态污染。“白色革命”成了“白色污染”,大量无法降解的塑料不仅会对土壤、空气、水体造成污染,还会带来不小的火灾隐患。除此之外,被随意丢弃的塑料包装物会成为动物们的天敌。许多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可能会把塑料看成水母吞入腹中,这些塑料会刺激它们的消化系统,如果没能从体内排出,就会产生“饱胀感”或者堵塞肠道,最终导致这些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的死亡。这样的问题在陆地动物身上也时有发生,对生态平衡造成了很大破坏,甚至加速了一些物种的灭绝。
2008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开启我国的“限塑”时代。但近年来,快递、外卖等新兴行业又为塑料包装带来了大量需求。
“升级版”限塑令的公布意味着在未来,很多城市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都不能再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全国范围内的餐饮行业不能再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全国范围内的星级宾馆、酒店等场所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如:塑料牙刷、塑料梳子)。
你可能要问:“新的限塑令涉及范围这么广,那我们平时用什么呢?”根据《意见》的要求,将会增加“绿色产品”的供给,在传统塑料制品的基础上开展“绿色设计”,提升它们的回收和再利用性能;积极采用新型绿色环保功能材料,增加使用符合质量控制标准和用途管制要求的再生塑料,加强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替代材料和产品研发,降低应用成本,有效增加绿色供给。加强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和清运,结合实施垃圾分类,加大塑料废弃物等可回收物分类收集和处理力度,禁止随意堆放、倾倒造成塑料垃圾污染。
要让新的限塑令顺利实施,还要依靠强大的支撑保障体系,在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和标准的基础上,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强化科技支撑,同时严格执法监督,让“限塑”二字不是流于纸面,而是切切实实地作用在人们的生活中。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为新限塑令的实施贡献自己的力量。如果你留心观察生活,会发现很多可以替代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物品。比如:用环保布袋、纸袋等代替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用自带饭盒代替一次性塑料饭盒;用可循环、可回收的容器来包装快递等。不过,我们也不能一味地认定所有塑料都是不能使用的。可降解的、能够被自然环境“消耗掉”的塑料,可以回收进行再利用的或者完全能够被生物降解的塑料等,都能够帮助解决没有一次性塑料制品可能带来的不便。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提倡身边的人去使用这些替代品,让每一个人参与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