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链式护理应用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研究
2020-12-29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50000胡亚萍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50000)胡亚萍
小儿肺炎作为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在细菌、病毒作用下极易发展成重症肺炎,累及其他系统,造成小儿死亡事件,抗感染是目前治疗小儿肺炎的主要手段,但是患儿在长期抗生素治疗下容易产生耐药性,延长病程,增加患儿痛苦,加重家庭负担[1]。面对小儿这一特殊群体,脏腑尚未发育完全,除做科学治疗外,优化护理干预,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促进预后效果。现就层级链式护理应用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实施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资料符合伦理规定,依据随机原则均分我院在2017年11月~2019年10月间就诊的130例小儿肺炎患者,试验组65例,其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在1~11岁,平均年龄(6.52±1.23)岁,病程1~7天,平均(5.24±1.25)天;参照组65例,其中男36例,女29例,年龄在1~12岁,平均年龄(6.59±1.18)岁,病程1~8天,平均(5.31±1.21)天,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纳入标准:所有患儿符合肺炎诊断标准,且家属同意配合研究;没有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排除标准:合并有白血病、手足口疾病患儿。
1.2 方法 所有患儿做抗感染、退热、补充体液等治疗。参照组做基础护理,提醒家属多喂患儿热水,并保持病房空气流通。试验组做层级链式护理,(1)划分护士层级,①N1级护士(中专,护龄<1年),为患儿提供基本环境、用药护理;②N2级护士(大专,护龄≥3年),以医嘱做整体护理,能独立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熟练掌握危重肺炎患儿抢救操作;③N3级护士(大专,护龄≥6年),任主管护士,能够自行评估患儿病情,引导下级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工作,抢救危重患儿;④N4级护士(大专及以上学历,护龄≥8年),有优秀的带教、沟通能力,熟练掌握护理操作理论与操作,并能承担下级护理管理工作,主动记录危重患儿情况;(2)链式护理,评估患儿病情匹配适宜N1~N4级护士,并在护士引导下实施正确治疗,加强体征管理,定时测量体温、脉搏、血氧饱和度等,加强与患儿、家属沟通,做肺炎知识宣教,并耐心同患儿交谈,引导患儿积极配合用药、打针,叮嘱家属为患儿准备清淡、营养饮食。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 护理质量,以医院自拟护理质量评估量表评价护理质量,对健康宣教、责任心、环境、服务态度等6条目评估,分值越高患者的护理质量越好;家属护理满意度,以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测量,共19~95分,非常满意(95分)、满意(76~94分),一般(57~75分),不满意(56分及以下),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s)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率)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 试验组护理质量评分(9.43±1.05)分,参照组护理质量评分(8.11±0.96)分,组间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
2.2 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 试验组家属护理满意度(87.69%)高于参照组(69.23%),组间差异比较有意义(P<0.05)。
3 讨论
为构建优质护理模式应运而生的层级链式护理,核心内容为护理责任感,明确各级护士工作职责和任职资格,充分发挥骨干护士积极作用,在层级链式护理中形成激励机制,做人力资源最优化分配,对不同学历、护龄护士进行考核分配,确保每位护士胜任对应工作内容,为护理质量提供保障[2]。将层级链式护理应用在小儿肺炎中研究结果表明,护理质量评分更高,患儿家属对于护理满意度更高。层级链式护理便于护士之间班次调整,确保统一班次各层级护理人员分布,并由高级别护士做合理指挥,实现护理工作中合理分配,避免经验不足引起不良事件[3]。保证了护理服务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家属对于护理工作认可度更高。
综上所述,层级链式护理有效提高小儿肺炎护理中家属护理满意度,整体护理质量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