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存在团体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0-12-29河南省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455000李晓宁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20期
关键词:稳定型心绞痛团体

河南省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455000)李晓宁

不稳定心绞痛是存在于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之间的一种临床表现,病情恶化快,易诱发心肌梗死,预后较差[1]。研究报道,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普遍存在不良心理状态,消极应对,治疗依从性低下,而此种现象与疾病认知不足密切相关[2]。认知-存在团体干预是近年新兴干预模式,可发挥团队共同协助力量。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8例,探究认知-存在团体干预的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8例,均为不稳定型心绞痛者,知情并签订研究同意书。排除精神类疾病者、无法正常交流者、合并其他急慢性严重疾病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40~77岁,平均年龄(61.20±5.11)岁。观察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62.03±5.65)岁。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常规健康宣教,普及心绞痛相关疾病知识;加强心理疏导,缓解不良情绪;密切关注心率、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记录心前区疼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认知-存在团体干预,①成立认知干预小组,由急诊心内科医师1名、主管护师1名、心理咨询师1名、护理人员3名组成,小组展开培训活动,通过考核后方可入组;②具体措施如下:组织患者、家属、医务团队进行认知讨论,针对患者认知不足或理解错误之处进行纠正和正确知识普及,解释认知重建的具体含义,同时详细讲解识别心绞痛发作触发点、应对措施和技巧,并给予饮食指导、心绞痛发作时行为指导、用药指导、出院指导等,以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自我控制能力;心理咨询师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心理疏导计划,纠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协助其建立治疗信心,积极面对疾病和治疗。两组均干预至患者出院。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变化,采用正负性情绪状态量表(PANAS)评估,包含正性情绪、负性情绪两个分量表,每个量表10个条目,每个条目1~5分,每个量表50分,分值越高正负性情绪越强烈。②两组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利用Morisky依从性问卷调查治疗依从性,共8个条目,分值越高提示治疗依从性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4.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变化 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正性情绪评分(39.74±5.32)高于对照组(30.54±4.74),负性情绪评分(22.36±3.58)低于对照组(33.25±4.03)(P<0.05)。

2.2 治疗依从性 干预前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3.37±0.56)分与对照组(3.56±0.61)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7.11±0.32)分高于对照组(6.02±0.48)分(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认知改变行为理论的发展,认知-存在团体干预广泛应用于医疗护理工作中,基于此,本研究为提升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认知水平,转变健康行为方式,将该模式投入于临床工作中,结果发现,干预后观察组正性情绪、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可见认知-存在团体干预在纠正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其原因在于,通过团体活动,进行认知重建,提升疾病及治疗认知度,认知改变行为习惯,对促进患者保持良好行为习惯,提升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整个认知干预过程中注重对患者心理疏导,纠正不良心理状态,对其保持良好情绪,积极应对疾病,增强治疗意愿具有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认知-存在团体干预能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

猜你喜欢

稳定型心绞痛团体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和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32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心绞痛
中国队获第59届IMO团体总分第三名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