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12-29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中医院333200胡昱容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中医院(333200)胡昱容
近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直接提高了慢阻肺疾病临床发病几率[1]。因人们对疾病知识了解不全面,导致患者很难获得及时治疗,使病情发展,所以必须要高度重视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文章将老年慢阻肺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康复护理的应用价值,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肺功能得以优化。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经医院伦理会许可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62例,利用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17例,女14例,平均年龄(69.93±5.54)岁;实验组患者男16例,女15例,平均年龄(69.75±5.6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数据经比较无差异性,两组患者均对研究知情且自愿参加。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接受药物治疗,医护工作人员向患者告知注意事项并准备床位和相关物品,创建床头卡,对患者体温、身高和血压等进行测量并记录。实验组应用康复护理,具体路径如下:①吸氧方面。患者行吸氧治疗之前,医护工作人员要对吸氧机佩戴的流程和方法予以熟练掌握,告知患者仪器使用原因,对温度以及湿度等进行调节,确保患者能够持续性地吸氧。②体位方面,给予患者必要帮助,对其坐姿与翻身动作进行调整,在患者咳嗽的时候,要正确拍背,使其痰液顺利排除[2]。③健康教育。定期组织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使护理工作人员能够切实了解健康知识与宣传的重要作用,同时宣传有关并发症预防的知识。④心理方面。给予患者必要关心并且尽量多地沟通和交流,使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增强其临床治疗信心,患者其心理压力。⑤康复护理。对患者进行必要指导,使其积极参与呼吸锻炼与有氧运动,像是太极与慢跑等运动,每天要进行两次,每次时间为15分钟。⑥饮食方面。严格叮嘱患者家属,坚决不允许提供刺激性或者是油腻性的食物,容易对患者气管黏膜造成损伤而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
1.3 评价指标 比较分析实验组、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FVC、FEV1、FEV1%、认知度等多项临床指标数值。
1.4 统计学分析 对于两组老年慢阻肺患者临床干预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展开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认知度)、计量资料(生活质量评分、FVC、FEV1、FEV1%)分别选择n(%)、±s的形式表示,行X2检验、t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FVC、FEV1、FEV1%分析 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96.34±2.33)分、FVC(67.28±2.76)%、FEV1(1.79±0.54)L、FEV1%(69.08±10.28)均分别高于对照组(84.47±3.87)分、(56.23±0.18)%、(1.22±0.28)L、(59.01±10.7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认知度比较 实验组认知率96.77%(30/31)高于对照组67.74%(21/31),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
3 讨论
慢阻肺以气短、胸闷、喘息和咳嗽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容易反复,对呼吸道与心脏等气管造成损伤,甚至还会诱发呼吸衰竭的情况。而患此疾病的以老年群体为主,加之对疾病认知不全面,致使患者出现了一系列不良心理情绪,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在患者接受临床治疗的基础上,还应当高度重视护理的作用,合理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在以上研究实践中,实验组引入康复护理措施,各项临床治疗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康复护理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与鼓励,以常规护理理念为基础,使慢阻肺患者的生活功能明显改善,肺功能得以优化,临床推广可行性显著。
总体来讲,老年慢阻肺患者临床治疗中,行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远远优于常规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度的同时,改善其自身的肺功能,有利于其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