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肝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2020-12-29河南省太康县第二人民医院466100邓军芳
河南省太康县第二人民医院(466100)邓军芳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在非酒精因素下导致肝脏脂肪代谢功能障碍。临床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无特异性药物,多以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为主。多烯磷脂酰胆碱为临床常用药物,可修复受损肝细胞膜,改善肝功能。本研究选取我院NAFLD患者94例,旨在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NAFLD患者94例(2019年1月~2020年2月),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其中观察组女12例,男35例,年龄38~64岁,平均(49.35±4.58)岁;病程1~6年,平均(3.41±1.20)年;对照组女14例,男33例,年龄39~62岁,平均(50.02±4.61)岁;病程1~8年,平均(3.54±1.25)年。两组基线资料(病程、年龄、性别)均衡可比(P>0.05)。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剂量:456mg/次,3次/d,口服。观察组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剂量:多烯磷脂酰胆碱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50mg/次,3次/d,口服,两组均连续用药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疗效。②治疗前后肝功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治疗后观察组19例显效、24例有效、4例为无效;对照组13例显效、23例有效、11例为无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1.49%(43/47)高于对照组76.62%(36/47)(P<0.05)。
2.2 肝功能指标、血脂水平变化 治疗前两组AST、ALT肝功能指标、TC、TG等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ST、ALT肝功能指标、TC、TG等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AST(31.28±4.16)U/L、ALT(32.24±4.33)U/L、TC(3.32±0.61)mmol/L、TG(1.57±0.24)mmol/L分别低于对照组的(46.91±4.34)U/L、(48.92±5.19)U/L、(4.92±0.69)mmol/L、(2.49±0.28)mmol/L(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转变,NAFL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进展为脂肪型肝炎、肝纤维,甚至肝硬化[1]。因此,临床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控制病情发展。
多烯磷脂酰胆碱与内源性磷脂作用相似,进入机体后,可结合肝细胞膜、细胞器膜,进而增加膜稳定性、完整性、流动性,对肝细胞膜起到保护、修复作用,同时可增强肝脏多种酶活性,提高肝脂肪代谢,减少肝脏脂肪积蓄,从而恢复肝功能。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失调导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是NAFLD致病因素之一[2]。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中含有枯草杆菌、屎肠球菌两种菌,屎肠球菌可抑制致病菌生长;枯草杆菌可通过生物夺氧作用植于肠道,降低局部氧浓度,为双歧杆菌等厌氧菌提供合适环境,同时产生多种消化酶及抗菌化合物,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抑制有害细菌增长,从而调节肠道菌群。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1.49%高于对照组76.62%,治疗后观察组AST、ALT肝功能指标、TC、TG血脂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NAFLD患者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
综上所述,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NAFLD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