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学龄期住院患儿自我管理能力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
2020-12-29姚雪红吴小娟通讯作者
姚雪红 吴小娟(通讯作者)
(澄城县妇幼保健院 陕西 渭南 715200)
学龄期患儿的身心成熟度高于幼儿时期,其对事物的好奇心更强。但与其他年龄组相比,儿童的生活经验、自我保护能力、安全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能力和注意力集中较弱[1]。伴随医疗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人们对疾病的治疗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满足于治愈疾病,更加注重疾病远期预后情况。因此,在患儿住院时,采取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常规护理由于方法较为笼统,且患儿对疾病认知不足,难以满足需求,且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2]。基于此,为提高患儿自护能力,本研究就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学龄期住院患儿自我管理能力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3 月至2020 年1 月在我院住院的70 例学龄期患儿,按照年龄、性别组间具有可比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 例)。其中对照组男19 例,女16 例;年龄为6 ~15 岁,平均(8.53±1.36)岁。观察组男20 例,女15 例;年龄为6 ~14 岁,平均(8.32±1.15)岁。两组上述基线资料比较均衡性良好(P>0.05),可对比。本研究已获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规范用药、指导饮食、知识宣导。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个体化健康教育,具体如下:①对医护人员进行人员系统的健康教育培训,使其把握健康教育理念。对患儿信息进行全面评估,根据儿童状况、心理需求,制定患儿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措施;②在住院期间,根据健康教育方案实施具体内容,过程中不断完善改进,来适应患儿个体化;③护理人员采用一对一的护理服务,负责向患儿和家长讲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为患儿及家属发放由科室成员根据常规健康教育的文字素材改编成的漫画版本,可让患儿对健康手册产生兴趣,从而提高了患儿和家长对疾病的关注和对健康生活习惯的认识。多次讲解,添加小故事或表演,加深记忆。在讲解过程中要用鼓励的态度与他们沟通,提高患儿的认同感和依从性,从而提高患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家长满意度。
1.3 观察指标
(1)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比较两组患儿自护能力,量表包含4 个项目、43 个条目,即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健康知识,每个项目分值设为0 ~4 分,总分172 分,得分越高表示自我管理越好。(2)使用我院编制的调查问卷调查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问卷内容涉及健康宣教、营养状态、沟通技巧等内容,包含3 个选项,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自护能力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自我概念(35.62±2.45)分、自护责任感(48.75±2.34)分、自护技能(44.65±3.15)分、健康知识水平(70.46±3.33)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54、18.095、17.344、17.800,P均<0.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自护能力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儿自护能力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自我概念 自护责任感 自护技能 健康知识水平观察组 35 35.62±2.45 48.75±2.34 44.65±3.15 70.46±3.33对照组 35 32.35±2.21 39.67±2.66 35.57±1.42 61.13±1.62 t 6.454 18.095 17.344 17.880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满意度
干预后,观察组总满意度(94.29%)较对照组高(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40)。见表2。
表2 两组家长满意度情况比较[n(%)]
3.讨论
学龄期患儿在住院期间因对陌生的医院环境、陌生医务人员等的恐惧,加之疾病本身的刺激等因素,往往会产生各种压力,从而表现出不合作的行为,甚至产生恐惧和拒绝就医现象,严重影响患儿正常生活和质量。在常规护理管理中,护理工作内容基本相同,缺乏针对性,忽视了对患儿的健康教育,故护理效果一般[3,4]。部分患儿高度紧张,该情况不仅影响了患儿的心理健康,还会导致病情加重,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个体化健康教育是指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这种模式更加注重个性化,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进而提高其行为认知[5]。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这说明予以个体化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家长满意度。分析原因在于个体化健康教育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培训,收集患儿的资料,根据患儿自身情况制定个体化计划;在实行过程中不断完善改进,促使护理措施更有针对性和效率;采用漫画、故事等方式向患儿宣传健康教育,一对一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儿的信心。
综上所述,实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学龄期住院患儿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儿自我管理能力和家长满意度,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