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抢救手术中的效果探究
2020-12-29赵伟
赵伟
(垫江县人民医院 重庆 408300)
在临床上,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性微循环灌流不足,容易细胞缺氧,导致全身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这些病人大多伤情复杂,病死率高,并且伴随众多并发症[1]。为此,我们探究综合护理方法干预配合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抢救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做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6 年9 月—2019 年8 月,我院98 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抢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科学研究的随机性原则, 减少实验的偶然因素,确保实验的随机性,取平均值的随机指数法,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的综合护理干预配合手术(49 例)和对照组(49 例)的常规护理方法配合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满意率和抢救时间,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病人和其家属知晓此研究并签署了协议,该协议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实验组:年龄34 ~62 岁,平均(51.33±5.3)岁,男、女性患者占比为26:23。对照组:年龄35 ~65 岁,平均(49.88±5.4)岁,男、女性患者占比为27:2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标准
纳入标准:(1)检查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抢救手术的指标要求,确定病例选取符合诊断;(2)进行严格伦理审查,研究对象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即选择合适的药物,患者发生创伤失血性休克,便要立即给予相关输液,维持血压稳定,直到制止出血状况,全程配合医生急救手术。
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1)医疗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药物的使用、用量及作用,手术前的手术方法、程序、注意事项、手术禁忌等。(2)疼痛护理和体位护理:医护人员要关注患者术前、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时间、部位等,了解其对术后活动的影响,并做出相应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以缓解疼痛。(3)不断提高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和加强护理安全监控:对患者的病情动向要及时记录评估反馈决策,规避风险。要为病人提供优质,有序,安全的服务。医护人员的配置也要合理到位,避免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加强医护人员的在职培训。(4)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反馈和交流,和患者交心,准确把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尽量不违背患者的心理需求,从而提供相应的咨询和护理,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1.4 观察指标
本次实验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主要观察患者的手术满意度(分值0 ~10 分),其中手术满意率的评价标准为①满意:评分达到或超过90 分;②一般:评分60 ~90 分;③不满意:评分小于60 分。护理满意度=(满意+比较满意)例数/患者总数×100%,所有患者不记名填写,调查表满分100 分。医护人员及时记录抢救开始和完成的时间,统计整理数据和评估。
1.5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s)检验,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从表1 可见,实验组手术满意度为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31%,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 两组抢救时间比较
由表2 可见,实验组抢救时间为(48.66±20.15)min,明显低于对照组(79.98±21.22)min,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抢救时间比较(±s,min)
表2 抢救时间比较(±s,min)
组别 例数 抢救时间实验组 49 48.66±20.15对照组 49 79.98±21.22 t 值 7.425 P 值 <0.05
3.讨论
本次实验的综合护理干预配合手术,是一种较系统和科学的方法,比常规护理更能较好地满足相应患者的护理需求[2]。能够确保在护理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连续,以便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方位的监控,显著提高护理能力,治疗质量。能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有序,和安全的服务,对患者的病情动态及时记录评估反馈决策,规避风险[3,4]。结果显示,实验组手术满意度为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31%(P<0.05)。实验组抢救时间为(48.66±20.15)min,明显低于对照组(79.98±21.22)min(P<0.05)。
综上所述,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抢救手术过程中,综合护理干预配合比常规护理配合效果更好,使患者满意率增高,并且使患者抢救时间减少,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提高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抢救手术质量,促进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