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在护患关系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
2020-12-29孙梅辉
孙梅辉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广东 广州 510095)
近几年,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转变,对临床护理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沟通是建立护患关系的桥梁,同时也是威胁护患关系的主要方式。为此,如何提高护理人员沟通技巧对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尤为重要[1]。非暴力沟通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言语沟通技巧,包括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等四个方面,其目的是通过鼓励、倾诉以及引导等消除对立关系,避免纠纷和暴力事件发生,而用于护患关系中能够有效的改善双方关系,对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2]。为此,本次研究就非暴力沟通应用效果展开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未开展非暴力沟通培训的13 名护士和50 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男1名,女12名,年龄24~29岁,平均年龄(27.25±1.12)岁,患者男31例,女19例,年龄17~63岁,平均年龄(42.13±2.46)岁;将实施非暴力沟通培训后的13 名护士及58 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男1名,女12名,年龄23~31岁,平均年龄(27.38±1.16)岁,患者男35例,女23例,年龄18~61岁,平均年龄(42.28±2.51)岁,两组护士及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接受非暴力沟通培训,内容包括①观察:主要为区分观察以及评论的差别和重要性。现阶段,大部分护士将观察和评论混淆,而人们听到批评多会产生逆反心理。例如:“您是肿瘤病人,必须听医生护士的话,好好配合打针吃药,病才能好”就是将未来预测作为已成事实。而非暴力沟通为动态语言,不需主张绝对化结论,为此可以说“如果你不按时用药,你的病情很可能会延误”;②感受:是通过内心感受进而增强识别和表达内心的能力,增强护士区分感受以及想法但并不包含指责。在表达情感的过程中,适当的示弱可以减少多种冲突的发生。而对于患者讲,示弱则能够避免因维权而激发患者的逆反心理;③需要:大部分的批判多暗含期待,例如有人说“你从来都不理解我”那么这句话最大的作用在于需求理解,但若以批判提出主张,则人们多会进行申辩或反击,但若直接说出来则多会得到积极回应;④请求:在需要未得到满足的情况下需要适度的进行请求,但其过程中由于双方理解有差异,为此,需要在表明请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详细和明确,以此避免理解差异而出现纠纷。
1.3 观察指标
(1)根据两组护士学习情况制定情景语言得分表,内容包括收费、护士工作失误、设施流程不合理以及患者自身原因等,各项得分25 分,得分越高表示掌握度越高。
(2)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两组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护士情景语言得分分析
观察组护士收费、护士工作失误、设施流程不合理以及患者自身原因等情景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士情景语言得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士情景语言得分比较(±s,分)
患者自身原因观察组 13 23.24±2.16 23.08±2.64 23.66±2.74 24.02±1.13对照组 13 18.29±3.47 19.05±2.74 18.31±3.48 17.69±3.82 t - 17.342 14.157 21.346 23.715 P - 0.000 0.000 0.000 0.000组别 人数 收费 护士工作失误设施流程不合理
2.2 患者满意率分析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98.28%)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满意率比较[n(%)]
3.讨论
近几年,医疗卫生问题越发严峻,各类医护患纠纷的发生导致护士和患者的沟通变得更为小心,为减少纠纷的发生,护士不敢过多和患者交流。上述问题的产生表明护士和患者之间缺乏明显的信任[3]。为此,如何维系护患关系成为目前临床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次研究发现,通过非暴力沟通培训,能够有效的缩进护患之间的关系且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和护患之间思想差异不理解、言语具有攻击性以及患者认知度较低有较大关系[4]。而非暴力沟通是通过特定的言语沟通方式以及如何表达自身感受,进而增强护士的日常沟通技巧,提高语言的魅力,而清晰地表达可以让患者更为直观的了解护士内心情感,进而能够缩进双方之间关系[5]。
综上所述,非暴力沟通用于护患关系中效果良好,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