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
2020-12-29尹利强牛宇飞
尹利强,张 建,牛宇飞
(晋城市人民医院骨科二病区,山西 晋城 048000)
椎体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多为老年人。该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患处疼痛、畸形、活动受限及脊柱塌陷等。罹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使用保守疗法治疗该病的效果不甚理想。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手术逐渐成为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首选疗法[2]。本文主要是探讨使用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7 年12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间晋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4 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其病情符合《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指南》中关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诊断标准[3]。2)无进行保守治疗或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禁忌证。3)其病情为新鲜骨折。4)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参与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为:1)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2)存在免疫功能异常或代谢功能障碍。3)患有精神疾病。4)患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5)不能耐受治疗。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手术组和保守组,每组各有27 例患者。保守组患者中有男16 例,女11 例;其年龄为60 ~76 岁,平均年龄为(68.89±2.79)岁;其骨质疏松的病程为0.2 ~1.5 年,平均骨质疏松病程为(0.59±0.21)年;其骨密度为1.1 ~2.4 g/m2,平均骨密度为(1.55±0.81)g/m2;其中骨折部位为L3段的患者有9 例,为L4段的患者有4 例,为L11段的患者有5 例,为T12段的患者有6 例,为T22段的患者有3 例;其中有单椎体骨折患者12 例,双椎体骨折患者15 例。手术组患者中有男15 例,女12 例;其年龄为61 ~75 岁,平均年龄为(68.42±2.81)岁;其骨质疏松病程为0.3 ~2 年,平均骨质疏松病程为(0.86±0.45)年;其骨密度为1 ~2.3 g/m2,平均骨密度为(1.49±0.75)g/m2;其中骨折部位为L3段的患者有5 例,为L4段的患者有6 例,为L11段的患者有8 例,为T12段的患者有4 例,为T22段的患者有4 例;其中有单椎体骨折患者14 例,双椎体骨折患者13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对保守组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方法是;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手法复位。让患者在硬板床上绝对卧床休息,在其骨折处垫上软枕,保持其骨折部位稳定。让患者每天口服2 次塞来昔布,每次服100 mg。在患者疼痛、运动受限等症状减轻后,协助其进行双下肢抬高30°、上肢环绕活动等被动功能训练。在患者患处的脊椎比较稳定后,协助其进行腰背部肌肉训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补充维生素和钙,连续治疗14 d。为手术组患者使用经皮椎体成型术进行治疗,方法是:术前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协助患者取俯卧位。使用浓度为1% 的盐酸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手术过程中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使用C 型臂X 线透视机确定患者病灶及椎弓根的位置,并使用龙胆紫溶液在对应的皮肤上做标记。使用酒精擦拭患者术区的皮肤,对其皮肤进行消毒。在C型臂X 线透视机下,经椎弓根刺入穿刺针,使穿刺针达到椎体后缘。然后将穿刺针推入椎体。经穿刺针推注3 ~5 ml 的非离子碘造影剂。观察造影剂弥散的情况。观察椎体前静脉及椎管静脉丛回流的情况。根据观察结果调整穿刺针的深度及方向,确保造影剂弥散的范围超过椎体中线。将骨水泥粉剂与液剂混合,制成稀牙膏状。使用2 ml 的注射器抽取骨水泥。拔出穿刺针的针芯,经穿刺针将骨水泥注射到椎体内。注射骨水泥的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异常感。若患者感到患处剧烈疼痛或有麻木感,立即停止注射,查找导致其感觉不适的因素。在排除导致患者不适的因素后,继续为其注射骨水泥。使用C 型臂X 线透视机确定骨水泥弥散的范围超过椎体中线。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发生穿刺部位出血及骨水泥向椎体外渗漏的情况。一旦患者发生异常,立即向医生报告,并对其进行对症处理。术后为患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让患者卧床休息时尽量取平卧位。术后早期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治愈:治疗后30 d,患者进行X 线检查的结果显示,其骨折部位完全愈合,疼痛感消失,其生活可以自理。显著改善:治疗后30 d,患者进行X 线检查的结果显示,其骨折部位基本愈合,疼痛感明显减轻,其生活基本可以自理。改善:治疗后30 d,患者进行X 线检查的结果显示,其骨折部位部分愈合,有轻度的疼痛感,其部分生活可以自理。无效:治疗后30 d,患者进行X 线检查的结果显示,其骨折部位未愈合,有剧烈的疼痛感,其生活基本无法自理。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著改善例数+改善例数)/总例数×100%。2)治疗后30 d,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患处疼痛的程度。该评分法的分值为0 ~10 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疼痛的程度越重。使用36 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量表的分值为0 ~80 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使用K-S 检验确定变量的分布类型,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组间及组内数据比较均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数据比较采用χ²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治疗后,手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保守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患处疼痛的VAS 评分及SF-36 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患处疼痛的VAS 评分及SF-36 评分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患处疼痛的VAS 评分均降低,其SF-36 评分均上升,与治疗前相比,P<0.05。治疗后,手术组患者患处疼痛的VAS 评分低于保守组患者,其SF-36 评分高于保守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患处疼痛的VAS 评分及SF-36 评分(分,± 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患处疼痛的VAS 评分及SF-36 评分(分,± s)
组别 例数 VAS 评分 SF-36 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手术组 27 6.42±1.49 1.01±0.42 45.28±2.41 72.31±3.14保守组 27 6.63±1.64 2.89±0.87 46.35±2.67 63.54±2.57 t 值 0.924 6.041 2.114 12.354 P 值 0.142 0.000 0.157 0.001
3 讨论
近几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逐渐提高。骨质疏松患者可随着病情的进展发生多种骨性疾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指骨质疏松患者因骨密度降低而发生椎体变形,进而导致的椎体生理结构异常[4]。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骨折部位的椎体神经受到压迫,可使其发生患处疼痛及腰骶酸痛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发生活动障碍,无法正常生活。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的原则是缓解其椎体被压迫的症状,改善其椎体的功能。使用保守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程长,治疗期间患者患处疼痛的程度重,治疗的效果不理想[5]。
使用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康复的速度快,其预后较好。但使用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治疗该病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6]。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经皮椎体成型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使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将骨水泥或其他生物材料注入到患者病变的椎体中,增强其椎体的强度,提高其脊柱的稳定性,缓解其疼痛感,防止其椎体塌陷,促进其快速康复。杜成飞[7]研究的结果显示,使用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应激反应小,其术中的出血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术后的生活质量高。这与本次研究的结果相一致。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使用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减轻患者患处疼痛的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