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与侧颈淋巴结转移关系探讨

2020-12-29周昌伟匡红梅

医药前沿 2020年26期
关键词:中央区转移率乳头状

周昌伟 匡红梅

(德宏州人民医院 云南 德宏 678400)

近些年因为体检的普及以及高分辨率超声、增强CT 等技术的普及,关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检出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也间接提高了该疾病的确诊率,大多数患者最初发病时都是以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为主[1-2]。虽然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死亡风险较低,但是临床中仍然发现其存在经较高的颈部淋巴结转移风险,在一些统计研究中认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生侧颈淋巴结转移率15%~65%,所以对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淋巴结清扫仍然存在争议[3-4]。近些年临床中有许多的争议,例如部分临床影像学并没有证实颈侧区转移患者是否需要接受预防性的侧颈淋巴结清扫治疗。临床中对于选择性侧颈淋巴结清扫与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并不相同,其会涉及到切口瘢痕、局部组织创伤、感觉神经功能丢失以及手术并发症等问题,这一些都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外观以及生活质量。中央区淋巴结一般被认为属于甲状腺乳头状癌首先会累及到的淋巴结,所以也有许多研究者认为对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应当采取预防性的侧颈淋巴结清扫治疗或者是实行III区淋巴结清扫治疗。对此,为了更好的验证上述治疗的必要性,本文以我院部分患者为例,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与侧颈淋巴结转移关系,希望可以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支持。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1 月—2018 年1 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80 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80 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5 例,女性35 岁,年龄中位数41.5 岁,病程中位数2.6 年,手术之前所有患者均接受甲状腺和颈部超声、增强CT 超声检查。

1.2 方法

80 例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高度疑似侧颈淋巴结转移时,在甲状腺原发肿瘤切除的同时实行中央区、侧颈选择性淋巴结清扫处理。如果术前影像学检查没有发现任何侧颈淋巴结转移,则在甲状腺癌切除的同时单纯采取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不实行预防性侧颈淋巴结清扫。所有患者均在手术之后接受TSH 抑制治疗,部分双侧甲状腺癌患者或侧颈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在手术后接受放射碘治疗。所有患者在术后3 ~6 个月随访检查,对于疑似复发患者实行CT 或超声结合细针穿刺方式进行检查。所有患者在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中证实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1.3 观察指标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与侧颈淋巴结转移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9.0 软件完成数据的记录分析与对比。数据录入期间应用检验方式进行判断,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应用t值检验。数据所有操作均实行2 次,在结果不一致时由多人进行处理。数据对比结果中P<0.05 则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80 例患者中侧颈淋巴结转移61 例,占76.25%,其中10 例无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且直接发生侧颈淋巴结转移,占16.39%。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否和侧颈淋巴结转移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侧颈淋巴结清扫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和侧颈淋巴结转移关系[n(%)]

3.讨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相对于其他癌症疾病相比,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更高,对于侧颈淋巴结转移患者,患侧的中央区结合侧颈选择性的进行淋巴结清扫手术属于规范的手术医。但是,对于没有发生侧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淋巴结的扫描时机以及范围仍然有一定的争议。对于不断增加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应当力求根治,尽可能降低疾病的复发风险,并以此实现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5]。近些年有研究认为,中央区与侧颈的淋巴结转移存在定量的关系,手术期间冰冻病理检查的评价中,可以发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数量以及转移风险较高,所以需要以预防措施做好侧颈淋巴结的清扫处理。但是,手术期间的冰冻病理切片检查难度相对于石蜡切片而言要高出许多,所以经常出现误诊或漏诊问题,导致在具体执行期间的难度相对较高[6]。并且选择性侧颈淋巴结转移清扫的切口长度比较高,所以手术后的局部组织创伤问题突出,皮肤感觉功能会丢失,导致手术并发症较高,促使患者的综合预后效果下降。对此,准确掌握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与侧颈淋巴结转移关系显得非常重要[7-8]。在本次研究中认为,侧颈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83.61%符合率较高。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是否发生与侧颈淋巴结转移的关联性较高,同时中央区转移率的分层和淋巴结转移的个数超过3 个,侧颈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也会随之提升,此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中央区转移率会随之提升,转移阳性淋巴结个数越高时侧颈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也会随之提升[9-10]。另外,甲状腺外侵犯、多病灶以及处于甲状腺上极的单发病灶均可能属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高危因素,也就是甲状腺原发肿瘤位置在上极可能会导致侧颈淋巴结发生跳跃式的转移,同时可能不会并发中央区淋巴结转移。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80 例患者中侧颈淋巴结转移61 例,占76.25%,其中10 例无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且直接发生侧颈淋巴结转移,占16.39%。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否和侧颈淋巴结转移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结果证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很容易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同时中央区转移率和转移的个数和侧颈淋巴结转移发生关系密切,临床中影像学没有侧颈淋巴结转移患者,可以及时采取中央区清扫处理,有效降低侧颈复发率,可不实行预防性侧颈淋巴结清扫,但是对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个数超过3 个的患者,侧颈淋巴结转移风险与复发风险较高,应当提高随访频率,早发现早处理,提高患者综合预后水平。

综上所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转移个数、侧颈淋巴结转移是否发生有一定关联性,可以作为临床诊疗的重要支撑性数据。

猜你喜欢

中央区转移率乳头状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及影响因素
离散广义Markov 跳变系统在一般转移率下的鲁棒稳定性
甲状腺单侧乳头状癌超声特征联合BRAF V600E基因与对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6 种药材中5 种重金属转移率的测定
双侧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区隐匿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Survivin、VEGF、EGFR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
SUMO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乳头状汗管囊腺癌一例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喉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11年喉癌手术病例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