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肿瘤患者围术期输血不良反应分析
2020-12-29于学波唐善花
于学波 唐善花
(1 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病理科 上海 200438)
(2 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信号转导实验室 上海 200438)
肝肿瘤患者因肿瘤细胞所导致的病理生理变化以及手术、放化疗等因素容易发生贫血和凝血因子缺乏等,输血治疗对改善肝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甚至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1]。输血是在临床抢救以及危重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支持性手段,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血液成分的复杂性、患者个体的差异性等原因,仍然有不少患者在输血期间或输血后短时间内出现原发疾病所不能接受的新症状和体征,如溶血性输血反应,非溶血性输血反应、过敏以及呼吸困难等[2]。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在输血期间发生不良反应,如不能给与及时合理有效的处理,会很容易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现对我院的肝肿瘤患者在围术期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关控制措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2019 年1 月1 日—12 月31 日住院期间肝肿瘤患者在围术期输注异体血的患者共1624 人次,输注异体血主要包括悬浮红细胞、冰冻血浆、冷沉淀以及单采血小板;血液制剂均来自上海市嘉定区血战。
1.2 研究方法
对临床输血治疗肝肿瘤患者时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时由临床医生填写的输血不良反应登记表,返回输血科进行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输血史、妊娠史、自身体质以及输注血液类型等综合分析和总结相关输血发生的不良反应。
1.3 输血不良反应判断标准
肝肿瘤患者在输血中或输血后1 ~2h 内体温升高1℃以上,并伴或不伴有寒战,且能排除溶血、细菌污染等其他原因引起的一类发热反应为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过敏反应:患者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新发生的皮肤瘙痒、荨麻疹、红斑等过敏症状或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以及哮喘发作、呼吸困难、过敏性紫绀、过敏性休克等[3,4]。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采用χ2检验表示,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019 年1 月1 日—12 月31 日住院期间肝肿瘤患者在围术期输注异体血的患者共1624 人次,共发生输血不良反应18例,其中男14 例(0.85%),女4 例(0.25%),年龄30 ~73 岁,平均52.45 岁;无输血史但体质均较弱;输注悬浮红细胞6460单位(平均3.98 单位)、冰冻血浆7017 单位(平均4.32 单位)、冷沉淀1239 单位(平均0.76 单位)、单采血小板1350 单位(平均0.83 单位),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共18 例,占总数的1.10%。
2.2 肝肿瘤患者输注各种血液成份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过敏/红疹7 例(0.43%),其中输入悬浮红细胞3 例(0.18%),冰冻血浆4 例(0.25%);发热/寒战9 例(0.55%),其中输入悬浮红细胞5 例(0.31%),冰冻血浆4 例(0.25%);输入各血液成分与输血不良反应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应类型主要以发热/寒战以及过敏/红疹为主,具体见表1。
表1 18 例肝肿瘤患者输注各种血液成份与发生不良反应关系[n(%)]
3.结论
本组研究显示肝肿瘤患者围术期输血不良反应占1.10%,目前对肝肿瘤患者围术期输血不良反应国内报道较少,而综合性医院输血不良反应率基本在0.3%~1.5%[5,6],与我院肝肿瘤患者基本接近。通常对于有过敏或发热等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给予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异丙嗪或地塞米松,用药后症状一般可缓解。
输血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发热/寒战9 例(0.55%),其中输入悬浮红细胞5 例(0.31%),冰冻血浆4 例(0.25%);主要因供者血液中的免疫活性细胞或免疫复合物输入患者体内刺激内源性热原质(细胞因子)所致,也可以是HTR、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以及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等临床表现;过敏/红疹7例(0.43%),其中悬浮红细胞3 例(0.18%),冰冻血浆4 例(0.25%);过敏反应(单纯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更重要的呼吸障碍等)多数较轻,主要是由抗-HLA 引起,多见于有过敏史且过敏原筛查阳性的受血者;包括由IgE 介导的输血过敏反应和由IgG、IgM抗体介导的输血类过敏反应。各种成分血尤其是新鲜冰冻血浆在制备及贮存过程中,白细胞活化产生生物活性物质,如白三烯组胺嗜酸性趋化因子髓细胞过氧化物酶等的释放可引起过敏反应,此外受血者由IgA、IgM 介导的补体依赖系统所产生的过敏素或激肽类炎性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1、IL-6、IL-8 等也可导致过敏反应。若患者为过敏体质或因输血而被动获得某种抗体以及IgA 缺乏都可导致患者发生输血过敏反应[7]。
综上所述,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积极开展自体输血等输血新技术;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真正做到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输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