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12-29王素芳
王素芳
(临汾市中心医院 山西 临汾 041000)
动脉粥样硬化为脂质沉积形成斑块的过程,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牵连颈动脉,进而导致脑卒中。为了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增强对脑梗死疾病治疗势在必行。相关文献显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1];为了选出一个更佳的治疗方案,本文选择2018 年1 月—2019 年10 月在我院中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28 例作为观察对象,深入研究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2018 年1 月—2019 年10 月在我院中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28 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4 例,对照组64 例。两组患者均行颅内血管造影确诊为脑梗死。观察组,男39 例,女25 例,年龄60 ~82 岁,平均(70.86±11.02)岁,病程1 ~36h,平均(33.89±12.03)h,合并症:高血压18 例,糖尿病10 例,慢性呼吸道疾病8 例。观察组,男40 例,女24 例,年龄60 ~81 岁,平均(70.56±10.42)岁,病程1 ~35h,平均(32.97±12.43)h,合并症:高血压19 例,糖尿病11 例,慢性呼吸道疾病8 例。两组患者男女比例、年龄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患者均符合临床脑梗死诊断标准,排除合并有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疾病、自身免疫病、精神疾患的患者。
1.3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阿司匹林治疗,每天晚上睡前口服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肠溶片每天1 次,100mg/次;给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他汀类药治疗,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应遵循剂量的个体化原则用药,初始剂量为每天1 次,20mg/次,观察血脂变化,2 周后血脂控制效果良好者[LDL-C <2.59mmol/l(或<100mg/dl)和总胆固醇<4.14mmol/l(或<160mg/dl)],维持该剂量;控制不佳者,每4 周为时间间隔逐步调整剂量至每日40mg,4 周后监测血脂仍不满意者,调整至最大剂量(每日80mg)。
两组患者均不间断治疗6 个月。
1.4 评定标准
1.4.1 患者斑块数量及性质评估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影像学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斑块数量与性质、颈动脉IMT 厚度与 CAS 斑块面积、治疗有效率。
1.4.2 不良反应监测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定期来院复查,监测患者是否出现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斑块数量与性质
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斑块数量减少率和不稳定斑块减少率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斑块数量与性质[n(%)]
2.2 对比两组患者颈动脉IMT 厚度与CAS 斑块面积
治疗前,两组患者颈动脉IMT 厚度与CAS 斑块面积十分接近;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颈动脉IMT 厚度与CAS 斑块面积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颈动脉IMT 厚度与CAS 斑块面积(±s)
表2 对比两组患者颈动脉IMT 厚度与CAS 斑块面积(±s)
组别 例数 颈动脉IMT 厚度 CAS 斑块面积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64 1.54±0.17 1.12±0.12 0.91±0.11 0.52±0.10对照组 64 1.51±0.16 1.24±0.14 0.88±0.11 0.86±0.11 t 0.1362 2.1554 0.1125 2.4551 P>0.05 <0.05 >0.05 <0.05
2.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n(%)]
2.4 不良反应监测
监测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研究组出现胃肠道不适1 例,头晕头痛2 例,皮疹1 例,可逆性血氨基转移酶升高1 例,失眠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8%。对照组出现胃肠道不适3 例,头晕头痛1 例,失眠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监测(n)
3.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属于脑梗死急性发病的病理基础,而CAS 斑块为诱发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所以,应用药物稳定CAS 斑块是脑卒中预防的有效手段。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以有效预防血小板沉积和聚集,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引起血管内皮损伤,进而促进局部血小板聚集,增加了血栓形成风险,因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脑梗死患者存在较高的血栓再形成风险,也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但是仍有较多患者存在疗效不佳、复发,甚至大血管闭塞等风险,因而需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3]。他汀类药物为临床常用的调脂药,可有效调节血脂,发挥降脂作用,有助于改善脑梗死后血供情况,并预防血栓形成,其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临床应用较多。脑梗死相关文献报道显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药物,可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提升幅度可达5%~20%,效果显著[2]。本次研究也发现,相比于对照组(81.25%),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75%)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研究结果极为相近,该方案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借鉴。
当代药效学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控制颈动脉壁炎症,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稳定CAS 斑块;阿司匹林为解热镇痛类药物,能够控制炎症,还能抑制环氧酶等机制,控制前列腺素生成,阻碍血小板聚集,阻止血栓形成。而阿托伐他汀是一种抑制剂,属于新生代他汀类降脂药,能够控制患者血脂,缓解头部缺血症状,改善动脉粥样硬化,降低患者病死率,为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4]。本次研究还发现: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斑块数量减少率更低,不稳定斑块减少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颈动脉IMT 厚度与CAS 斑块面积十分接近;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颈动脉 IMT 厚度与CAS 斑块面积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目前,关于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的上市时间久远,针对其不良反应研究较为深入,其临床应用安全性可靠,脑梗死、脑血栓的相关研究认为,两者联用的安全性可靠,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上升[5]。从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增加阿托伐他汀钙片,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略高于对照组(P>0.05),并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可知阿司匹林常规治疗基础上,连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安全性较为可靠,值得应用。